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
  • 国内刊号:1002-0187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9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药学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2011年13期文献
  • 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性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常见感染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产气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耐药率十分高,只有复方新诺明呈现部分耐药,其余药物均表现为完全耐药;G-杆菌中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其余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耐药性较低,为部分耐药和敏感.结论:当前临床上耐药菌株较为常见,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以缓解当前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安利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安利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6月-2011年3月88例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安利博)150mg,qd,对照组予依那普利10mg,qd,治疗4W后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予加量治疗,并且维持该药量到第10周,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并且记录患者服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天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10周后,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利博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诗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胸腺肽协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应用胸腺肽,另1组一般治疗.然后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胸腺肽组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胸腺肽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提高免疫功能,可以减少再次发作.

    作者:杨书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17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及不同给药途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终止妊娠的妇女1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52例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素前列醇,观察组B组60例米非司酮口服及米索阴道给药,对照组58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引产术.结果:完全流产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不全流产相比,有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所致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少.观察组B组较A组产程时间更短、平均用药量更少,发生副反应更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效果优于羊膜腔引产术.且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效果优于口服,适宜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与放化疗治疗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的比较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要根据肺癌的临床分期来进行.对Ⅰ、Ⅱ、ⅢA期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然而,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能手术治疗者所占比例甚小,相当多的病例需行放疗,对有潜在手术治疗机会的Ⅱ期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式为佳尚有争议.本文结合文献及多年行医史对此类问题发表看法.

    作者:甄强;高丽娜;刘家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3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心血管病病种、特点和疗效.结果:73例患者好转出院69例(94.5%),死亡4例(5.5%),取得较好的疗效,病情好转,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加强对老年人心血管病的防治、预防并发症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关键.

    作者:邵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氯沙坦/氢氯噻嗪与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氯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与氯沙坦单剂治疗老年1、2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共入选126例1、2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方制剂组63例,单剂组63例;分别给予氯沙坦5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片剂和氯沙坦50mg片剂每日一次治疗,治疗期8周.结果:治疗8周后,复方制剂组与单剂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降压的总有效率相同,但是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制剂与单剂相比,能更快更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对于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治疗的患者,复方制剂服药更方便,依从性更好,药物效价比更佳.

    作者:陈平;董旭凤;邴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放免法与酶免法测定AFP的结果比较

    放免法与酶免法测定甲胎蛋白的方法和结果比较;

    作者:胡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甲钴胺注射液用于外周神经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观察甲钴胺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按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液注射液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对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的传导速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满意.结论:甲钴胺注射液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杨向群;陈诚;邓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0年1月~2010年9月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加依诺沙星灌肠,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灌肠,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春耕;李洪涛;李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神经阻滞、镇痛和肌松情况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较快,神经阻滞情况、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防止前来反映效果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阻滞用于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沈志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7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应用R显带技术对CML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6例CML患者中70例检出费城染色体Ph,阳性率为92.5%,其中有12例除Ph阳性外还合并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结论:对CM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对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1例外后脑梗塞的救治经验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1例经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影象学表现、治疗结果.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正确认识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地治疗,可有效减少和减轻脑梗塞,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胜宏;张武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胸腔镜辅助下185例原发性肺癌治疗总结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原发性肺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微创胸外科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治疗185例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甲组),与同期185例传统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乙组)比较,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导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两组的肺叶切除情况,并采用t检验和卡方的统计学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人数、性别比例、病程、临床表现、肺癌分型等经调整,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3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肺叶切除情况皆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效果,甲组手术操作时间(135.16±1.90)min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0.51±1.23)个与乙组手术操作时间(137.27±3.75)min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0.57±1.23)枚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胸导管引流时间(3.01±0.51)d、平均住院时间(10.06±0.96)d、术中出血量(190±10.67)ml与乙组比较,均小于乙组的胸导管引流时间(6.50±2.67)d、平均住院时间(16.97±2.58)d、术中出血量(298±30.14)ml,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可以做左肺上下叶、右肺上中下叶甚至左右全肺切除术,术后常规淋巴结清扫.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较常规开胸手术有一定优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对一些肺功能差的患者增加了手术机会,可以同时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贾敬周;薛颢雨;吴云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和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各种病因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眼外伤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50例,对其进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治疗后视力恢复到0.3以上的22例,占44.0%.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有40例,占80.0%.结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很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承杰;曹俊杰;曹红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阿昔洛韦治疗82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采取治疗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探讨阿昔洛韦缓释片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病程、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6.3%,优于对照组.疱疹性咽峡炎在发病后首选阿昔洛韦,疗效确切,临床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原跃玲;高占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2月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进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椎体平均高度从术前的前缘33.55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3.5%.,从术前的后缘78.5%恢复到术后的前缘 98.5%.,术前术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脊髓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根据ASIA分级除A级2例无改善外,其余均有2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具有恢复生理曲度和椎管减压的作用.

