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宏明;吕正祥;张曦;夏建龙
目的:总结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血府逐瘀汤在心脑血管方面临床资料与实验文献,研究血府逐瘀汤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结果:血府逐瘀汤可调节血脂代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流变性,防止血管重构.从而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的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有重要作用,为心脑血管方面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治疗借鉴.
作者:王菲;施红;夏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开窍法在防治中风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通过查阅主要中医经典及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法.结果:醒脑开窍法、通腑开窍法、补肾开窍法、通络开窍法、发汗开窍法等为中医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法,为中医药防治中风提供新思维和新方法.结论:开窍法是防治中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风的防治中,开窍法不能仅限于醒脑开窍,应当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开窍法.
作者:闵存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8例.对照组采用芦丁针300 mg,三磷酸腺苷40 mg,辅酶A100u,维生素B6 200 mg,维生素C 20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血糖高者,使用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氟桂利嗪胶囊,每晚10 mg,口服;治疗组采用活血通脉汤,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采用舒筋活血膏外敷.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97%;治疗组有效率为89.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郭丰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逐瘀汤治疗脑梗死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痰熄风逐瘀汤,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熄风逐瘀汤治疗脑梗死合并OSAHS疗效较好.
作者:赵莹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有关中医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文献.结果: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对肿瘤血管均有影响,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中药单体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多于中药复方.中医药对于肿瘤的治疗有着不同于西医的特殊性.
作者:周凌;洪素兰;陈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乳腺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疏肝健脾、补益中气、滋阴清热、解郁安神等法治疗乳腺癌的经验.结果:肝郁脾虚为乳腺癌的主要病机.结论:中医辨证论治乳腺癌疗效确切.
作者:石镇东;张尊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益复康口服液中人参皂苷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为203 nm.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g1峰计算应不低于6 000.结果:人参皂苷Rg1浓度在0.053~0.265 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e浓度在0.037~0.185 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3%.结论:高压梯度法测定益复康口服液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作为益复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郝少君;范莉莉;李文俊;王希东;张正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关于火逆证的病因病机.方法:对《伤寒论》中第110条、第111条、第112条、第113条、第114条、第115条、第116条、第117条、第118条、第119条进行分析.结果:①火逆证是在伤寒病治疗过程中是使用火法不当而造成的一种变证.火法是指当时人们以火热强迫取汗以达到治疗伤寒的一种方法,包括了捂法、熏法、熨法、灸法、烧针等.②“失溲”一症出自《伤寒论》第6条和第110条,与小便少或小便不利、小便不得相连,如果是失禁,就绝不应该与上述症状相连,所以“失溲”一症,应是小便不通.结论:本文对《伤寒论》中火逆证的病因病机分析得详细具体.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获得的透骨消痛方各内容物的镇痛抗炎作用,确定佳处方.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透骨消痛方1-4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强弱,确定佳处方,再将佳处方分为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3个剂量组,采用醋酸扭体法和二甲苯耳廓肿胀法观察不同药物组对小鼠抗炎镇痛的作用.结果:透骨消痛处方2和处方3均可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以处方3为佳.处方3的中剂量、高剂量组可使小鼠扭体次数显著减少,并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有抑制作用.结论:透骨消痛处方3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可作为新胶囊制备的药物原料.
作者:陈燕;肖晓金;包侠萍;张丽红;曾德侦;李孝栋;刘献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心得宁口服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得宁口服液组、芪苈强心胶囊组和常规西医治疗组,每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心得宁组、芪苈强心胶囊组分别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得宁口服液、芪苈强心胶囊.治疗12周后评价3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脏LVEF值、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心得宁口服液组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P<0.05),治疗前后3组在心脏LVEF值、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得宁口服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杨君;赵京生;魏运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芒针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克龄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芒针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雌激素水平及卵泡雌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
作者:董彩英;常素玲;李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活血汤加减辨证治疗肝炎性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肝炎性肝硬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试验组应用健脾益气活血汤加减辨证治疗,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凝血功能比治疗前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试验组的肝功能改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活血汤加减治疗肝炎性肝硬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并且对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有实;赵文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双草清脉颗粒治疗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脉络舒通颗粒治疗,试验组口服双草清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草清脉颗粒治疗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赵诚;曹烨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训诂学在中医古籍整理中的运用.方法:从医籍词义的诠释,对本草学著作名物的训诂,以及校勘与训诂结合等方面入手阐述.结果:训诂学与中医古籍整理密切相关.结论:研究整理中医古代医籍,训诂学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
作者:付艾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肿痛消洗剂联合微波物理治疗对肛门病术后疼痛及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按肿痛消洗剂熏洗联合微波物理治疗;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液熏洗治疗.比较两组肛门病术后创面疼痛及水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疼痛及消除水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疗效(P<0.05).结论:肛门病术后疼痛及水肿采用肿痛消洗剂联合微波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孔祥运;郭海燕;王朝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筛选乳腺增生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条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在治疗前后收集资料,利用离散程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区分度分析、克朗巴赫系数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躯体功能维度中保留了PF01条目,肌体疼痛维度下的2个条目.结论:乳腺增生患者的乳腺疼痛等不适症状在跑步、举重物等剧烈运动时会加重,而且疼痛症状和乳腺增生病有很好的相关性.筛选后的量表会从信度、效度的角度提高乳腺增生病评估的合理性.
作者:樊英怡;裴晓华;武红莉;夏仲元;张董晓;宋阿凤;刘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温肾蠲痹汤治疗肾虚湿阻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筋骨痛消丸,治疗组服用温肾蠲痹汤.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35%,治疗组有效率为94.7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ysholm临床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蠲痹汤治疗肾虚湿阻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陶宏明;吕正祥;张曦;夏建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透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腰椎间盘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配合透灸法组和单纯针刺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通过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和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定法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高希言;徐翠香;王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刘志明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其治疗冠心病经验的相关文献.结果:刘老对冠心病病因、病机提出独到见解,认为冠心病“辨因析理,肇始于肾”“推求病机,肾匮为根”.结论:刘老凝炼“补肾”“通阳”“祛邪”三法,临床之时,辨证施用,疗效显著.
作者:马龙;刘如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浮针配合热敏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70.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浮针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周国香;赵洁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