刘军;张峰
为探讨缺氧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用不同方法检测,将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置于95%氮气及5%二氧化碳孵箱中一定时间造成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模型,分别用HE染色、电镜、TUNEL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凋亡发生的情况.结果:均观察到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认为缺氧一定时间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方法,需结合形态学及定量方法全面分析.
作者:刘军;张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外伤后脊髓横断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所致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我科肖传国教授创建肖氏手术方法,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控制排尿,获得成功.通过对31例脊髓神经损伤病人利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神经与骶神经吻合,重建膀胱功能[1],经过1a~3a随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苏秋棉;杨荆艳;郭峻;杜茂信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前,手术用的缝针均为一次性使用.传统的做法是将手术所需的缝针别在小纱布上,进行灭菌处理,供手术时使用.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后的缝针仍别在小纱布上,但常因缝针细小、纱布网眼因反复别针使孔隙增大,导致缝针容易脱落,且不易清点.根据临床观察,对手术缝针的管理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制作了各类手术的缝针板,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文霞;谢自茂;苟小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探讨医护小组工作制的实施情况,以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将8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编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疗效及满意度进行评定及调查,同时对家属应对能力及住院时间的长短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BPRS减分率、NOISE-30总分、满意度、家属应对能力和疾病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小组工作制模式在提高病人疗效、增强病人及家属对病房的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
作者:董玉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为了解健康管理类别护理诊断的临床应用情况,对实施护理程序护理的50例糖尿病、脑梗死及脑出血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有关健康管理类别的7个护理诊断中,个人处理治疗计划不当占36.0%,健康维护低效16.0%,无一例应用社区处理治疗计划不当.说明健康管理类别护理诊断的应用,对维护病人健康和心理完好状态具有普遍性和良好的适用性.
作者:牟利宁;周楠;袭红霞;潘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内含各种免疫蛋白和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完全能满足不同时期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通过新生儿吸吮乳头,可促进排乳和子宫收缩,但产妇因乳头扁平或凹陷、乳头破溃、乳胀,可致母乳喂养困难[1].作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对因以上原因致母乳喂养困难者采用奶嘴助吸,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彩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连,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还易导致细菌侵入[1].1999年5月-2000年11月,我科对30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输液泵持续泵入湿化液湿化气道,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注射器滴注湿化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唤青;刘玉梅;张燕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球麻痹是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其中由于支配其运动神经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1].假性球麻痹病人易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1980年Gauderer等[2]首先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应用于临床,较好地解决了病人的摄食问题.与传统胃切开造瘘术及插胃管相比,具有安全、快捷、省钱、并发症少的优点.本院自1997年迄今对假性球麻痹病人行PEG术11例,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行静脉穿刺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但穿刺时损伤神经并不多见,我科发生1例浅静脉穿刺损伤桡神经浅支,经医护配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护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要素,是与病人接触多,密切的一个环节,也是易引起病人及其家属投诉的部门.近年来护理纠纷的日益增多,不但给病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及损失,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这对发展护理事业、对促进病人康复都是不利的.作为护理管理者如何去分析投诉的原因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避免或处理病人的投诉,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潘春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作者:刘冬华;陈雪莉;孙晓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来势凶猛,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抢救、恰当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孙飞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在医院中,手术室、治疗室、病房等无菌区域的消毒,大部分依靠紫外线照射.由于紫外线能量低,穿透力弱,若浮尘落在紫外线灯管上,遮挡紫外线光的穿透力,可影响消毒质量.故需定期用无水酒精擦拭灯管(一般每周擦拭1次),以保证紫外线有效的杀伤效果.而一般紫外线灯固定位置较高,常在室内距离地面2m高的顶棚上,进行擦拭不方便,费时费力,致使不能按时擦拭紫外线灯管的现象较常见,从而影响紫外线灯管的消毒效果.现研制出一种紫外线灯管擦拭器,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荣芳;马红;肖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多年来,为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人们只考虑到手术用物及手术操作的无菌性,却忽略了手术衣的污染现象.如剖宫产等一些大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羊水、腹腔内的积血、积液以及各种手术的冲洗盐水往往使术者手术衣浸湿,由于潮湿的布类可导致细菌通过水分渗透[1],直接污染切口.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将传统的手术衣进行了改进,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赵晋霞;杨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据统计,剖宫产占分娩总人数的15%~20%,且近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因此,加强剖宫产病人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我科2000年2月-2000年5月收治50例剖宫产病人,现将其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萍;王雪;贾志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为了解当今国外护理教学、科研、管理新动态,拓展思路,国际互联网的使用已成为广大护理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何面对网上丰富的国外护理信息资源,并快速获取所需的资料,现就因特网上一些国外搜索引擎和护理信息专业网站、相关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以及查看外文网站的辅助翻译工具介绍如下.
作者:曹利;刘学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凡士林纱布是临床常用的无菌敷料之一,一般用于创面的覆盖、引流、填塞等,凡士林纱条在临床应用中必不可少[1].由于凡士林的油脂特性对蒸汽的穿透有一定影响,经检测,传统的消毒方法达不到完全灭菌的效果,制作时分层涂抹较费时、费力,且涂抹不均匀.现采用新法消毒凡士林纱布,先将凡士林及制作的纱布条分别高压消毒灭菌后,用无菌持物钳将纱布条放入凡士林溶液内浸泡一下,再次放入备好的容器中重新高压消毒灭菌后使用.经生物及化学两种方法检测,均达到无菌要求,且此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安全.
作者:尹振凤;付杰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高原是一个特殊环境,这种环境对人们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长期生活在高原还是暂时进入高原生活的人们,由于环境寒冷、干燥、缺氧,机体内各个器官及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了解高原环境的特点对急症病人开展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十分必要.
作者:郑萍;罗书练;匡建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牵引治疗是常用疗法.因病人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脑梗死、肺部和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自1996年以来,家庭病房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67例,现将并发症的预防总结如下.
作者:张银良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