    作者:沈传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13例阑尾炎切除术临床分析

    急性阑尾炎在急腹症外科中是常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一旦误诊危害大的特点.结合我院10年来共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513例,临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作者:黄斌;赵德均;高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74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到2010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术式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4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反应性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潘东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36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不超过56岁.对其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36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对手术中心脏的跳动、手术方法的改变、麻醉方法等问题的处理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作者:李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2例治疗体会

    通过2例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病例,总结经验,对于此类患儿,予以强有力的抗生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以及及时的机械通气等综合处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的机会.

    作者:陶良群;王亚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达立通颗粒与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达立通颗粒与构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达立通颗粒治疗)和对照组59例(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2%(55/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53%(54/59).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达立通颗粒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区别不明显.

    作者:周汉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43例

    目的:探讨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黏膜下肌瘤143例行宫腔电切镜治疗,随访观察术后月经的改变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月经过多有效率97%;腹痛患者有效率100%.结论:使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可靠.

    作者:韦励;陈健华;张斌;陈文姗;李栩萍;梁见弟;甘嫦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参麦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目的:探讨参麦红花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参麦针注射液60ml、红花注射液20ml、利用5%葡萄糖液250ml分别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王友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如何.方法:把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治疗组患者采用西药加中药汤剂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只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对照组为68%,数据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优越.结论:中医和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98例老年肺结核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本院2006年~2009年收治的9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初治患者36例中明显吸收9例(25%),吸收好转20例(55.6%),无变化6例(16.7%),恶化1例(2.7%);复治患者62例中13例(21%),吸收好转35例(56.5%),无变化10例(16.1%),恶化3例(4.8%),死亡1例(1.6%).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有利于提高临床上的确诊率,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

    作者:张冬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继发性不孕患者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继发性不孕患者其病因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继发性不孕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应用宫腹腔镜进行联合检查,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输卵管分为4级.并且分析患者不孕与其输卵管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继发性不孕患者中其输卵管因素可以占85%,在其术后1年内的受孕率为高,并且与输卵管的分级具有相关性,严重的输卵管损伤患者,其术后人工受精怀孕率高于自然怀孕率.结论:对继发性不孕患者早期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能够及时的了解继发性不孕患者其子宫输卵管的功能,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临床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梅桂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缝匠肌骨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6个月按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使骨膜愈合完整,适合于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古安武;王新;杨威;余松;文朝;吴涛;卓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哮喘患者8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联合多巴胺、西米替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7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多巴胺、西米替丁治疗重症哮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彭振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外科自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的ASA 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例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进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每组100例.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血压(SBP和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统计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前和术后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压和心率较术前变化明显(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咽喉反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较芬太尼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士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抗返流药物治疗儿童慢性咳嗽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咳嗽的患儿分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解痉平喘、抗炎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抗返流药物治疗慢性咳嗽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段春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液病患者bcr/abl融合基因、Ph染色体异同浅谈

    CML特异性费城染色体(Philadephia,Ph)是由t(9:22)(q34:11)易位形成.9号染色体原癌基因abl(Abelson protooncogene)易位至22号染色体的断裂点簇集区(breakpoint duster region,ber),发生重排,产生bcr/abl融合基因,引起CML的始动突变.融合基因bcr/abl几乎见于所有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5%-50%的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约5%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J,本文统计了进行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检查的初诊血液病66例,对其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及ber/~1融合基因进行分析.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细菌性、滴虫性、霉菌性和混合性阴道炎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用妇科臭氧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选用硝酸咪康唑栓.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选用甲硝唑栓,同时口服甲硝唑片,疗程均为7日.比较各组的治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两组对照观察,治疗组疗效尤为显著,治愈率98%.而且疗程短、不易复发.结论:臭氧治疗阴道炎无明显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经济、方便、疗效好的新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在临床上对生化检验项的影响.方法:按照文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一些指标的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如CK、UA等.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上生化检验项目有干扰作用,应该尽量避免这种现象.

