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宁;车轶文;翟双庆
目的:探索移空技术改善压力情境对情绪困扰的影响.方法:对1例容易在压力情境下体验到过度紧张的来访者接受6次以移空技术调节情绪为主导的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状态焦虑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问卷,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半年对来访者实施测评,并收集患者的主观报告.结果:来访者经过干预后,其抑郁、焦虑水平下降,自我效能感提升,在应激情境下持续性生理紧张的情况获得改善,其改善在追踪期获得保持.结论:移空技术对有效帮助来访者缓解慢性应激情境下的心身紧张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未来需要更深入的理论解析与更充分的实证研究.
作者:夏宇欣;魏玉龙;吴晓云;刘天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参通脉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通脉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8周后用飞利浦ie33超声机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AS斑块积分及血浆TC、TG、HDL、LDL、ApoA、ApoB、LPa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ApoB、LPa水平降低,血清HDL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LDL-C、ApoB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联合使用丹参通脉方改善血脂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测及斑块积分情况显示,治疗组治疗后AS斑块明显消退,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通脉方能有效的调节血脂水平,干预颈动脉AS斑块的发生发展,对AS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陈芳;孙洁;朱中玉;沈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脾手法治疗小儿脾虚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益气补脾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混悬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1%,对照组治愈率为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间(4.67±1.24)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5.34±1.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脾手法治疗小儿脾虚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唐英;尚清;严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足三里及相应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予西药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200 mg口服治疗,每日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足三里及相应夹脊穴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9.57%,治疗组有效率为9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足三里及相应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张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西药组23例,中药组31例和中西药结合组30例.西药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中药组按照中医辨证施论治原则,给予单纯中药治疗;中西药结合组采用中药组+西药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西药组治愈率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李惠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健脾功能的中药多辛、温、香燥,具有化湿浊、解表邪、健脾胃的作用,代表药物有藿香、佩兰;若辛温性烈,作用更为强烈,则又能行气结、通积滞,如苍术、厚朴;若辛温香燥之性更烈,则更能祛寒温中,如砂仁、肉豆蔻、草豆蔻、草果.健脾中药在心血管、糖尿病、抗衰老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具有健脾功能的中药在心血管、糖尿病、抗衰老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使其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作者:程博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菊花中含有黄酮类、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菊花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并且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胆固醇的代谢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总结菊花的实验和临床的相关研究,以分析菊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食疗作用等,探讨菊花的利用途径.
作者:田硕;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9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结束4周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以及随访1 a后复发率.结果:①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1 a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溃疡复发率以及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尹传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周乐年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经验.方法:本次研究依托于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采集周教授胃脘痛临床诊疗信息,进行用药规律特点探究.结果:采集周教授临床诊治胃脘痛病例共407诊次,总结其用药类别以补虚药、消食药、理气药居多,临证或加活血化瘀、化痰药等.结论:通过对周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特色探究,予现代中医临床治疗脾胃科疾病的药物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翔茹;赵迎盼;李媛媛;李保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探讨临床应用桂枝茯苓丸的思路与方法,解读桂枝茯苓丸方药如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及对合方应用思路及技能;桂枝茯苓丸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瘀血证的重要基础方,学好用活桂枝茯苓丸合方的关键是审明病变证机与病证表现,以法用之即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王帮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南阳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特点,并分析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为调查对象,同时选择3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普通人群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及8种偏颇体质,8种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有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等5种体质类型.与普通人群比较,痰湿质、阴虚质、瘀血质三种偏颇体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133例(44.33%),阴阳两虚证92例(30.67%),阴虚热盛证75例(25%).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与气阴两虚型关系密切;阴虚质、湿热痰、痰湿质与阴虚热盛型关系密切;瘀血质、痰湿质、阳虚质与阴阳两虚型关系密切;各中医证候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吉全;郭延东;朱永强;何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灸法对肿瘤相关免疫机制影响的研究.方法:对近12 a来文献中关于灸法对免疫器官的作用、灸法对免疫细胞的作用、灸法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艾灸是中医学中公认的扶正之法,通过对机体的良性刺激来激活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促进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所具有的监视及清除非己成分的功能在肿瘤的发病中被无能状态所代替,一方面表现为免疫系统自身的异常导致的对肿瘤无法识别清除;另一方面肿瘤发生后又会产生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物质.结论:艾灸调节肿瘤状态下的免疫机制,有助于肿瘤的临床治疗,艾灸能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铃;徐天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地黄是河南省的道地药材,古怀庆府为地黄的道地产区.地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环烯醚萜苷及氨基酸等,地黄中的梓醇,有抗癌、保护神经细胞等多种作用,具有很大的研发价值.地黄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怀地黄的成分进行分离,找到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的活性部位P-BP-F.地黄在食疗方面多用于粥类、饮料等,为新一代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小儿疱疹咽性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炎琥宁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钩藤碱大剂量组(50 mg·kg-1)、中剂量组(35mg· kg-1)、小剂量组(20 mg·kg-1)和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动物颈动脉完全阻塞时间(血栓形成)、凝血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性等各项指标.结果:钩藤碱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3组在延长大鼠颈动脉完全阻塞时间、凝血时间,新西兰兔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性方面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藤碱具有抗血栓形成、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作者:乔秋杰;王玲;张忠;徐慕娟;常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滋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滋肾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27%,对照组有效率为67.27%;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滋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血糖、减轻尿蛋白和改善微循环.
作者:褚倩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得到完整随访的221例采用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从功能恢复、肘内翻、携带角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6a的随访,平均4a,从功能恢复、肘内翻、携带角发现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疗效.结论: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能有效预防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发生.
作者:陈浩;王善付;王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且标本兼治、复发率低.
作者: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合西黄胶囊治疗三阴乳腺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手术及化疗后未服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逍遥散加减联合西黄胶囊治疗,并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有效为率76.5%,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生存率比较,治疗组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3 a及5 a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逍遥散加减联合西黄胶囊治疗三阴乳腺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预防复发和转移.
作者:毛丹;黄立中;周春花;冯磊;戴新军;张旻昱;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对收集整理岳美中、沈炎南、方和谦、朱良春、邓铁涛等10位名老中医治咳的医案分析发现,咳嗽无论外感与内伤,病位总以肺为主,肺失宣肃为咳嗽的基本病理机制,痰是引起咳嗽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几乎所有的咳嗽患者均有痰,因此,治疗咳嗽的高频药物中以化痰药、解表药、止咳平喘药、补气药、理气药运用居多.其中治疗咳嗽的中药共计126味,使用频次885味次;单味药物应用频次高的药物是杏仁,共计48次(50.5%),其他应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陈皮37次(38.9%)、甘草36次(37.9%)、桔梗36次(37.9%)、半夏28次(29.5%)、茯苓24次(25.3%)、前胡24次(25.3%)、枳壳22次(23.2%)、川贝母20次(21.1%)等,其中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计频率达86.8%.药性以寒、温、平为主,累计频率达93.6%.
作者:谢剑鹏;郭艳桦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