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椎方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

孟辉;王松鹏

关键词:颈椎病, 益椎方, 盐酸氟桂利嗪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益椎方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治疗组服用自拟益椎方(药物组成:羌活15 g,独活15 g,黄芪30 g,党参15 g,白芍30 g,熟地黄30 g,当归15 g,川芎15 g,葛根30 g,仙茅15 g,淫羊藿15 g,肉苁蓉15 g);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11%,治疗组有效率为96.5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椎方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志与意的心理学理解

    目的:探讨五神之“志”与“意”的心理学内涵.方法:根据古代文献的描述,对现代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现代心理学描述心理过程的“意”的含义与中医五神“意”的含义明显不同,同时还发现了“志”的心理学内涵.结论:五神之“意”,是记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记忆的活动过程,即大脑保持信息的再活跃,包括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五神之“志”为清晰深刻的长时记忆,或为定向明确的精神追求,可能包括心灵“情结”,应该包含人格因素,是人一个时期固定存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

    作者:杨振宁;苏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结节性红斑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结节性红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前两煎混合分两次口服,第3煎湿敷患处;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片25 mg,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7.06%,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结节性红斑起效快,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作者:张艳丽;黄显峰;梁爱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解析

    目的:解析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及方证分析,探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结果:丹栀逍遥散临床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凡属于肝经郁热证皆可使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是其辨证治疗的核心.结论:在临证中,谨守病机,以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为基础佐以宁神、敛汗之药,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董豹珍;吕翠田;牛亚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程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程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分别从急性加重期,中医药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出现呼吸衰竭、肺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并发症时,中医药的扶正作用;稳定期阶段,中医药可防止复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及推究.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出现呼吸衰竭、肺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时,中医扶正有协同作用;稳定期,中医扶正预防复发作用独占鳌头.结论:中医药在COPD全程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史锁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研究述评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搜集近20 a有关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机理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结果:针灸对于原发性痛经患者在调节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损伤、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微量元素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针灸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机理的研究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作者:王秀芳;李居怡;邓柏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含量

    目的:采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法快速测定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RRLC法,色谱柱:安捷伦Zorbax SB-C18柱(4.6mm×50.0 mm,1.8μm);流动相:0.3%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0 ~6.0min,15% ~20% B;6.0~14.0 min,20%~45%B;14.0 ~ 18.0 min,45%~65%B;18.0~20.0 min,65% ~ 100%B)流速:0.6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毛蕊异黄酮苷在5.6~112.0 mg· 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τ=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78% (n=6,RSD=2.87%).结论:RRLC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苷的质量评价.

    作者:李凯;周宁;李赫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流行病学调查谈中国中部农村艾滋病防控体系的构建

    目的:探讨中国中部农村艾滋病高发区相关人群在艾滋病防控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中国中部农村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相关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阴性人群、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在艾滋病防控体系中的作用特点分析,探讨相关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梳理艾滋病相关人群在艾滋病防控体系中的作用及研究思路.结果:农村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对艾滋病疫情的播散和社会安定有直接影响;同地区的HIV阴性人群是密切接触患者的高危人群;管理人员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医务人员是提供艾滋病咨询及治疗的执行者,也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传播者.他们之间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体系,也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结论:针对不同人群提出针对性强的HIV/AIDS宣传防控政策性建议,从而达到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目的.

    作者:许前磊;许菲斐;徐立然;蒋士卿;符林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加味益气丸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加味益气丸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漂移管温度为98℃,氮气流速为1.5 L·min-1.结果:黄芪甲苷在0.852~5.1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τ=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6.28%,RSD为1.18%(n=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ELSD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加味益气丸的的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杜天信;王秀真;杜志谦;冯素香;李洁;张毅;罗石任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湿热论治脑血管疾病

    目的:探讨湿热证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及治法特点.方法:从中医古文献入手,结合临床应用总结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结果: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之一,调畅气机,温散与泄热、辛开与苦降并用,分消走泄是治疗湿热证的关键.结论:中医药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晓彤;路永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肾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元养心汤,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左室内径(LVD)、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率及心衰标志物-脑钠素(BNP)、CRP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治疗4周后血肌酐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均明显下降(P<0.01),较2周后也有所下降(P<0.05);尿素氮治疗2周、4周后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1周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血尿酸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显著降低(P<0.01),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也有所下降(P<0.05).结论: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王仁平;王雷;吕志信;王淑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国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目的:采用AMSTAR量表对国内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中发表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为主题的文章,检索日期为1994年1月至2012年11月.按照国际上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的工具-AMSTAR量表中的11个条目提取相关的资料.结果:经过初筛,排除重复及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终纳入33篇文献.根据AMSTAR中11个条目提取的结果显示,虽然96.97%的系统评价事前都制定了详细的设计方案,但仍有57.58%没有评估发表性偏倚,66.67%未说明相关的利益冲突.结论:国内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事系统评价相关人员应加强培训.