    作者:钟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液针刀治疗治疗1~3个疗程,随访一年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2%,总有效率为93%.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疗效明显,起效迅速,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高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自拟温熙补血汤预防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温熙补血汤预防多西他赛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83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NSCLC患者,治疗组接受自制温熙补血汤,对照组接受利血生加鲨肝醇预防治疗.结果:治疗组出现27例,而对照组出现33例,特别是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治疗组出现11例,而对照组出现2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自制温熙补血汤能降低多西他赛致髓抑制的发生率.

    作者:徐海军;张明光;柴大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沐舒坦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热、气喘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治疗小儿肺炎时,常规治疗加用沐舒坦有更好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二维超声结合CDFI诊断甲状腺肿块性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对诊断甲状腺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作出超声诊断,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6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经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符合率为90%(54/60).其中甲状腺瘤35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瘤33例,符合率为94.29%;甲状腺癌13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癌11例,符合率为84.62%;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超声诊断为10例,符合率为83.33%.讨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提高了甲状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对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祝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30例.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习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肾病血Hcy、SOD、MDA检测及临床意义

    浅谈糖尿病肾病血Hcy、SOD、MDA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兆全;寇芳;赵秀文;孙连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方法:将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87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47例纳入治疗组,动力髋螺钉治疗内固定治疗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组术中出血量429.7±121.4ml、手术时间为69.5±8.7min,离床活动时间为术后5.5±2.1d,住院时间17.4±2.2d;并发症发生率10.64%.(2)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31.3±130.1ml、手术时间为78.3±11.9min,离床活动时间15.7±3.9d,住院时间25.5±2.6d;并发症发生率32.50%.(3)两组比较显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在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而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离床早、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在具有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该手术配合术后适度锻炼在上可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和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常见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性常见疾病与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本院体检部260份老年体检的资料,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根据健康检测结果分为5个患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共6组.各组于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结果:非健康的五组均与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老年常见疾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有关.

    作者:王仲启;马瑞斌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5号头皮针在婴儿颈外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而实验室结果与否和标本的采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标本采集不当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延误诊断及治疗.

    作者:宋年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针药结合与心理疗法治疗胃神经官能症的临床体会

    胃神经官能症是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以胃肠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的全身性疾病,由于病程呈慢性居多,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该病在临床中无特异之有效方法,现代医学在治疗此病时仅给予对症疗法,如镇静,睡眠疗法,奴佛卡因封闭疗法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谨守病机,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运用针刺腧穴配合中药及适当的心理疗法治疗胃神经官能症6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苏海燕;高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膏外敷穴位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膏外敷穴位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颅内恶性肿瘤患者40例,应用中药膏外敷穴位治疗.外敷双侧太阳穴、百会穴、大椎穴.结果:症状缓解率87.5%(35/40).结论:中药膏外敷穴位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疗效确切,无不良副作用.

    作者:卢义;肖宏宇;王洪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对子宫多发性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子宫多发性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2例子宫多发性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4例子宫多发性肌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住院天数显著较短.治疗组患者的E2、FSH、LH、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有利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甘志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术后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理疗等术后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时间: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C型臂X线机导向下,经皮穿刺到椎间盘间隙靶点后,将于穿刺针相匹配的电极针置入穿刺针内,再用射频控温治疗仪将温度升高到80-90℃,对靶点进行热凝,按照改良MacNab腰腿疼手术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术后第2d有效率为90.8%(79/87),术后第7d有效率为98.9%(86/87),其中显效57例(65.5%),有效29例(33.3%),无1例(1.2%),术后6个月时随访总有效率达97.7%(85/87),其中显效53例(60.9%),有效32例(36.8%),无2例(2.3%).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理疗等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疗程短,见效快,适应证广,治疗方法安全简单微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晓龙;方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EDTA-K2诱导致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常用的抗凝剂EDTA对细胞形态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它不影响细胞数目及体积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小,而且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

