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法

雷蕾

关键词:烧伤科护士, 工作压力, 应对方法
摘要:烧伤科护士作为一个承受着巨大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的特殊人群,他们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工作环境差,常年工作在噪音重、空气极不流通的病房中,很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压力感,在此环境下工作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其次是工作任务重,主要表现为烧伤科病员逐年增长,大量病员需要第一时间做好抢救和护理工作,病员的不断增加意味着护士工作量的递增,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也在逐步加强;后,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加重烧伤护士压力的原因之一;其身心健康和心理状况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刺楸树钉刺对荨麻疹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皮肤病也愈加泛滥,其中荨麻疹是很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研究治疗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农村百姓家庭治疗荨麻疹的长期实践中,发现刺楸树钉刺对治疗荨麻疹有显著疗效.翻阅资料,未见很多的相关文献报道,以下特对此做出简要的分析.

    作者:陈光权;李磊;樊芙蓉;王杰;童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豫东地区部分中老年人血尿酸与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肌酐等代谢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662名中老年人,用统一方法 测定血压(BP),身高(H),体重(BW)、腰围(WC),臀围(HC),血尿酸(UA),血脂,空腹血糖(FPG),肌酐(CREA),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豫东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32.3%,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SBP)、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REA、腰臀比(WH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TG、TG、CREA、WHR是中老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李帅;李辉;马永;吴慧颖;朱永军;白智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应用丙泊酚减轻心脏术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心脏术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拔除气管插管前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心率,血压值以及PaCO2值.结果 HR、SBP、NBP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aCO2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丙泊酚可以减轻心脏手术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不会引起呼吸抑制.

    作者:邹晓霞;孙英娜;刘春燕;刘凌云;郭玉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心脏病136例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以<中华内科学>中关于CHD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以NYHA分级为标准1.2 一般资料 264例CHD患者均为2002年5月~2010年5月住院病人,NTHA心功能分级2~4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男72例,女64例,年龄44~86岁,平均为67.2岁,病程3天~20年;心功能Ⅱ级22例,Ⅲ级84例,Ⅳ级15例;病种:心绞痛68例,心肌梗死42例,心律失常26例.心电图描记符合各病标准.

    作者:杨洪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库盘点帐物不符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的:为了提高药库盘点的账物相符率.方法:对药库药品实际数量与计算机中药品库存数量及财务账面金额三方进行对比.结果 与结论:通过总结影响盘点准确性的经验,来不断促进我院药库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魏晓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研究

    目的: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加深对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的认知.方法:8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及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8例患者平均年龄38.93±15.15岁,中青年比例高;存在基础疾病者占20.45%;合并妊娠者占女性患者30.23%;95.45%患者有发热症状,89.78%咳嗽症状;重症患者白细胞均值为(5.50±2.69)×109/L,危重症患者白细胞均值为(9.01±6.31)×109/L,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异常较常见;83例患者胸部影像学提示肺内病变,占94.32%;7.95%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死亡患者占3.41%.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为中青年,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存在基础疾病及合并妊娠患者病情较重;早期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相似,易于并发肺炎及心肌损伤;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肺部影像学表现对于评价病情轻重有较大意义.

    作者:陈嵬;窦晓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家庭中医养生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据家庭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脑中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即将出院的60例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住院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出院护理,试验组实施依据家庭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护理措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ADL能力进行评分.结果 试验后试验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了依据家庭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护理措施行之有效.结论 与常规出院护理相比,依据家庭中医养生理论制定的护理措施能更明显改善脑中风患者的ADL能力.

    作者:孙秀;刘葳;仇颖;韩宇潇;颜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宝胶囊药效的实验分析

    目的 实验分析胃宝胶囊在临床治疗的作用;方法 对小鼠扭体、蛋清致大鼠足肿胀、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损伤,大鼠实验性胃炎等治疗效果观察;结果 胃宝胶囊能有效降低醋酸造成的小鼠疼痛反应,避免造成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度.对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损伤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能增加实验性胃炎大鼠胃液游离酸,减少胃蛋白酶活性,增大血清胃泌素含的量;结论 胃宝胶囊在止痛、抗炎、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良好,对大鼠实验性胃炎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相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可必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剂;对照组30例给予可必特雾化吸入剂,对两组患者用药7天后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能迅速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邱伟群;陈子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及其与脑梗塞的关系探讨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对颈动脉进行分析;随机抽取6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颈动脉有不同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86.7%,对照组12例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20.0%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密切相关,超声检测对临床预防脑梗塞及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高小萌;邱顺平;商建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西药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所门诊就诊的80例发生的FD患者随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疗程28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结合西药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浅析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这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增多,引起了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吴享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站血液样本检测关键控制点检查的探讨

    为了确保血站实验室在血液样本检测过程中得到更进一步规范,卫生部于2006年5月颁发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了血站实验室在血液样本检测前、中、后过程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以确保每批所检测血液样本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实验室工作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对该点的实施体会如下:

    作者:刘鹏;王晓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48例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应用CBP治疗48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4例(70.8%)治愈,肾功能恢复正常,6例(12.5%)转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透治疗,8例死于原发病.结论:CBP治疗重症ARF患者疗效肯定,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卢东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门诊退药情况分析与建议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处方特点,减少门诊退药;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2009年1~6月的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302张,按退药率,退药科室,药物剂型,药物种类,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退药多,注射剂退药多,抗生索退药多,退药主要原因有治疗变更、重复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的特点,可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药师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可以大程度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减少门诊退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朱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和对照组24例(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心肺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游红利;青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医院卫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通过对医院卫生档案管理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医院卫生档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实现医院卫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作者:柳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无水酒精治疗前列腺癌术后盆腔积液1例护理

    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出现漏尿是其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术中吻合技术、感染及术后留置导尿管及切口引流管是否通畅等有关[1].长期漏尿引起盆腔积液,我科采用盆腔引流管内注射无水酒精成功治愈1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盆腔积液患者,其治疗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傅素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硬膜外术后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泌乳观察

    观察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非镇痛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剖宫产孕妇10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镇痛组术后24h开始例数,产后24h哺乳5~8次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肠排气早、进食早,有利于产妇乳汁分泌.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可靠,降底产妇术后的应激反应,消除疼痛对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不良反应.解除了产妇术后的焦虑、紧张情绪,促进早开奶,有利于母乳喂养.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后路显微内窥镜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局部及全身创伤程度.方法 分别记录显微内窥镜髓核摘除术(微创组)及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开放组)各2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小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以及肌酸激酶(CK)活性水平变化.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少(P?0.01),术后切口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但近期疗效相近.两组血清各指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血清IL-6(31.6±9.9)~(39.2±11.1)pg/ml(p<0.05),CK为(167.9±51.9)~(401.6±108.9)U似p<0.01)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并达高值,于术后48小时浓度下降,其中开放组明显高于微创组.微创组术后24小时血清CRP浓度达高,而开放组于术后48小时浓度达高,术后48小时两组比较(10.8±5.3)~(30.0±14.9)ml/I(p<0.01),术后24、48小时微创组CRP浓度均明显低于开放组.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近期疗效相近,但手术局部组织损伤轻,患者全身手术创伤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开放手术,具有微刨性.

    作者:刘岩;王世龙;刘仍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