    作者:王燕芳;李素云;王明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保妇康栓防治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防治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每晚使用前用10%的洁尔阴洗液清洁外阴后,观察组用保妇康栓,对照组用甲硝唑栓,1粒置入阴道深部.2周后改为维持量,每周1粒.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8.6%,治疗组有效率为1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MI),明显右移,MV值升高.结论:保妇康栓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功能,有类雌激素作用,能改善阴道内环境,是防治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沈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香加皮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中药香加皮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将香加皮抗肿瘤有关的新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结果:香加皮对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及单体成分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结论:对香加皮抗肿瘤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挖掘其抗肿瘤方面的潜力,拓展其临床应用.

    作者:刘丽娟;李健;毕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非糜烂性反流病肝郁脾虚证候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患者证候与焦虑、抑郁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NERD诊断标准和胃食管反流病肝郁脾虚证标准的30例患者进行调查,填写胃食管反流病肝郁脾虚证症状问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中医证候积分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ERD肝郁脾虚证患者证候积分与SAS、SD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0.562(P <0.001).结论:NERD肝郁脾虚证患者中医证候与焦虑、抑郁状态关系密切,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心理状态呈正相关.

    作者:王婷;周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5-氨基水杨酸,1g,每日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法以化瘀行气、清热解毒为主(药物组成:黄连3 g,黄芩、白芍、木香、赤芍、牡丹皮、栀子各10 g,生薏苡仁、红藤、败酱草各30 g,地榆、仙鹤草、槐花各12 g,生甘草5 g).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及肠镜检查结果积分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1.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灌注清胰汤清创引流治疗胰周脓肿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灌注清胰汤清创引流治疗胰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胰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19例.对照组经腹腔镜置管注入生理盐水,治疗组经腹腔镜置管注入清胰汤[药物组成:柴胡10 g,黄芩15 g,黄连15 g,山栀子15 g,木香15 g,延胡索15 g,白芍15 g,白术25 g,枳壳25 g,生大黄(后下)25 g,芒硝20 g,丹参10 g,川芎1O g].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有效率为52.6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腹腔镜下清创引流治疗胰周脓肿,能够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段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耐药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在抑制乙肝病毒突变中的效果,筛查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突变的中药或联合制剂.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7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中药组39例、拉米夫定组62例、阿德福韦酯组54例及联合用药组32例.中药组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肝康颗粒,不使用任何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组服用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组在口服拉米夫定的同时,使用中药肝康颗粒.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耐药水平,对比各组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水平及乙肝病毒耐药率.结果:经相应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用药组和阿德福韦酯组的突变率与拉米夫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HBV-DNA含量与阿德福韦酯组和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对降低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含量有明显效果;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可显著降低乙肝病毒的耐药性.

    作者:刘琦;任伟宏;禄保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患侧五泉穴(即:极泉、天泉、曲泉、阴陵泉、涌泉)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传统阳明经穴.两组随证配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疗效显著.

    作者:朱现民;刘小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腓骨管型钢板合皮质骨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腓骨管型钢板合皮质骨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Maisonneuve骨折9例均采用腓骨管型钢板合皮质骨螺钉治疗.结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活动范围正常者7例占77.8%,活动范围受限≤15.者1例占11.1%,皮质骨螺钉断裂1例占11.1%,有效率为88.9%.结论:腓骨管型钢板合皮质骨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对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建华;曹毅;焦建波;马世强;程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长期高热的证治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长期高热的证型与治法.方法:从太阳少阳合病、邪恋少阳、少阳阳明合病、湿热阻滞、邪伏膜原等方面结合典型病例探讨小儿长期高热的辨证论治.结果:伤寒及温病理论对治疗小儿长期高热若方证对应效果奇佳.结论:小儿长期高热证型复杂,治法多样,可从邪实正虚论治分型.

    作者:葛国岚;韩雪;金玉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