    作者:杜英;李贵;刘翠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和对照组(硝苯地平)两组各5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降低收缩压、舒张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昏,2例患者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其他未见明显异常,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好转,不影响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优于单纯应用卡托普利,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频彩色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156例显示了阑尾炎声像图改变,符合率为78%.结论:较之CT、MRI等影像学检查,超声枪查有其简便、快捷、可重复性、无损伤、费用低的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袁志坚;王秀焕;胡峻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分期与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分期与诊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89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得知,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分期为肾小球高滤过期、早期肾小球病变期、微白蛋白尿期、临床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期;临床诊治主要以控制血搪、控制血压、低蛋白饮食、改善肾脏功能等方面进行治疗.结论:临床对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进行诊治时,应全面掌握此病的临床分期特点,以做到及时诊断,对症治疗,以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毓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原因,以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率.方法:观察210例患者的562例次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为26.4%.其中急性白血病(AL)组为24.3%,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为15.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47.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组为23.0%.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因复杂,血小板输注应视患者情况作出综合断,避免或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作者:徐建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肝胆、泌尿系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肝胆、泌尿系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进行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肝胆、泌尿系疾病的2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和护理十预,术后24例患者无一人发生并发症.患者出院后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肝胆、泌尿系疾病是目前较先进的微创手术,术后病人能够早离床、早活动、恢复快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护理上的负担,但在护理上要掌握护理要点,进行必要的护理于预,使病人尽快康复,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兰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金匮要略》补益方临床探究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逾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在现代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已经涉及到了<金匮要略>各方面,补法为<金匮要略>中为重要的部分.在此,对<金匮要略>的补法适应症以及补益方临床研究进行钻研探讨和临床的实证分析,以期获得较为全面、深入的应用认识和经验总结.

    作者: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靠性.方法:选取门诊病例56例,70个牙,其中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26例,30个牙;牙髓炎30例,40个牙,均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结果:术后1年复查,两组治愈率分别是93.3%,92.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可以提高治愈率,同时具有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的优点.

    作者:李昭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56例产后出血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6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资料,其宫颈或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同时以20U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予以按摩子宫来刺激宫缩,或以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欣母沛宫肌注射等途径迅速加强子宫收缩.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56例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42例(75%),胎盘因素6例(10.71%),软产道损伤4例(7.14%),子宫不完全破裂2例(3.57%),子宫内翻1例(1.78%),凝血功能障碍1例(1.78%),其中胎儿娩出2h内发生出血者50例,2h后发生出血者6例.结论: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病,要早处理,适当地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死亡率.

    作者:周燕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由于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脑栓塞及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很重要.

    作者:韩宜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麻醉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单用瑞芬太尼.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病人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与对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心衰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测定分析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水平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CHF患者83例,健康者4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中BN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心功能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心功能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5),随心力衰竭程度增加而升高.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浆BNP试验的诊断灵敏度为0.87,特异度为0.90.结论:血浆BNP水平测定对CHF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CHF患者早期预后.

    作者:张克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60例分析

    目的:分析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喉返神经保护措施的临床手术效果,对甲状腺手术中采取喉返神经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和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分型、病程、手术方法和类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为暂时性损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为3.33%,与对照组相比,喉返神经损伤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保护是术中的常规手段,除非确定肿瘤不会影响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必须采取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保护.

    作者:郭小泉;胡玉兰;颜君宇;罗超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6例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坚持及早诊断和治疗的原则,进而才能有效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并且降低临床死亡率.

    作者:国宝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针灸治疗爱尔兰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国针灸在海外应用前景,分析针灸治疗爱尔兰人常见多发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依靠糖皮质激素喷鼻剂缓解症状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为同一病人.针灸对照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气虚寒型,脾肺两虚型,肺肾两虚型三型.温和灸肺俞,脾俞,肾俞.针刺取靳式鼻三针为主,配合取合谷,列缺,足三里,三阴交,太渊,丰隆,复溜,太溪穴进行治疗.针灸每周2次,8次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结果:58例中临床治疗有效率93.3%,其中显效22例,显效率37.9%:有效32例,有效率55.2%.结论:针灸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很好的疗效,中国针灸对不同人种有同样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利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温胆汤临床应用体会

    1.温胆汤的来源、组成及作用温胆汤见于<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由<备急千金要方>中温胆汤衍化而来,较之多茯苓、大枣,而减生姜的量,组成为:半夏6g,枳实6g,竹茹6g,陈皮9g,茯苓5g,甘草3g,姜5片,大枣1枚.

