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牟天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宣痹达经汤, 五虎散, 阿司匹林, 复方雷公藤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外用复方雷公藤;观察组给予宣痹达经汤内服,五虎散外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有效率为79.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功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其关节肿胀数、肿胀分级、疼痛数及疼痛分级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痹达经汤合五虎散外敷可补益肝肾、活血通络,起到宣痹止痛之效,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等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从外感论治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总结从外感论治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方法: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着手探讨该病的治疗.结果: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以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为总纲,急者以凉血止血为要,同时配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缓者以补虚、祛瘀求本.结论:从外感论治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作者:王红玲;韩倩;王祥麒;王俊涛;李薇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电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风池穴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风池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作者:周晓卿;赵丽洁;姚黄;李学新;张利平;牛琦云;张民旺;王维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苦参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观察发现,治疗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肝功能分级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6个月、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的分级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疗效显著.

    作者:张小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

    目的:探讨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方法及特色.结果: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以祛痰为主,常用药物葶苈子、贝母清热化痰;麻黄、杏仁温肺化痰;僵蚕、防风熄风化痰,且临证时善用药对、虫类药物,喜用白芥子等.结论: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用药独特、疗效显著.

    作者:叶险峰;刘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挑刺疗法在内科及骨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归纳总结挑刺疗法对内科及骨科临床常见病的治疗.结果:相关文献显示,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常见病,具有满意疗效,多数患者均已治愈,治愈率达90%以上.结论:挑刺疗法应用于临床体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针灸学的有效性、实用性.

    作者:张紫娟;刘沛霖;杜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素水平(ET)、24小时尿蛋白定量(Upro)、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4.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ET、Upro、HbAlC、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为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郭家安;王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医分期辩证施治,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扶正祛邪”探中医治病的本质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与中医治病的本质关系.方法:通过引证中医四大经典及中国历代名医观点,论述扶正祛邪的对立统一关系及英与中医治病本质的关系.结果:扶正即可祛邪,祛邪可以扶正,扶正祛邪的目的是调整阴阳.结论: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治则之一,通过扶正祛邪,达到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目的,此即为中医治病的本质.

    作者:廖蔚茜;林春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普通感冒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制定

    目的:探讨建立普通感冒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与思路.方法:选用统计分析法及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技术对临床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德尔菲法对专家咨询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普通感冒常见证候有风寒证、风热证、风燥证、暑湿证、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筛选了常见证候的主次症特征,制定了证候诊断标准.结论:普通感冒常见证候实证类4种、虚证类2种,为开展感冒证候与治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证候诊断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作者:李建生;王至婉;李素云;余学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8.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感染的作用,且可提高肾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司献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藤汤保留灌肠及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4%,对照组有效率为71.6%,治疗组有效率为94.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作者:赵晔;李蒙;李瑞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先予尿激酶动脉或静脉溶栓(剂量50~ 150万U),溶栓后24h复查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后予奥扎格雷钠80 mg·d-1静脉滴注,连用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桃仁承气汤加减.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有效率为9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1例出现牙龈出血,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脑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黄礼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概况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综合疗法、针刺、灸法、自血疗法、腹针配合火针、耳针、刺络拔罐、体针加耳针、针灸配合刺络放血等方面总结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结果:运用各种疗法治疗痤疮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灸治疗痤疮安全、无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欢欢;孙华妤;范世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平均缓解时间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应争取尽早一次正确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简单,复位后稳定性好,愈合快,可有效恢复患儿肢体功能.

    作者:曹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清热解毒法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湿疹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扑尔敏,治疗组给予解毒散合六一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56.7%;治疗组中湿性湿疹有效率96.3%,干性湿疹的有效率7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解毒散合六一散组方的清热利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尤其是湿性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杨濛;翟文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痰热清防治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痰热清防治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5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放疗,并加用痰热清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周5次,配合放疗疗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直到放疗结束.观察放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发生放射性肺炎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能改善放疗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力,有效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痰热清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扬;刘建新;吴雪梅;郑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血瘀证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或奥氮平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进行临床血瘀证候群疗效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血瘀证精神分裂症的血瘀证候群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

    作者:庞铁良;孙秀琪;宋翠双;于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5例.常规治疗组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针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组基础上服用丁苯酞胶囊并给予留针拔罐、推拿、按摩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I指数)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及针刺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国祥;黄忠池;毕洁瑞;王献胜;刘振彪;于淑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证中经络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中风中经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有效率为76.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经络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立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得宁口服液对急性心衰模型心率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得宁口服液对大鼠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心率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芪苈强心胶囊组,每组各10只.分别灌服心得宁口服液、芪苈强心胶囊混悬液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于后1次给药后0.5h,麻醉大鼠,分别进行气管及颈总动脉插管,颈总动脉插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手术后稳定10 min,记录心率(HR),从尾静脉推注35%普罗帕酮,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结果:造急性心衰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心得宁口服液组可显著降低心率(P<0.01).心得宁口服液组明显降低血清BNP水平(P<0.05),心得宁口服液和芪苈强心胶囊可降低血清cTnⅠ水平(P>0.05).结论:心得宁口服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有显著改善的作用.

    作者:赵京生;易伟国;刘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