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探讨

杜瑞芳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控制医院感染, 规范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现报告如下, 重复使用, 质量管理, 诊疗器械, 医务人员, 医护质量, 消毒灭菌, 物品供应, 清洗, 科室, 护理质量, 管理规范, 工作质量, 科学化, 程序化, 医疗
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是保证医护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2].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深入贯彻,医院消毒供应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我院自2010年6月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的规范化管理以来,加大了对供应室的人力、物力投入,加强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山西省阳城县妇女宫颈癌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总结山西省阳城县2009年-2011年子宫颈癌的普查结果.方法:对31 000例35~59岁妇女采用卫生部制定的《宫颈癌筛查技术方案》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和阴道黏液涂片(查滴虫和念珠菌)、宫颈细胞学检查、醋酸试验、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受检人数占目标人群的41.3%.检出浸润癌18例,检出率为0.06%;原位癌12例,检出率为0.04%;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58例,检出率为0.19%;CINⅡ级33例,检出率为0.11%;CIN Ⅰ级100例,检出率为0.32%;其他妇科疾病18653例,检出率为60.2%.结论:宫颈癌普查能促进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邢素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便隐血试验免疫学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和评价便隐血试验免疫学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0例便隐血试验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便隐血试验结果与临床有较好的一致性,假阴性率为3.4%.结论:便隐血试验免疫学方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单独应用存在一定的缺陷,假阴性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者:于培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影响比较

    目的:探讨外科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22例)、延期手术组(23例)和非手术组(19例),就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淀粉酶、尿液淀粉酶、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73%(5/22),65.22%(15/23),42.11%(8/19);病死率分别为13.64%(3/22),17.39%(4/23),21.05%(4/19);治疗后早期手术组淀粉酶平均水平低,其次为非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平均水平高.多个参数显示早期手术组对患者病情治疗效果优于延期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论: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时应注重个体化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方式有助于提升疗效.

    作者:林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措施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病史,分析患者精神分裂源,探索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导致患者精神分裂的相关因素,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对83例病情未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和33例病情明显好转的精神病患者(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病情未好转患者普遍具有焦虑忧郁、思维混乱、敌对猜疑、缺乏活力、激惹性及行为自制障碍等六大症状,部分病情未好转患者具有严重失眠或嗜睡、贪食或拒食等明显症状.BPRS各因子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种因素可造成患者精神分裂.只有了解精神分裂症病史、系统地治疗、科学性地分析归纳和加强预防护理,才能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苏月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的变态反应机制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支气管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慢性炎症.目前,世界各国的哮喘患病率有所上升[1].2010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儿童哮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2].但目前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致病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疾病谱的变化.大量事实证明,工业化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是导致各种变态反应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3].因此,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变态反应机制也是时代的需要.本文就哮喘的变态反应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文娟;高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空巢老人抑郁焦虑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方式对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抑郁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大同市御东新区年龄为60周岁及以上的空巢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788例,其中男351例,女437例,平均年龄(71.4±5.8)岁.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和抑郁焦虑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进行心理干预后,研究对象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社区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进行心理干预后,研究对象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均降低,并且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对象的抑郁和焦虑状态缓解.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社区空巢老人的精神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

    作者:薛文星;魏继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降钙素原(PCT)水平预测感染状况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84例,分为非感染组、局部感染组、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组.监测各组PCT水平.结果:各组患者PCT水平随感染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持续增高,患者预后不良.结论:PCT测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评价AECOPD患者感染状况及指导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军;季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探讨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是保证医护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2].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深入贯彻,医院消毒供应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我院自2010年6月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的规范化管理以来,加大了对供应室的人力、物力投入,加强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瑞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蛋清与贝复济治疗急性放射性湿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蛋清与贝复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急性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放射性湿性皮炎患者分成蛋清治疗组(20例)和贝复济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蛋清治疗急性放射性湿性皮炎临床疗效较好,与贝复济相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雷竹;李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研究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及时回报的应用.方法:246例来自外科手术送检的各类新鲜组织标本,同时采用快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方法及普通免疫组化法做病理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对疾病的检出率.结果:246例组织标本中,快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恶性肿瘤确诊率为97.4%,良性肿瘤97.1%,炎症及增生性病变96.8%;普通免疫组化确诊率分别为97.4%,98.1%和98.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可以达到术中与快速冷冻切片同期出结果的要求,且不影响疾病的检出率.