    作者:秦瑞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8名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规治疗后采取奥曲肽静脉注射.结果:38名患者在奥曲肽治疗后,18例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占47.4%,总有效人数34人,占89.5%.结论:奥曲肽临床治疗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郭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特色针灸治疗脑中风临床应用与观察

    浅析特色针灸治疗脑中风与中药活血化瘀、通腑泻下为伍临床应用与观察.

    作者:孙秀梅;郭璐瑾;陈晨;孙道泉;孟爱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西药结合背部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背部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采取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采取丹参1mL加氨茶碱1mL(25mg)加地塞米松1mL(5mg)加利多卡因1mL(25mg)于背部,穴位注射.对照组静脉输注氨茶碱0.25加地塞米松10mg,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的有效率,x(2)=3.989,p<0.05,为有显著差异,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结合背部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对产科20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45例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为0.15%,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为DIC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子宫破裂.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产科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做好计划生育和孕产妇监护,正确掌宫产指征,可以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

    作者:文恒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氧疗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氧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15.0%),治疗组4例(1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寒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氧疗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伦茂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妇科急腹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出各种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对临床治疗妇产科急腹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成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佐治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疗效.临床确诊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患儿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38例),对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止咳、平喘、强心、镇静、抗病毒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静脉用地塞米松,观察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特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总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喘憋症状消失时间(P<0.01),肺部哮鸣音和湿罗音消失时间(P<0.05)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氧气驱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佐治流行性喘憋性肺炎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需要终止早孕患者采用药物流产以及人工流产(各100例)观察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药物流产组的完全流产率为89%,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的完全流产率99%,药物流产组的阴道出血时间为 14.9±6.8天,人工流产组的阴道出血时间为7.3±2.1天,人工流产的优点是出血时间短,缺点是腹痛重和患者精神紧张.药物流产的优点是腹痛轻、患者不紧张,缺点是出血时间长,需要留院观察.如果再次流产愿意接受药物流产者要高于人工流产者.结论:人工流产的完全流产率高但是不良反应较大,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较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但是不良反应小.

    作者:谢会兰;李彩虹;王桂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人工流产术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三种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600例人工流产早孕妇女随机分为4组,宫颈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为A组,采用异丙酚为B组,杜冷丁及异丙嗪联合米索前列醇为C组.对照组直接进行人工流产为D组.结果:镇痛效果B、C组优于A组.比较四组人流综合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术中出血及宫颈扩张情况不及C组.异丙酚抑制呼吸,操作需要麻醉师.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利多卡因、异丙酚、度冷丁及异丙嗪联合米索前列醇都有镇痛作用;度冷丁及异丙嗪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不增加,术中时间不延长.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是人流术中镇痛的较好方法.

    作者:张衍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2010年本院及院外门诊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孙怀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复发性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因素,对女性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进行原因分析,提高对UTI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4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并对4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4岁~76岁,平均年龄为55岁.结果:导致这些患者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多数患者没有选用合适的抗生素.2.治疗的时间不规范,或者选用抗生素的剂量及时间不足.3.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比如要么常爱憋尿、饮水少,要么劳累过度及进行不洁性生活.4.患者得复发性尿路感染之前身体就有基础性的疾病.结论: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关键是平时就要注意控制或去除致病因素,应该选择敏感、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第一次的UTI治疗疗程要充足.总的原则来说就是平时以预防为主,选用抗生素为辅.另外有复发尿路感染的女性忌用肥皂清洗阴部,以免破坏其局部的酸性保护环境,也不宜在阴道用消毒药水或做深部阴道冲洗,因为这样做的话会更增加尿路感染的复发率.

    作者:钟林坚;张艳;刘兆琼;李兵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二级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药学学科建设.方法:考查二级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以加强临床药学的建设为基础,加快医院药学的学科建设.结果:二级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临床药学的发展是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药学人员要加倍努力,促进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结论:以临床药学的发展推动医院药学的学科建设,促进医院药学与医院其它学科协调发展.

