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钦
目的:观察黄芩漱口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7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黄芩漱口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浓替硝唑含漱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牙周病控制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9.07%,对照组有效率为67.8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病愈合时间、全口牙菌斑指数(PLI)及和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O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1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漱口液不但可以洁治口腔,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血糖,延缓疾病进程,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疗效显著.
作者:沈红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粉针治疗未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粉针4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有效率为6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粉针改善非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心电图ST-T等综合指标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黄显华;邓水清;林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治疗湿热困脾证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每次1片,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汤剂,每日2次.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治疗组有效率为85.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F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治疗湿热困脾型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郑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苦参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观察发现,治疗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肝功能分级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6个月、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的分级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疗效显著.
作者:张小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连建伟教授从肝论治耳鸣病证的经验.方法:结合典型病案,分析连建伟教授治疗耳鸣病证的经验.结果:肝气郁结者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窍;肝火上炎者用疏肝气,降胆火,开耳窍;肝血不足宜滋肝养血;肝胆湿热蕴结耳窍者,宜清化痰热通窍.结论:连建伟教授治疗耳鸣病证,善于从肝着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魏春;武亿红;孟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外用复方雷公藤;观察组给予宣痹达经汤内服,五虎散外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有效率为79.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功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其关节肿胀数、肿胀分级、疼痛数及疼痛分级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痹达经汤合五虎散外敷可补益肝肾、活血通络,起到宣痹止痛之效,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等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牟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0例HIV感染者实施全程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运用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研制的HIV感染者生存质量量表(MOS2HIV)、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分别于入组时、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研究,并记录HIV感染者随访覆盖率、失访率.结果: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情况在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覆盖率100%,无失访.结论:通过全程管理模式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其自身的生存质量、抑郁情况、焦虑情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能有效地的管理HIV感染者,为成功控制艾滋病开辟了新的模式.
作者:吴卫群;章晓云;卢洪霞;胡艳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宋贵杰教授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师侍诊,释疑解惑,总结宋贵杰教授的学术思想.结果:宋贵杰教授在中医骨伤科的诊治方面,形成了“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与微观辨证”“手法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正骨手法与理筋手法相结合”“医患互动”等学术思想.结论:宋贵杰教授既擅长手法,又擅用药物,在中医骨伤科方面学验俱丰.
作者:姜劲挺;宋鹏程;安文博;张伦广;郑吉元;张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脊柱转移性肿瘤30例40椎,术前均有顽固性背痛,无神经症状.CT及MRI示脊柱肿瘤转移灶呈多发性溶骨性破坏,2椎肿瘤累及椎体后壁.在C型臂透视机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途径进入病椎内,先取病椎病理作活检,然后置入可扩张球囊,复位塌陷的病椎,注入面团期骨水泥稳定病椎.结果:30例40椎均手术顺利,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48 h内疼痛均缓解,未发现骨水泥栓塞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复查示肿瘤灶被骨水泥充填,无骨水泥超过椎体后缘,病理性骨折的椎体高度得以恢复.患者可负重行走.结论: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能微创地同时处理多个病灶,强化病椎,提高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徐忠龙;季卫锋;马镇川;祝文斌;金淼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紫草油外用治疗智齿冠状周围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智齿冠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用清洁消毒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紫草油外用.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治疗组有效率为1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外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分析近20 a来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进展,了解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现况.结果:深入研究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可促进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完善,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会有重大意义.结论:证候学是中医认识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红霞;郭会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方法及特色.结果: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以祛痰为主,常用药物葶苈子、贝母清热化痰;麻黄、杏仁温肺化痰;僵蚕、防风熄风化痰,且临证时善用药对、虫类药物,喜用白芥子等.结论: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用药独特、疗效显著.
作者:叶险峰;刘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平均缓解时间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应争取尽早一次正确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简单,复位后稳定性好,愈合快,可有效恢复患儿肢体功能.
作者:曹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8例和治疗组170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刮痧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有效率为8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症方法简便,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宏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傅汝梅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典型验案总结傅汝梅教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结果:傅汝梅认为慢性咳嗽多由情志失调、外感六淫、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引起.治疗上要注重调畅气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善用虫类药和擅用黎医黎药.结论:傅汝梅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卢保强;黄少君;范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血瘀证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或奥氮平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进行临床血瘀证候群疗效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血瘀证精神分裂症的血瘀证候群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
作者:庞铁良;孙秀琪;宋翠双;于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与血浆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62例急性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1.70∶1,年龄在70岁以上者为血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冬季发病率较高.血栓性患者在急性期第1天、第3天DD检测阳性率为83.87%、83.87%,且大部分患者DD质量浓度≥500 μg·L-1和≥1 000 μg·L-1;第7天检测阳性率为80.65%,大部分患者DD质量浓度在200~1 000 μg · L-1之间;在第14天DD检测阳性率为74.19%,DD质量浓度<200 μg·L-1的患者明显增多.结论:在血栓性疾病的急性期,DD可以作为血栓形成的直接而实用的指标,而且能显示疾病演变的动态,为急性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金霞;刘生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归纳总结挑刺疗法对内科及骨科临床常见病的治疗.结果:相关文献显示,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常见病,具有满意疗效,多数患者均已治愈,治愈率达90%以上.结论:挑刺疗法应用于临床体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针灸学的有效性、实用性.
作者:张紫娟;刘沛霖;杜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低周波治疗和口服吲哚美辛胶囊,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研究组有效率为93.7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马玉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秦月好教授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方法:秦月好教授辨证论治,并根据生理周期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治法.结果:女性特殊生理周期分为月经前期、月经中期、月经后期、经间期,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选用五才三仙汤、龙胆泻肝汤加味、丹栀逍遥散加味、膈下逐瘀汤加味、苍附导痰汤加味、三子三黄调经汤、逐瘀荡胞调经汤加味、桃红四物汤加味等方药给予治疗,并建立人工药物周期.结论:秦月好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何红;荆鲁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