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管理模式干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效果分析

吴卫群;章晓云;卢洪霞;胡艳宁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全程管理, 生存质量, 焦虑, 抑郁, 社会支持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0例HIV感染者实施全程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运用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研制的HIV感染者生存质量量表(MOS2HIV)、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分别于入组时、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研究,并记录HIV感染者随访覆盖率、失访率.结果: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情况在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覆盖率100%,无失访.结论:通过全程管理模式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其自身的生存质量、抑郁情况、焦虑情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能有效地的管理HIV感染者,为成功控制艾滋病开辟了新的模式.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证中经络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中风中经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有效率为76.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经络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立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

    目的:探讨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方法及特色.结果: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以祛痰为主,常用药物葶苈子、贝母清热化痰;麻黄、杏仁温肺化痰;僵蚕、防风熄风化痰,且临证时善用药对、虫类药物,喜用白芥子等.结论: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用药独特、疗效显著.

    作者:叶险峰;刘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药防治妊娠期糖尿病的对策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妊娠期糖尿病的对策.方法:从健康教育、控制饮食、运动干预、药物治疗、中医药干预等方面论述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对策.结果:中医对妊娠期糖尿病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结论:中医药在防治妊娠期糖尿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庄爱文;柴可夫;刘颖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微创钢板固定(MIPO)技术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采用LCP结合MIPO技术治疗.结果:42例患者优3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LCP结合MIPO技术治疗具有微创、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在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时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本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作者:唐克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与血浆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62例急性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1.70∶1,年龄在70岁以上者为血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冬季发病率较高.血栓性患者在急性期第1天、第3天DD检测阳性率为83.87%、83.87%,且大部分患者DD质量浓度≥500 μg·L-1和≥1 000 μg·L-1;第7天检测阳性率为80.65%,大部分患者DD质量浓度在200~1 000 μg · L-1之间;在第14天DD检测阳性率为74.19%,DD质量浓度<200 μg·L-1的患者明显增多.结论:在血栓性疾病的急性期,DD可以作为血栓形成的直接而实用的指标,而且能显示疾病演变的动态,为急性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金霞;刘生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背腧穴注射式埋线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背腧穴注射式埋线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成年哮喘缓解期患者予以背腧穴注射式埋线治疗,将治疗前后观察指标作对比.结果:治疗后疗效、年复发次数明显优于治疗前;肺通气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腧穴注射式埋线疗法可改善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及肺通气功能,在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景洋;张春;韦晓婷;陈日兰;谭玉萍;梁爱武;钱火辉;王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用阿糖腺苷,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85.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

    作者:冯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得宁口服液对急性心衰模型心率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得宁口服液对大鼠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心率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芪苈强心胶囊组,每组各10只.分别灌服心得宁口服液、芪苈强心胶囊混悬液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于后1次给药后0.5h,麻醉大鼠,分别进行气管及颈总动脉插管,颈总动脉插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手术后稳定10 min,记录心率(HR),从尾静脉推注35%普罗帕酮,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结果:造急性心衰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心得宁口服液组可显著降低心率(P<0.01).心得宁口服液组明显降低血清BNP水平(P<0.05),心得宁口服液和芪苈强心胶囊可降低血清cTnⅠ水平(P>0.05).结论:心得宁口服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有显著改善的作用.

    作者:赵京生;易伟国;刘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脊柱转移性肿瘤30例40椎,术前均有顽固性背痛,无神经症状.CT及MRI示脊柱肿瘤转移灶呈多发性溶骨性破坏,2椎肿瘤累及椎体后壁.在C型臂透视机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途径进入病椎内,先取病椎病理作活检,然后置入可扩张球囊,复位塌陷的病椎,注入面团期骨水泥稳定病椎.结果:30例40椎均手术顺利,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48 h内疼痛均缓解,未发现骨水泥栓塞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复查示肿瘤灶被骨水泥充填,无骨水泥超过椎体后缘,病理性骨折的椎体高度得以恢复.患者可负重行走.结论: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能微创地同时处理多个病灶,强化病椎,提高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徐忠龙;季卫锋;马镇川;祝文斌;金淼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目的:分析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分析近20 a来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进展,了解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现况.结果:深入研究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可促进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完善,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会有重大意义.结论:证候学是中医认识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红霞;郭会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散结止痛颗粒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散结止痛颗粒挥发油佳提取条件并优选挥发油倍他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方法:以不同时间挥发油的提取量为指标,确定挥发油佳提取时间;以倍他环糊精(β-CD)包合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散结止痛颗粒中挥发油包合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药材香附、当归粉碎后,加8倍量的水,浸泡1h,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h.佳包合工艺为:在饱和水溶液下,油与 β-CD配比为1∶6,40℃搅拌1h.结论:合理的制备工艺,可用于散结止痛颗粒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

    作者:李洪彬;袁继承;房凌云;袁继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苦参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观察发现,治疗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肝功能分级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6个月、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的分级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疗效显著.

    作者:张小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结果:45例患者治愈24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3%.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吴文岭;王怀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在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KLK1、KLK8的蛋白含量.结果:缺氧复氧组的细胞活力及KLK8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培养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及KLK8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组;在siRNA敲低KLK8的表达后,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发生了明显的降低.结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能够通过上调细胞中KLK8的表达来发挥对于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勇;李欣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宋贵杰教授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管窥

    目的:总结宋贵杰教授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师侍诊,释疑解惑,总结宋贵杰教授的学术思想.结果:宋贵杰教授在中医骨伤科的诊治方面,形成了“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与微观辨证”“手法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正骨手法与理筋手法相结合”“医患互动”等学术思想.结论:宋贵杰教授既擅长手法,又擅用药物,在中医骨伤科方面学验俱丰.

    作者:姜劲挺;宋鹏程;安文博;张伦广;郑吉元;张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清热解毒法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湿疹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扑尔敏,治疗组给予解毒散合六一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56.7%;治疗组中湿性湿疹有效率96.3%,干性湿疹的有效率7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解毒散合六一散组方的清热利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尤其是湿性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杨濛;翟文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秦月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探析

    目的:总结秦月好教授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方法:秦月好教授辨证论治,并根据生理周期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治法.结果:女性特殊生理周期分为月经前期、月经中期、月经后期、经间期,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选用五才三仙汤、龙胆泻肝汤加味、丹栀逍遥散加味、膈下逐瘀汤加味、苍附导痰汤加味、三子三黄调经汤、逐瘀荡胞调经汤加味、桃红四物汤加味等方药给予治疗,并建立人工药物周期.结论:秦月好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何红;荆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综合疗法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综合疗法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观察组有效率为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综合治疗COPD合并RF疗效显著.

    作者:吴少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清热利湿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口服及甲硝唑泡腾片阴道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组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75.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利湿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金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先予尿激酶动脉或静脉溶栓(剂量50~ 150万U),溶栓后24h复查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后予奥扎格雷钠80 mg·d-1静脉滴注,连用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桃仁承气汤加减.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有效率为9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1例出现牙龈出血,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脑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黄礼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