    作者:袁世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在人群普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在人群普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4021例进行11种肿瘤相关抗原物的普查.结果4021例中筛查出187例(4.7%)肿瘤标志物有升高,其中24例被病理学、内窥镜、影像学确认为早期或中期肿瘤.确诊肿瘤人数占总普查人数0.60%.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适用于人群普查.

    作者:潘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突发性耳聋中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耳科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7%(33/36)显著高于对照组66.7%(24/3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伴随耳鸣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较好,其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芍倍注射液治疗各期内痔及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观察芍倍注射液治疗各期内痔和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射疗法,观察10天.结果:共收治合格病例50例,痊愈47例,痊愈率94%,显效3例,占6%,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芍倍注射液疗效肯定,临床应用安全,痛苦小,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杨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治疗胎位异常的体会

    胎位异常是引起难产的原因之一,常见有横位、斜位和臀位等三种,临床上运用中药、矫正胎位、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侯逸凤;葛改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4月2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注意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率.

    作者:杨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高效液相色谱在液相检验中的应用

    药物的检测分析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与人类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关系.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成为医药分析领域应用为广泛、发展为迅捷的现代分析技术之一.本文通过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列举其在液相检验中的应用,展望其在药物动力学和医药分析学上的前景.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影响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术前辅助放疗者68例,未行术前放疗者32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者58例,未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者42例.结果:术前辅助放疗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3%,未行术前辅助放疗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3%,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5%,未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辅助放疗与否对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而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海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胸腹联合伤48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临床及急诊救治特点,以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48例胸腹联合伤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就诊后30分钟内死亡未手术的4例,2例死于急诊室手术过程中,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总死亡率为16.7%.结论:胸腹联合伤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急诊救治水平,缩短院前时间和术前院内时间,是治疗胸腹联合伤的关键.

    作者:唐瑞康;梁宏;郭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如何对中药新药进行筛选

    目的:探讨中药新药的筛选方法.方法:建立现代中药新药筛选系统,利用OLIGo芯片技术,建立动物模型、基因表达差异谱数据库、高速计算机和处方模拟软件,对整体动物药效学试验验证,达到对中药新药有效性的检测.结果:新药筛选系统可使中药的理论和作用机制明确,使使中药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结论:新药筛选系统是一个中药研究的有效方法,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吴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Hey的相关因素

    作者:孙连增;梁丽芳;孙玉荣;李兆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草药在治疗骨折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骨折手术之后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术后钢板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切开复位手术治疗,钢板固定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珍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予以奋乃静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利用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总体疗效相当(P>0.05),且利培酮起效较快,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为少,其中心动过速、震颤、视物模糊、闭经等症状为甚(P<0.05).结论: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更安全、有效.

    作者:胡林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定期总结修订面瘫临床路径,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我科2007年起实施面瘫住院患者临床路径,并要求定期进行总结,对路径进行修订.2008年底该年面瘫临床路径纳入者资料进行统计时,发现较2007年比较,患者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有较明显的上升,为此我们特地对路径进行修订,形成2009版面瘫临床路径,经过一年的实施,与2008年比较,发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下降,甚至低于2007年数据.以上工作说明及时总结修订临床路径,方能实现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的临床路径实施目的.

    作者:朱晓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髓内针在婴幼儿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髓内针在婴幼儿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因不愿牵引治疗或对牵引、石膏外固定治疗不满意,而采用髓内针治疗的14例股骨骨折.其中中段骨折10例,中上段骨折4例.结果:随访全部病例,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4例全部Ⅰ期愈合,13例优、1例良.无骨感染和骨不连,无术后断针,无拔针后再骨折.结论:髓内针固定是一种安全、微创、愈合快、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股骨骨折的方法.可作为对牵引、石膏外固定治疗不满意的婴幼儿股骨骨折的备选方法.

