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美南;刘纪青;魏俊婷;詹群英
艾滋病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证候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转录组学从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情况及调控规律,能够从多角度、多环节阐释中医证候实质.本研究运用转录组学技术进行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发现了部分特异性基因,拓展了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思路,为艾滋病中医证候客观化和标准化提供参考.
作者:许前磊;闫秀娟;武兴伟;谢世平;陈玉龙;马素娜;符林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敛痔散外敷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敛痔散外敷,对照组采用呋喃西林纱布湿敷,比较两组术后创面分泌物、肉芽形态、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第7天、第14天创面渗出量、肉芽生长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采用敛痔散外敷可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张华;彭军良;姚向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致畸敏感期的影响.方法:将80只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于姜人参半夏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20只.各组于孕后第6天开始灌胃至第17天,妊娠第18天处死孕鼠,并观察各组孕鼠体质量、胚胎发育及胎仔外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干姜人参半夏汤各剂量组孕鼠体质量增长缓慢,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胎率、死胎率、吸收胎率及胎仔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可见部分胎仔发育畸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姜人参半夏汤低剂量对妊娠小鼠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无明显影响,中剂量、高剂量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晨;刘宁;蔡红琳;郑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灸法对肿瘤相关免疫机制影响的研究.方法:对近12 a来文献中关于灸法对免疫器官的作用、灸法对免疫细胞的作用、灸法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艾灸是中医学中公认的扶正之法,通过对机体的良性刺激来激活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促进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所具有的监视及清除非己成分的功能在肿瘤的发病中被无能状态所代替,一方面表现为免疫系统自身的异常导致的对肿瘤无法识别清除;另一方面肿瘤发生后又会产生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物质.结论:艾灸调节肿瘤状态下的免疫机制,有助于肿瘤的临床治疗,艾灸能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铃;徐天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菊花中含有黄酮类、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菊花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并且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胆固醇的代谢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总结菊花的实验和临床的相关研究,以分析菊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食疗作用等,探讨菊花的利用途径.
作者:田硕;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得到完整随访的221例采用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从功能恢复、肘内翻、携带角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6a的随访,平均4a,从功能恢复、肘内翻、携带角发现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疗效.结论: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能有效预防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发生.
作者:陈浩;王善付;王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周乐年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经验.方法:本次研究依托于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采集周教授胃脘痛临床诊疗信息,进行用药规律特点探究.结果:采集周教授临床诊治胃脘痛病例共407诊次,总结其用药类别以补虚药、消食药、理气药居多,临证或加活血化瘀、化痰药等.结论:通过对周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特色探究,予现代中医临床治疗脾胃科疾病的药物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翔茹;赵迎盼;李媛媛;李保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首先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相关.许多研究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是细胞因子网络异常,故笔者就强直性脊柱炎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以期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丹;纪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西药组23例,中药组31例和中西药结合组30例.西药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中药组按照中医辨证施论治原则,给予单纯中药治疗;中西药结合组采用中药组+西药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西药组治愈率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李惠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下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1例下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6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止痛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5.1%,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武水斗;伊书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夏枯草具有清泻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夏枯草含有三萜类、甾醇类等成分,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另外夏枯草对儿童乳房发育症和婴幼儿血管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并有调节内分泌的功能.
作者:崔体圣;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且标本兼治、复发率低.
作者: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成20%运动组和60%运动组,接受强度分别为20%和60%大运动能力的4周有氧运动.1周进行3d的训练,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均进行运动平板极量运动试验,美林公司产M-9901电脑监测运动全程12导联心电图仪,运用改善Bruce方案以确定其大运动能力相应的心率,并得到20%和60%大运动能力的相应心率,并以此作为有氧训练强度.评价指标:使用问卷调查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2](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PSQI中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项目,组合成睡眠质量评价,并对其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20%运动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SQI七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60%运动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亦有下降(P<0.05),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七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量的有氧运动能改善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有利于促进躯体功能障碍的康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月子病是妇女产后的常见疾病,此病在汉族妇女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而许多少数民族如苗族、壮族等妇女是不“坐月子”的,而且其发病率是很低的.究其原因是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具有传内不传外的保健良方以预防和治疗月子病.本研究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古老传承的民族民间验方,分析论证这些方药的可靠性及科学性.
作者:徐怀春;周云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地黄是河南省的道地药材,古怀庆府为地黄的道地产区.地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环烯醚萜苷及氨基酸等,地黄中的梓醇,有抗癌、保护神经细胞等多种作用,具有很大的研发价值.地黄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怀地黄的成分进行分离,找到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的活性部位P-BP-F.地黄在食疗方面多用于粥类、饮料等,为新一代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糜汤治疗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消糜汤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当,两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胃镜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得出,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临床上使用雷尼替丁和消糜汤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消糜汤作为中医辨证方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新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排便习惯和便质性状的改变,多为“便秘”“腹泻”“便秘腹泻交替发作”三种类型,这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密不可分.肺气的肃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腑气通畅,也有助于肺的肃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肺气的宣发正常,才可以使肺的肃降功能正常,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肺的宣发失常,可以导致肺的肃降不利,大肠传导不利.所以,利用肺气宣发肃降与大肠传导的关系,可以对肠易激综合征进行调治.
作者:于宁;车轶文;翟双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s-CRP、NO、ET-1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CRP、NO、ET-1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钟伟;邢庆盛;刘志刚;魏岳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理疏导疗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主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其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
作者:黄爱国;赵中;李品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前对灸法重视不够,重药轻灸、重针轻灸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在对灸法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需要明确几点:①灸法是独立的治疗方法;②灸法不是艾灸;③灸法温通不等于温补.应重视灸法这个治疗手段,在改进灸具和灸法的同时,更系统的研究古医籍中灸法的应用,临床上针、灸、药结合,三者或单用,或合用,总以取得佳疗效为目的.
作者:姜丽莉;袁久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