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良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牵引治疗是常用疗法.因病人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脑梗死、肺部和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自1996年以来,家庭病房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67例,现将并发症的预防总结如下.
作者:张银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来势凶猛,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抢救、恰当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孙飞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作者:刘冬华;陈雪莉;孙晓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吸引更多病人的问题严峻地摆在了医务人员的面前,其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1999年4月起,我院护理部实行了星级制整体护理,即根据各种量化标准,综合考评,评出相应星级护士,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佩星上岗.现对我科实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唐云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改善和应急事件的增多,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单纯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无法达到长期控制血糖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所以,指导糖尿病病人在饮食、运动和药物疗法及病情监测等方面的自我护理是非常必要的[1].
作者:郭爱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对直肠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深入及手术方式的改进,使原来适用于直肠上中段癌的保肛手术,在不影响癌肿彻底切除的原则下,实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此类手术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但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1].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87年10月-2001年10月共施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7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美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对肠造瘘病人进行灌肠,特别是暂时性肠造瘘者行二期回纳术,术前必须进行清洁灌肠[1].由于肠造瘘口与正常肛门不同,对成形粪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稀便无法控制,致使灌肠液不能在肠腔内停留,从而达不到治疗目的.凡士林纱条是在临床应用中必不可少的[2,3].除常规地用于覆盖创面,还将浸透酒精的油纱条覆盖手术切口[4].我科自1998年11月-2000年10月,将凡士林纱条应用于32例肠造瘘病人灌肠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黄爱微;程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护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要素,是与病人接触多,密切的一个环节,也是易引起病人及其家属投诉的部门.近年来护理纠纷的日益增多,不但给病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及损失,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这对发展护理事业、对促进病人康复都是不利的.作为护理管理者如何去分析投诉的原因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避免或处理病人的投诉,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潘春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6-二磷酸果糖(FDP)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它属于酸性溶液,进入细胞后,通过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促进糖酵解而使乳酸浓度增高,引起血管平滑肌痉挛[1:336].所以当病人静脉输注FDP时,轻者可出现酸胀疼痛等症状,并由穿刺点沿静脉走向放射;严重时病人有烦躁、心率加快、情绪波动等症状.其中大约10%病人因无法忍受剧烈疼痛而拒绝用药,6%病人出现无菌性静脉炎.我院急诊科监护病房对接受FDP治疗的病人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引起疼痛的原因,并采取了适当的防护措施,达到了减轻病人痛苦及治疗疾病的预期目的.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持续负压吸引能减少和防止伤口内死腔的形成,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皮瓣坏死的可能,为美容外科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在工作中,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注射器负压吸引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惠萍;赵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为了解健康管理类别护理诊断的临床应用情况,对实施护理程序护理的50例糖尿病、脑梗死及脑出血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有关健康管理类别的7个护理诊断中,个人处理治疗计划不当占36.0%,健康维护低效16.0%,无一例应用社区处理治疗计划不当.说明健康管理类别护理诊断的应用,对维护病人健康和心理完好状态具有普遍性和良好的适用性.
作者:牟利宁;周楠;袭红霞;潘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多年来,为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人们只考虑到手术用物及手术操作的无菌性,却忽略了手术衣的污染现象.如剖宫产等一些大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羊水、腹腔内的积血、积液以及各种手术的冲洗盐水往往使术者手术衣浸湿,由于潮湿的布类可导致细菌通过水分渗透[1],直接污染切口.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将传统的手术衣进行了改进,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赵晋霞;杨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手术后病人寒战是指病人术后出现不随意的肌肉收缩、体温下降,尤其是四肢皮温下降明显,造成机体耗氧量增加,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增大.
作者:林月红;张伟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为观察轻快冲击式大角度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选择清醒的住院静脉输液病人416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血管上方皮肤处,以25度~40度角以轻快冲击式动作进针;对照组采用在血管上方或侧方20度角进针潜行进针法.检测两组进针时间和病人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针尖到达血管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05).说明轻快冲击式大角度静脉穿刺术较常规静脉穿刺术进针时间短,无痛率高.
作者:张洪芬;李林;胡娅丽;任泽娟;刘继终;张琪韵;江燕;潘昌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前,手术用的缝针均为一次性使用.传统的做法是将手术所需的缝针别在小纱布上,进行灭菌处理,供手术时使用.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后的缝针仍别在小纱布上,但常因缝针细小、纱布网眼因反复别针使孔隙增大,导致缝针容易脱落,且不易清点.根据临床观察,对手术缝针的管理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制作了各类手术的缝针板,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文霞;谢自茂;苟小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蛋白系血浆制品, 主要用于治疗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大面积烧伤、低蛋白血症及新生儿黄疸等.根据文献报道,输注白蛋白后发生变态反应率为0.11%, 总反应率为0.47%~1.58% (包括荨麻疹,发热和低血压等),多数症状轻微[1:34].本文收集了从1986年6月-2000年4月国内杂志报道的12例和本科1例输注白蛋白后出现过敏反应病例,并加以分析, 以便引起同行的注意.
作者:高咏芬;刘云芳;刘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球麻痹是因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其中由于支配其运动神经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1].假性球麻痹病人易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1980年Gauderer等[2]首先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应用于临床,较好地解决了病人的摄食问题.与传统胃切开造瘘术及插胃管相比,具有安全、快捷、省钱、并发症少的优点.本院自1997年迄今对假性球麻痹病人行PEG术11例,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且合并症多,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现将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肺炎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美云;许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轮状病毒(RV)腹泻死亡的婴幼儿每年达80万之多,其死亡原因除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之外,是否尚存在重要脏器损伤一直是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早有研究者注意到RV感染可引起猝死[1];国内发现约70%的RV肠炎患儿会出现心肌酶谱的异常,其中约30%的患儿会出现心电图异常[2,3];在RV胃肠炎死亡病例的病理检查中也证实存在着心脏受累的证据[4].近,国外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RT-PCR方法,从2例RV感染死亡患儿的心肌组织中获得RV感染心脏的直接证据[5].RV胃肠炎伴有心肌损伤的几率有多大?如何解决腹泻脱水需大量补充血容量与心肌受损需适当限制补液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临床医护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44例RV胃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的检测,分析了该指标与相关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了解RV胃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几率与原因,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姚英民;陈红武;庄晓青;任玉琼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为了解半卧位式分娩对产程和手术产的影响,随机抽取1999年8月-2000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38周~42周的头位初产妇180例,实施半卧位式分娩,同时密切观察产时体位与产程的关系,结果如下:
作者:苏丽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