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潜熄宁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微观药证学

郭振球

关键词:潜熄宁, 天麻, 桑椹, 天母降压片, 高血压, 病因病机, 微观药证学
摘要:论述潜熄宁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微观辨证学及其学科群的和谐发展的关系,并举出数个典型病例为验证.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养荣片水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妇科养荣片的提取工艺.方法:水提取正交实验.结果:提取次数(A)提取时间(B)对浸膏得率和芍药苷的转移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加10倍水,煎煮时间为2.5 h,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2 h为佳工艺.

    作者:帅银花;王琼;赵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52例

    采用中药熏洗(处方:川芎、红花、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威灵仙、苏木等)、内服<中医伤科学>肢伤二方或桃红四物汤合八珍汤化裁,并配合手法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52例,治愈33例,显效13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作者:黄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教育应坚持继承为本的方针

    依据中医教育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中医教育应以继承为本的观点,认为中医教育只有坚持这个方针才能不断向社会输送大批中医专门人才,进而对继承性中医教育提出独到的见解.

    作者:李高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来源的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盾叶薯蓣种质资源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在优化盾叶薯蓣薯蓣皂苷元提取条件和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HPLC法对生长在相同环境下,不同产地来源的盾叶薯蓣引种驯化前后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盾叶薯蓣引种驯化前后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变化与盾叶薯蓣种质有关,不同种质之间差异明显.结论: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因此选择优良的种质是提高薯蓣皂苷元含量,实现盾叶薯蓣GAP基地建设的关键.

    作者:谢彩侠;高山林;秦惠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王国斌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摭拾

    王国斌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因脾虚、阳虚、气滞、都热、湿阻、瘀血引发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治疗上以见胃之病,知肝犯胃,先疏肝抑肝治未病,治以养阴益气补阳相佐,养胃阴不忘滋肾阴等方法进行辨证分型论治.

    作者:聂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的诊断与危险评价

    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的诊断和危险评价主要有肺炎指数,精神意识混乱、血清尿素氮、呼吸频率、血压四项积分分级,肺炎死亡三种预测规则,库珀预测模型等方法,临床应用是有效的,但不可能替代临床经验和临床判断.

    作者:李建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电针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36例

    目的:观察运用电针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膻中、中脘、气海、内关、足三里、天枢、脾俞、肾俞、用G6805-I型治疗仪强刺激.每日1次,每次30~45 min.结果:36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97.22%.结论:电针治疗术后肠梗阻临床疗效显著,疗程短,疗效快.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肾衰竭中医邪实证证候分布规律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中医邪实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临床各期患者198例,运用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候调查表现察慢性肾衰竭邪实证候的分布情况.结果:血瘀兼证是出现率高的邪实兼证,与其他邪实兼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湿热兼证的出现率高于湿浊兼证(P<0.05),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湿浊兼证的出现率高于湿热兼证.从原发病中的分布来看,慢性肾间质疾病湿热证的出现率低于其他疾病.水气兼证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出现率高于其他疾病.结论:慢性肾衰中医病机错综复杂,正虚邪实贯穿始终,虚实夹杂是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特点.

    作者:张琳琪;刘红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潜熄宁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微观药证学

    论述潜熄宁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微观辨证学及其学科群的和谐发展的关系,并举出数个典型病例为验证.

    作者:郭振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科学模型与中医各家养生学说

    从西方科学哲学模型论的角度来说,各养生学派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况、环境和时间上运用来指导养生,因而各家养生学说就是的一个科学模型.模型不是真理,而是适应经验上遇到的某些生活情况而创造的.运用科学模型的角度看中医理论四位养生大家的养生思想.

    作者:黄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肝降脂胶囊的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护肝降脂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失黄酚含量为指标优选决明子、泽泻的乙醇提取工艺;以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优选黄芪、丹参、山楂的提取工艺.结果:决明子、泽泻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乙醇加入量为药材的10倍、提取2次,每次1 h;黄芪、丹参、山楂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10倍,煎煮时间1 h,煎煮次数2次.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王霆;崔永霞;张丹;王淑美;梁生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猫爪草皂苷对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猫爪草皂苷(Radix ranunculus tenate saponins,RRTS)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按猫爪草皂苷浓度分为1、10、100、500 μg·ml-14个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猫爪草皂苷),处理LoVo细胞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FCM)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并计算凋亡率;激光共聚焦(LCSM)测定皂苷对LoVo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猫爪草皂苷处理组可使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增加,可看出细胞阻滞在G1期,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峰(AP峰)越来越明显.作用于LoVo细胞4 h后,胞内Ca2+明显上升,4 h.8 h时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01).结论:猫爪草皂苷具有明显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引起凋亡的途径可能与Ca2+的增加有关.

    作者:周清安;余海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经前期水肿的证治

    经前期水肿之疾多见于20~50岁育龄女性,水肿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分型论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荻效显著.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脏腑气机

    脏腑气机是对脏腑生理功能活动形式的概括,由于其生理功能各不一样,故各脏腑气机也有升降出入之不同.掌握脏腑气机,不仅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脏腑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于疾病的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伤寒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从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与PBL教学的不同点入手,提出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应是医学生教学活动的终目标.概述了PBL教学方法在<伤寒学>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方法.

    作者:谢忠礼;闫秀娟;韦大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血瘀证是中医学未病、潜病状态的一类病证,可引起中风、痹证、肿瘤等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对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逐步加深,活血化瘀作为血瘀证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活血化瘀主要依靠药物、艾灸等方法的运用,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血瘀证.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李莎莎;肖雪;王跃生;舒任庚;肖玉春;史留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管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述评

    将目前常用的四种食管癌动物模型(化学致癌剂诱发、手术建立、裸鼠、SCID),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各有优劣,每种模型的建立对于某种试验要求具有不可替代性.SCID鼠模型病变与人类相似,更接近于临床要求.但终模型的建立应依试验目的而进行选择.

    作者:李迎霞;司富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少林正骨凝胶中樟脑、龙脑、薄荷脑的含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少林正骨凝胶中樟脑、冰片、薄荷脑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采用DB-5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涂布厚度0.25μm);柱温为100℃.结果:樟脑对照品进样量在0.8μg~2.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为1.32%(n=6);龙脑对照品进样量在0.5μg~1.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1.57%(n=6);薄荷脑进样量在0.5μg~1.7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为1.72%(n=6).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荆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国民;杨工昶;齐赤虹;王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一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病程久,远期并发症多,治疗棘手.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证型与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对PCOS进行探讨,认为现在亟需解决的是对PCOS的证候证型进行规范化,及探讨证型与内分泌指标有无相关性.

    作者:钱俏红;胡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痛点局部施行刺络拔罐方法,隔日治疗一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痊愈23例(53.596),显效12例(27.9%),有效5例(11.6%),无效3例(6.9%),总有效率93.0%,治疗前后VAS比较,P<0.01.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便、有效、安全.

    作者:任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