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尚清;严晓慧
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排便习惯和便质性状的改变,多为“便秘”“腹泻”“便秘腹泻交替发作”三种类型,这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密不可分.肺气的肃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腑气通畅,也有助于肺的肃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肺气的宣发正常,才可以使肺的肃降功能正常,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肺的宣发失常,可以导致肺的肃降不利,大肠传导不利.所以,利用肺气宣发肃降与大肠传导的关系,可以对肠易激综合征进行调治.
作者:于宁;车轶文;翟双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①《伤寒论》第153条复加烧针后胸烦并非是热盛,而是阳虚,是虚阳不能温阳心神而的胸烦,其胸烦实则是心烦,烦是一种心理表现,而胸则是一个部位概念,心居胸中,故以胸烦代心烦.②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是邪热纯在中焦,并未涉及上焦,故不用以清肺热为主的黄芩.附子泻心汤证除中焦热盛,气滞不畅而致的心下痞满外,还有上焦有热,肺热盛而宣泄太过的汗出,由于汗出过多,表阳之气随汗损伤,表阳不足,固表的功能减弱或丧失,则汗出更多,汗出多则更伤表阳,汗出与表阳损伤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所以治疗时既用黄芩清肺热以治疗汗出,又用熟附子温阳固表以止汗.③大黄黄连泻心用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麻沸汤”是指将水烧到大量冒气泡但还未沸腾的时水面上泛起一层小水泡,水温大约80~ 90℃,被称作麻沸汤,“须臾”是一个约略的时间名词,虽是约略时间,但也有大致的长短,大约是半个时辰以内,也就50 min左右不到1h的时间.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对收集整理岳美中、沈炎南、方和谦、朱良春、邓铁涛等10位名老中医治咳的医案分析发现,咳嗽无论外感与内伤,病位总以肺为主,肺失宣肃为咳嗽的基本病理机制,痰是引起咳嗽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几乎所有的咳嗽患者均有痰,因此,治疗咳嗽的高频药物中以化痰药、解表药、止咳平喘药、补气药、理气药运用居多.其中治疗咳嗽的中药共计126味,使用频次885味次;单味药物应用频次高的药物是杏仁,共计48次(50.5%),其他应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陈皮37次(38.9%)、甘草36次(37.9%)、桔梗36次(37.9%)、半夏28次(29.5%)、茯苓24次(25.3%)、前胡24次(25.3%)、枳壳22次(23.2%)、川贝母20次(21.1%)等,其中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计频率达86.8%.药性以寒、温、平为主,累计频率达93.6%.
作者:谢剑鹏;郭艳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西药组23例,中药组31例和中西药结合组30例.西药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中药组按照中医辨证施论治原则,给予单纯中药治疗;中西药结合组采用中药组+西药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西药组治愈率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李惠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夏枯草具有清泻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夏枯草含有三萜类、甾醇类等成分,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另外夏枯草对儿童乳房发育症和婴幼儿血管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并有调节内分泌的功能.
作者:崔体圣;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首先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相关.许多研究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是细胞因子网络异常,故笔者就强直性脊柱炎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以期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丹;纪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是药剂学发展方向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中药制备的黏膜给药制剂,不同化学成分对黏膜的渗透作用存在差异,各成分间同时渗透也会发生相互作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缺乏对影响黏膜给药系统作用机理的探讨.主要介绍黏膜给药系统中药物的吸收机制,药物黏膜吸收的影响因素及黏膜渗透的研究方法,旨在为黏膜给药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作者:段晓颖;郝亚洁;刘晓龙;周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滋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滋肾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27%,对照组有效率为67.27%;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滋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血糖、减轻尿蛋白和改善微循环.
作者:褚倩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张云洲教授遵循“标本兼治,固护脾胃,补肺益气”的治疗原则,创立参芪杏贝汤治疗本病.方中党参为君药,性甘平,归肺脾两经,补中益气.黄芪味甘、性温,入肺脾两经,补肺脾之气且益卫固表;白术甘苦且温,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与黄芪共为臣药.砂仁为行脾胃之气之要药,一补一行,相得益彰.杏仁、浙贝母、百部、炙紫菀、炙枇杷叶均有止咳化痰润肺之功效;甘草甘平,一则益脾气,助党参、黄芪、白术之功;二则与杏仁、浙贝母、百部、炙紫菀、炙枇杷叶合用,以增止咳化痰之效,三则调和诸药.
作者:赛若思;赖碧婷;张琦;张云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汤剂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09%,对照组有效率为65.91%,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孙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湖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脱落病例的脱落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走访或电话调查湖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脱落的病例.结果:2004年11月至2012年11月湖北省共有302例艾滋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其中死亡12例,脱落97例,现有193例仍在坚持服药治疗.脱落病例中外出务工占26.8%,不愿服药占20.6%,自动退出占25.7%,交通不便不愿取药占27.8%,出狱占0%,其他占2%.结论:湖北省艾滋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总体情况较好,脱落原因以外出务工、交通不便不愿取药和不愿服药为主,加强患者管理教育,积极随访,和患者保持密切通讯联系,合理选用中药方剂和剂型,充分利用邮政快递发放药品对减少脱落病例,巩固和提高中药治疗艾滋病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小明;胡智平;曹文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菊花中含有黄酮类、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菊花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并且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胆固醇的代谢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总结菊花的实验和临床的相关研究,以分析菊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食疗作用等,探讨菊花的利用途径.
作者:田硕;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脾手法治疗小儿脾虚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益气补脾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混悬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1%,对照组治愈率为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间(4.67±1.24)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5.34±1.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脾手法治疗小儿脾虚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唐英;尚清;严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南阳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特点,并分析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为调查对象,同时选择3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普通人群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及8种偏颇体质,8种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有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等5种体质类型.与普通人群比较,痰湿质、阴虚质、瘀血质三种偏颇体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133例(44.33%),阴阳两虚证92例(30.67%),阴虚热盛证75例(25%).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与气阴两虚型关系密切;阴虚质、湿热痰、痰湿质与阴虚热盛型关系密切;瘀血质、痰湿质、阳虚质与阴阳两虚型关系密切;各中医证候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吉全;郭延东;朱永强;何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s-CRP、NO、ET-1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CRP、NO、ET-1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钟伟;邢庆盛;刘志刚;魏岳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前对灸法重视不够,重药轻灸、重针轻灸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在对灸法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需要明确几点:①灸法是独立的治疗方法;②灸法不是艾灸;③灸法温通不等于温补.应重视灸法这个治疗手段,在改进灸具和灸法的同时,更系统的研究古医籍中灸法的应用,临床上针、灸、药结合,三者或单用,或合用,总以取得佳疗效为目的.
作者:姜丽莉;袁久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小儿疱疹咽性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炎琥宁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速清颗粒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糜汤治疗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消糜汤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当,两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胃镜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得出,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临床上使用雷尼替丁和消糜汤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消糜汤作为中医辨证方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新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理疏导疗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主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其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
作者:黄爱国;赵中;李品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腹腔内灌注顺铂40 mg·m-2+地塞米松10 mg,30 min后行全身热疗.对照组只给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4周后判定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比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有效率为6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化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腹腔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王翠英;宋春燕;景岳;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