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体会

姚晓斌;刘力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 藿香正气散, 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从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诊断标准、辨证论治、典型病例等多个角度,阐述中医药对本病临床研究与治疗的概况.结果:临床辨证运用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四物汤等疗效肯定.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比较显著.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防治体系的构建

    目的:观察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集11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干预组58例和非干预组60例,对干预组进行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干预.非干预组只应用西药治疗,观察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控制的差异.结果:在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干预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非干预组.结论: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王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逐瘀化痰清脉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逐瘀化痰清脉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nnic attack,TIA)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TIA患者随机(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拜阿司匹林100 mg·d-1,口服;5%葡萄糖(糖尿病患者使用生理盐水)250 mL+脉络宁针20mL,1次·d-1,静脉滴注.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逐瘀化痰清脉汤治疗,200 mL·d-1,2次·d-1,口服.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戒烟忌酒,并针对病因进行降压、降脂、降血糖等基础治疗,2组均以14 d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50例,基本痊愈25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60例,基本痊愈32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7,P=0.027).结论:逐瘀化痰清脉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满意.

    作者:张贵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逐瘀化浊汤对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逐瘀化浊汤对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基础上加用逐瘀化浊汤,治疗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中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武本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伤寒论评话

    目的:探讨外感热病机制及与太阳病关系密切的各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论述症、证、病三者及营、卫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太阳经气的升降开阖阐述其与太阳病乃至六经病的关系.结果:证候与证的区别在于:证是当前认识到的临床表现及证素,而证候则包括了现阶段疾病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营卫谐和因为循行正常,病理情况下则营卫不和;太阳经气的升降开阖及其与太阳病,乃至六经病的关系密切.结论:外感热病与太阳病各方面关系密切.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从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诊断标准、辨证论治、典型病例等多个角度,阐述中医药对本病临床研究与治疗的概况.结果:临床辨证运用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四物汤等疗效肯定.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比较显著.

    作者:姚晓斌;刘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比较不同制炭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

    目的:比较炒炭法和煅炭法炮制的熟地黄炭时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研究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合理的制炭方法.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熟地黄、炒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炒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煅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熟地黄组比较,炒熟地黄炭、煅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煅熟地黄炭组比较,炒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炒熟地黄炭和煅熟地黄炭均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且制炭后熟地黄产生了止血作用,但不同制炭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炭对其止血作用没有显著影响,故临床宜选择易于操作的炒炭法炮制熟地黄炭.

    作者:李娴;卫向龙;石延榜;李凯;田连起;张振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研究述评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亚健康防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及机理,阐述中医理论对亚健康的认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结果: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以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防治亚健康,疗效显著.结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安全有效,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传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并优化其处方组成.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制备的纳米粒为类球形,包封率为58.06%,平均粒径为189nm,Zeta电位为-28.91 mV.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稳定,可用于制备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

    作者:苑娟;万焱;王宪龄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对1980年6月至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诊疗文献,通过频数分析总结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对符合标准文献的证型、方剂、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药物、证型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结果: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出现证型16个,其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肺脾两虚、痰湿壅肺、痰热壅肺为常见证型,占63.6%,用药共295种,按功能归为45类,进一步合并为19大类.补虚、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类药出现频次占67.1%,补虚药居第一位,主要是补气、补血和滋阴药;清热药次之,其他如活血化瘀药也常用到.结论:对中医诊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证型特点和方药规律的分析可为目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唐引引;徐立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证的分类原则及辨证指标初探

    目的:探讨证的分类原则及辨证指标.方法:结合中、西医学的理论特征,参考现代相关标准,从理论及临床实用的角度对证的分类及辨证指标进行梳理.结果:现代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中医药临床研究中,有三个“证”的概念,对应有三种不同的分类原则:单纯的中医证的分类、基于病的证的分类、基于方(药)疗效的证的分类,相应又有各自的辨证指标,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结论:按照“概念—分类原则—辨证指标—应用范围”的线索将不同的“证”梳理清楚,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临床研究提供比较清晰的思路,为规范辨证打好基础.