    作者:王权发;滕水生;张勤检;李祖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老年贫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近些年来,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寿命显著延长,老年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口也是患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肿瘤外、贫血病等的高发人群.产生贫血的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综合性的.但是,对于老年患者一定在在发现症状时及时就诊,尽早查明贫血的原因并给予可行性治疗.只有这样,才会有效地缓解或消除贫血症灶,避免因贫血造成其他并发症或促进其他疾病的发生.本文综合阐述老年患者贫血的原因,进而分析造成贫血的原因采取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恒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7例脑膜瘤的CT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脑膜瘤的各种临床表现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04年9月~2010年9月在本科检查的57例脑膜瘤病人,分析并总结他们的CT征象,来探讨其特征性表现.结果:颅顶大脑凸面占52例,包括24例连接颅骨广基,15例连接大脑镰,3例位于大脑的凸面;3例位于鞍结节或蝶骨嵴,3例位于颅中窝,3例位于小脑桥脑角,颞叶外侧裂的脑实质占3例,侧脑室内占3例.结论:CT对脑膜瘤进行诊断时必须掌握好各类脑膜瘤影像学的典型表现,通过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治疗依据.

    作者:林吉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指导

    众所周知,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患者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小,所以控制及治疗高血压使我们比较紧迫的任务之一.目前,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了生活保健外就是药物治疗,尤其对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服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患者对服药方面的了解还是不多,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就要求医生、药师和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

    作者:崔小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0年5月我院对3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治疗,其中开放骨折12例,闭合骨折27例,上1/3骨折11例,中1/3骨折13例,下1/3骨折15例.骨折按AO标准分类:A型13例,B型15例,C型11例.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结果:本组39例患者均得随访,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25周,平均13.8周,骨折均愈合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无一例发生感染、桡神经损伤、骨不连、假关节形成、再次原位骨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操作简单、微创、无需二次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崔太镇;江劲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630例正常人群TC与TG水平调查

    目的:近年来各医学资料均对心血管病血脂异常进行分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正常人群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较低,本文对现在健康人群的血脂俩项进行分析.方法:对健康人群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TC与TG值.结论:正常人群血脂异常率39.8%,TG明显高于TC,TG按美国NCEP-ATP-Ⅲ水平评价,男性明显高于女性.TC男略高于女性无明显差异.

    作者:武世祥;赵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新民市机关事业单位149名妇女更年期表现及对策调查

    目的:调查新民市149名45~60岁妇女更年期典型症状及体征.由于个体差异及环境影响,更年期妇女表现出不同的症状,针对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表现,采取更合理的保健措施.以便顺利度过更年期,为老年健康打下基础.

    作者:兰艳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原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MODS诊治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发病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进展,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日益成为老年患者(≥60岁)的临床终结局,老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E).在MODS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作者:崔莉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型灭菌器电加热器改装一例

    现象:我院使用的一型电热式蒸汽灭菌器,虽严格按其操作规程使用,亦经常出现电热管烧毁现象.故障分析:经查该毁的都是顶部的电热管,拆下后观察都是因缺水引起烧毁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该灭菌器在初工作时,我们观察到的水位是冷水水位,这时在使用时一般不会将电热管损坏.

    作者:王相勇;孟样武;王洪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腺苷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硫酸盐缓冲液-叠氮化钠液(1:10000)=60:40;流速为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腺苷和肌苷峰的分离度R≥9.0,RSD≤2.0%(n=5);鸟苷、肌苷、尿苷、腺嘌吟杂质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系数为0.998~1.000之间,回收率结果为鸟苷99.2%,尿苷101.4%,肌苷100.4%.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灵敏、准确,可用于腺苷中有关物质的限度测试.

    作者:吕志东;林秀慧;林建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

    目的:观察采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给予导赤散加味治疗(处方:木通6g、淡竹叶15g、生地15g、黄芩、黄连各15g、菊花15g、丹皮15g、白及15g、细辛3g、甘草10g)每日一剂,分二次口服,3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明显.