    作者:贾晓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循证医学在内分泌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EBM)的哲学思想起源于19世纪,是近20年来新兴的边缘学科.作为21世纪的医学模式,其理念及方法与传统医学完全不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各个学科的研究和临床决策中.循证医学实践也会促进临床教学培训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训素质良好的人才,紧跟科学发展水平.现将循证医学在内分泌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夫;曾文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12月9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不良心理反应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减轻了思想顾虑,调整了生活节奏,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穆美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与其对口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患者(上转241例,下转7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双向转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双向转诊工作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负责.结果:患者对双向转诊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57.91±9.53)分,总体满意度水平不高.上转患者的满意度得分、对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认可度高于下转患者(P<0.01);但下转患者对药物和医保使用便利情况的得分高于上转患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下转诊患者对三级医院的技术水平、社区医疗环境的认可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呈现上转容易下转难的现象,主要与双向转诊制度不健全、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认可度低、医保和药物的区域性限制等因素有关.因此,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社区卫生指导中心的双向转诊职能、建立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性互动机制是落实双向转诊的关键.

    作者:许志红;周侃;张玲;张志梅;杨理力;张颖群;赵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波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扁桃体切除术(剥离法)是基层耳鼻咽喉科的常规手术之一.术后伤口疼痛及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从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两方面对常规剥离法和应用微波剥离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2月有手术适应证,需进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68例.术前检查均排除手术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A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16~55岁,采用传统的剥离法.B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8~54岁,采用传统的剥离法加微波术.

    作者:王德斌;王忆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溶栓干预对脑卒中不同阶段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考察急诊溶栓干预对脑卒中不同阶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 2012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起病至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6h组(32例),6~10 h组(33例)和11~24 h组(31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3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6.0 h组和6~10 h组及6~10 h组和10~24 h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当(P>0.05);与<6.0h组比,10~24 h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P<0.05).经治疗后,各个脑卒中组的评分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2h,4h,与<6.0h组比,10~24 h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P<0.05);治疗24 h后,3个组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个脑卒中组与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脑卒中3个组的各个凝血指标显著改善(P<0.05);治疗2h,与<6.0h组比,6~10 h组PT和TT改善相当(P>0.05),10~24 h组各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4h,与<6.0h组比,6~10h组APTT和TT改善相当(P>0.05),10~24 h组各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24 h,3个脑卒中组间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晚期溶栓治疗与早期均有疗效,而早期溶栓疗效更显著.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卵巢癌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卵巢癌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24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住院治疗18~28 d,平均21d.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复发和转移是该病的主要死因.结论: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的精心治疗、护理和心理疏导,可以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术后正规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李爱霞;刘宽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面积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预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发病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年龄、并发症、是否及时治疗等,预后与梗死部位及面积有关.多见于男性,意识障碍多,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存活者均有智能障碍、偏瘫、失语或言语困难.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与梗死面积有关,临床预后差,早期预防是控制大面积脑梗死的关键.

    作者:王俊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两种鼻饲法对ICU患者食物反流及吸入肺炎发生率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鼻胃管鼻饲法与鼻肠管鼻饲法对ICU患者食物反流及吸入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 2012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鼻胃管鼻饲法,观察组给予鼻肠管鼻饲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恶心、呕吐、腹泻、食物反流、吸入性肺炎、胃潴留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高于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恶心呕吐、食物反流、吸入性肺炎以及胃潴留等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管鼻饲法是一种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营养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的肠内营养方法,对促进ICU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秀英;晏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缺血性卒中患者直接医疗成本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费用构成比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总费用构成比及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元回归分析,并将轻症患者分为住院治疗组和非住院治疗组,比较预后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总费用73%用于药费、影像费和化验费,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抢救、付费方式、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治疗结果;成本效果分析显示非住院治疗组成本效果比优于住院治疗组患者.结论:降低总费用的关键是实施恰当的诊疗措施.

    作者:孙沄;黄海彬;张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导医护士推行JCI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体会

    目的:介绍在医院导医护士工作中推行JCI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体会.方法:制订医院导医护士工作的质量目标,建立导医护士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导医护士绩效考核评分标准.结果:体系运行后,导医护士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为98%,临床各科室满意度为99%.医患纠纷与去年相比减少50%.结论:JCI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既规范了导医护士服务质量管理,又减少了医患矛盾,增强了医院竞争力.

    作者:占满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