    作者:薛钧;熊宁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更年轻片对更年期阴虚内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研究更年轻片对更年期阴虚内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雌性大鼠,先通过手术去除双侧卵巢,再选取无动情期变化大鼠每天按100 g体质量灌服2 mL热性中药(制附子25 g,干姜25 g,加水煎煮成100 mL,质量浓度为50%),连续14 d,建立更年期阴虚内热证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倍美力结合雌激素片组(倍美力组)[104.2mg·(kg·d)-1],更年轻片高[1 040 mg·(kg·d)-1]、中[520 mg·(kg·d)-1]、低[260 mg·(kg·d)-1]剂量组.观察大鼠给药前后体质量的变化,测定血清中FSH、LH、PRL、E2水平,计算子宫系数和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率.结果:与正常组和模型组相比较,更年轻片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模型组快,饮水量减少和肛温下降(P<0.05);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泌乳素(PRL)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升高(P<0.05);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率明显提高(P<0.05);子宫系数增加(P<0.05).结论:更年轻片对更年期阴虚内热证模型大鼠有较明显的疗效.

    作者:黄丽平;邓敏贞;叶木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背温灸法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腹背温灸法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晚期癌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腹背温灸法加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背温灸法能有效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

    作者:覃霄燕;刘展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现状分析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现状.方法:通过检索近10a文献,对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医药参与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在改善症状、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中医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有广阔前景.

    作者:叶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七情中“忧”与“思”的初探

    目的:探讨七情中“忧”与“思”的本质.方法:从文字学角度解读七情中“忧”与“思”含义,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分析七情中“忧”“思”本质.结果:七情中“忧”和“思”是气生成的,二者的本质都是气结;同属心境范畴,具有相同的不愉快、紧张、平静情绪极性.结论:“忧”和“思”本是同一种的情绪状态.按照阴阳五行理论将其归类,二者在七情中同属于阴,在五行中同属于土,对应五脏为脾.

    作者:庞铁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冬凌草甲素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和次数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85%乙醇8倍,回流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为冬凌草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段晓颖;吴彩丽;闫艳仓;张辉;高卫芳;魏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针刀治疗盂下结节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盂下结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76例慢性孟下结节综合征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结果:本组76例,经1~2次治疗,痊愈73例(1次治疗痊愈者57例,2次治疗痊愈者16例),显效1例,好转1例,无效1例(高龄卧床患者,仅治疗1次,且术后未能积极锻炼所致,考虑再次粘连),有效率98.7%.在治疗3~6个月后回访,均未出现复发性症状加重.结论:小针刀治疗盂下结节综合征疗效确切,尤以慢性损伤为首选.

    作者:王学昌;肖红恩;张董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现代中医名家临床用药的人参剂量研究

    目的:探讨人参在汤剂中的用药剂量.方法:以人参为检索词,以汤剂为示范,对现代中医名家运用人参的经验方进行逐篇检索.采用均数、百分位数和极差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处理,并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法定的人参剂量作对比分析.结果:人参的剂量80%分布在4~25g之间.与《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完全符合率为23.6%,不符合率为76.4%.结论:人参在汤剂中的剂量以4~25g为宜.

    作者:陶春晖;樊讯;蒋跃文;李家庚;周祯祥;刘松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通过对影响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实现针灸方案的优化,提高疗效.方法:综述近年来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的新研究进展,分析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结果: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结论:在制定研究方案中,必须严格的控制各影响因素,建立一套严谨标准的操作规范,以期实现针灸方案的优化.

    作者:卢璐;孙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鼓胀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鼓胀片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100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鼓胀片联合阿德福韦酯)和对照组(阿德福韦酯),临床观察24周.结果:2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影响学指标均有明显的下降幅度(P <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胀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作者:王会丽;杨小平;王菲;娄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治未病”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

    目的:从“治未病”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方法:从“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出发,结合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特点,阐述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结果: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可有效预防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控制其发展,防止其复发.结论:“治未病”理论对桥本甲状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秋虹;魏军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