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2例治疗体会

陶良群;王亚亭

关键词:重症肺炎, 心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丙种球蛋白
摘要:通过2例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病例,总结经验,对于此类患儿,予以强有力的抗生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以及及时的机械通气等综合处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的机会.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已婚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情况,早期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积极推进重大公共卫生的实施.对我镇20-64周岁已婚妇女进行了常规妇科、宫颈脱落细胞巴氏、盆腔B超及乳腺等检查.结果是妇科患病人数3238例,患病率42.49%,慢性宫颈炎患病率50.65%.确诊宫颈癌11例.提示要想提高妇查率,政府必须提供组织保障,业务部门要做好宣传.

    作者:冒永华;丁广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传统减压术,治疗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预后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好,死亡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洪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名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健康保健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这几年来,我科将对病人的教育内容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之中,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医学护理常识,把指导促进疾病康复和以防疾病复发作为重要职责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语言文字不同,造成治疗及护理上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少数民族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米日古丽·阿不力米提;古力纳玉苏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5号头皮针在婴儿颈外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而实验室结果与否和标本的采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标本采集不当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延误诊断及治疗.

    作者:宋年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跌打止痛散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跌打止痛散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红花、当归、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跌打止痛散中大黄素的含量,选用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nm.结果:TLC检出了红花、当归、赤芍特征斑点;大黄素在0.0375~0.3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1.40%.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谭娇连;田其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金匮要略》补益方临床探究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逾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在现代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已经涉及到了<金匮要略>各方面,补法为<金匮要略>中为重要的部分.在此,对<金匮要略>的补法适应症以及补益方临床研究进行钻研探讨和临床的实证分析,以期获得较为全面、深入的应用认识和经验总结.

    作者: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由于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脑栓塞及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很重要.

    作者:韩宜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我院32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体会: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赵家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指导

    众所周知,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患者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小,所以控制及治疗高血压使我们比较紧迫的任务之一.目前,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了生活保健外就是药物治疗,尤其对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服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患者对服药方面的了解还是不多,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就要求医生、药师和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

    作者:崔小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我国临床药师的发展现状

    1.临床药师的起源以及我国临床药师的发展临床药师,首先是具备丰富的现代药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同时还参与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选用安全、合理的配药、用药等方案.临床药师在协助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刘月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每组随机分为2小组,Ⅰ组进行中医治疗,Ⅱ组进行西医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高血压患者中,中医治疗有效率均高于西医治疗有效率,p<0.05;中医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继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红景天对Cox-2在大鼠胃粘膜中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Cox-2在大鼠胃粘膜中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治疗组和红景天维甲酸治疗组,采用Feulgen染色、Western blot及TUNEL法检测大鼠胃粘膜中的DNA含量、Cox-2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红景天维甲酸治疗组癌变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维甲酸治疗组(P<0.05).Cox-2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受抑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红景天加维甲酸可下调Cox-2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其抗癌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港坚;邝国华;冯达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压氧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1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组(对照组,65例)和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治疗组,73例).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73.8%)、(87.7%、70.8%)](p<0.01)、血清TNF-α和IL-6水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黏膜炎症;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

    作者:聂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和对照组(硝苯地平)两组各5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降低收缩压、舒张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昏,2例患者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其他未见明显异常,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好转,不影响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优于单纯应用卡托普利,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消痤灵系列联合班赛治疗痤疮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痤灵系列联合班赛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痤疮患者分级、分阶段治疗:内服中药消痤灵系列同时配合班赛凝胶外用.结果:轻中重度痤疮总有效率无特异性差异.结论:消痤灵系列联合班赛治疗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忠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人工髓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是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郝红霞;杨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针对目前市两级药品无编制无经费情况下开展工作困难,及下一步成立市县两级监测中心工作建议.

    作者:刘静;赵璨;闫晗;巩新玉;李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参数差异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为12导动态心电图STT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对象共600人用常规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所以动态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应比常规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

    作者:王春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谈中医药学与数学的学科融合

    论述了中医药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实现学科间融合的可能性并提出解决办法

    作者:吴建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常见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性常见疾病与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本院体检部260份老年体检的资料,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根据健康检测结果分为5个患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共6组.各组于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结果:非健康的五组均与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老年常见疾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有关.

    作者:王仲启;马瑞斌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