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发;滕水生;张勤检;李祖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1年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相比差异为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作者:杨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安利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6月-2011年3月88例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安利博)150mg,qd,对照组予依那普利10mg,qd,治疗4W后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予加量治疗,并且维持该药量到第10周,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并且记录患者服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天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10周后,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利博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诗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防治慢性盆腔炎容易反复发作的相关对策,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方法:随机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12例,然后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与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则给与综合治疗对策进行治疗,观察两者的差别,测其复发率,确定更好的治疗对策,然后对其进行巩固治疗,以确保其复发概率降至低.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起来,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患者康复数量逐渐递增,有效数为53例,复发率为94.6%,两组的差别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策对于防治盆腔炎反复发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巩固治疗对复发率的降低极其重要.
作者:周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业务收入变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业务收入指标建立平均指标指数体系通过对比后,进行因素分析并计算各种收入构成比.结果:某三甲医院业务收入逐年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量,而影响某三甲医院业务收入的另一因素--住院单位费用得到控制.门诊药品费用逐年增加,有待控制.结论: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医院只有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把高疗效,高服务质量和低费用结合起来,既满足患者需求,又保证了医院的经济效益,才能使更好的发展.
作者:韩忠辉;陈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按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液注射液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对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的传导速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满意.结论:甲钴胺注射液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杨向群;陈诚;邓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综述了黄连解毒汤的方证研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蒲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自拟温熙补血汤预防多西他赛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83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NSCLC患者,治疗组接受自制温熙补血汤,对照组接受利血生加鲨肝醇预防治疗.结果:治疗组出现27例,而对照组出现33例,特别是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治疗组出现11例,而对照组出现2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自制温熙补血汤能降低多西他赛致髓抑制的发生率.
作者:徐海军;张明光;柴大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建立腺苷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硫酸盐缓冲液-叠氮化钠液(1:10000)=60:40;流速为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腺苷和肌苷峰的分离度R≥9.0,RSD≤2.0%(n=5);鸟苷、肌苷、尿苷、腺嘌吟杂质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系数为0.998~1.000之间,回收率结果为鸟苷99.2%,尿苷101.4%,肌苷100.4%.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灵敏、准确,可用于腺苷中有关物质的限度测试.
作者:吕志东;林秀慧;林建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循证医学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普外科临床教学过程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其医疗实习行为,从而及早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
作者:方征东;胡何节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1例经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影象学表现、治疗结果.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正确认识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地治疗,可有效减少和减轻脑梗塞,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胜宏;张武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肠道埃可病毒71型(EV71)常见,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症状轻微,危重病人少.本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及心肌炎,较少见,因此该病人的诊断与治疗对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我院妇产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与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术后使用镇痛药(%)、术后发热(>38℃以上).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低,术后发热比率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体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水平.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调查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频率分析、金额排序、用药剂量、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抗生素用量以头孢菌素类、奎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前,临床使用情况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我院呼吸科在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策略方面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高美德;赵伟;王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对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10年12月380例前列腺增生的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前护理经验.结果:在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的60例病人中,出现膀胱痉挛的有36例,尿道狭窄的6例,术后出血的10例,低氧血症的2例,电切综合症的4例,皮下渗血的2例,60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认真观察和细心护理是预防和治愈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田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个人访谈的方式,分析68例COPD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统计各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结果:全组病例出现情绪异常的有57例,检出率为83.8%;其中抑郁有18例,检出率为26.5%;焦虑有20例,检出率为29.4%;恐惧有12例,检出率为17.6%;绝望有5例,检出率为7.4%;轻视症有2例,检出率为2.9%.结论:COPD患者情绪异常检出率较高,焦虑与抑郁是其心理特点的主要类型,专科护士应该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
作者:林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鼠疫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并且列于我国传染防治法中甲类传染病之首.该病起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危害大,世界各国广泛重视.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作者:于光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缝匠肌骨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6个月按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使骨膜愈合完整,适合于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古安武;王新;杨威;余松;文朝;吴涛;卓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0年5月我院对3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治疗,其中开放骨折12例,闭合骨折27例,上1/3骨折11例,中1/3骨折13例,下1/3骨折15例.骨折按AO标准分类:A型13例,B型15例,C型11例.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结果:本组39例患者均得随访,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25周,平均13.8周,骨折均愈合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无一例发生感染、桡神经损伤、骨不连、假关节形成、再次原位骨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操作简单、微创、无需二次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崔太镇;江劲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影响下,护理已经由传统的以疾病护理为中心阶段进入了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的阶段,从而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他(她)们除了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因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教育尤为重要.少数民族护生(本文指非民考汉生),因进护校前未接受系统的汉语教学,文字功底薄,汉语理解能力差,比起汉族或民考汉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有些自卑、迷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学工作,于教师于学生都不轻松.护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它包括课堂讲授、演示、模拟教学、个别辅导、开放式学习等多种方法.本文就少数民族护生的课堂教学,浅谈个人心得体会.
作者:沙比拉·库拉力;古丽孜拉·夏达提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通过GMP认证,是制药企业获得药品生产资格的必要条件,制药企业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认证.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后,能否保持发展和提高,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群体的素质,取决于企业动态的持续的药事法规、GMP的再培训是否实施、对培训效果是否进行评估.通过GMP认证只是GMP管理的起点,GMP管理的理念应该贯穿药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制药企业实施GMP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我国制药企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对GMP管理的体会.
作者:赵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