    作者:刘良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住院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

    住院药房负责病区病人的用药,用药量大,工作多,任务重.为了病人能更加安全合理的使用药物,增强药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特对几年来的药房工作做归纳分析,找出容易出错的类型并分析原因,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爱玲;孙海凤;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上蔡县外科经手术治疗6例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小肠肿瘤患者因狭窄、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腹痛,分别行肠切除吻合、回肠造瘘手术.针对HIV阳性,免疫指数CD4>200的4例患者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CD4<200的患者行肠造瘘术.随访6个月到3年,效果满意.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出现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腹痛等并发症时宜行手术治疗,肠切除吻合术是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商道峰;商玉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鼠疫消毒及个人防护

    鼠疫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并且列于我国传染防治法中甲类传染病之首.该病起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危害大,世界各国广泛重视.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作者:于光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临床分析.方法:全麻下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结果:临床治愈96例,植物生存12例,死亡18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多因血压过高引起,所以术前、术中及术后控制血压尤其重要,显微镜下手术可以达到术野清晰,止血彻底,减少脑组织损伤的目的.

    作者:戴刚;温辉;张欢欢;苏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参数差异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为12导动态心电图STT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对象共600人用常规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所以动态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应比常规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

    作者:王春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及时有效迅速抢救的方法,并掌握相应的抢救措施.方法:收集我院产科自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大出血病人共84例,年龄20~36岁,平均27.4岁,孕周38~42周,平均40周,产后出血500~4000ml,平均2200ml,初产妇71例,经产妇13例,自然顺产妇65例,剖腹产19例占.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者63例,占75%;胎盘因素11例,占13.1%;软产道损伤10例,占11.9%,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产后出血者.结果:84例均在紧急情况下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的处理,预后良好并且全部痊愈出.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和护理,并且产后出血非常危险必须要求医务人员认真仔细的临床观察,及时的发现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措施.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淄博矿区煤工尘肺病例分析

    浅谈淄博矿区煤工尘肺病例分析

    作者:朱军之;袁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原发灶不明的脾转移性腺癌伴腰椎骨转移一例

    患者,男,46岁.因左上腹隐痛伴嗳气三周于2010年12月10日收治入院.病来间断左肩部牵涉痛,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外伤史.查体:全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作者:徐雪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22例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分析

    目的:对采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122例中药治疗的患者与随机选取的122例西药对照组进行3个月疗程的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药组和采取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所取得的有效率分别为91.80%和93.44%,t=1.988,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能取得与西药同样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出血院前急救转运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转运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科近3年诊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是否接受院前急救为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2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和遗留后遗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观察组和参照组一般情况无差异的情况下,其预后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 ).结论:对脑出血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能够明显增加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对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初强;吕远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麻醉后寒战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寒战是机体在受到冷的刺激的情况下骨骼肌在应激性作用下的剧烈的短时间无法控制的收缩,节律在为9~11次/分范围内.骨骼肌在收缩的时候会消耗ATP产生热量,这样就起到了御寒的作用.而诱发寒战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探讨和分析麻醉后寒战的相关原因,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治疗和预防进行综述.

    作者:周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白内障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措施

    白内障是一种较严重的眼病,在不及时治疗或未注意预防的情况下很容易对眼睛造成损伤甚至失明.本文对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进行了研究综述.

    作者:仇成章;陈永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具有特定结构和实用价值的5-氟嘧啶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主要研究的课题是采用工业原料氟乙酸甲酯,以丙酰氯与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丙酰氟乙酸甲酯,再与甲脒乙酸盐缩合,采用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提取得一系列的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用红外光谱仪,熔点测定仪等对所取得的物质进行结构鉴定.

    作者:马娟;贺文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关于口臭疾病问题的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口腔牙齿疾病问题,其中口臭可能是好多人都曾经经历过的,虽然口臭不是大疾病,但它也时常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作者:宁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2005年10月至2010年2月,我们对9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钟奎;刘长山;潘学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农村已婚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情况,早期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积极推进重大公共卫生的实施.对我镇20-64周岁已婚妇女进行了常规妇科、宫颈脱落细胞巴氏、盆腔B超及乳腺等检查.结果是妇科患病人数3238例,患病率42.49%,慢性宫颈炎患病率50.65%.确诊宫颈癌11例.提示要想提高妇查率,政府必须提供组织保障,业务部门要做好宣传.

    作者:冒永华;丁广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十堰市城乡儿童乳牙龋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十堰市城乡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检查十堰市城乡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十堰农村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高,龋齿充填率非常低,儿童龋齿与社会因素有相关性.儿童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与乳牙患龋相关.结论: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对于预防儿童龋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HPLC法测定咳速停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方法改进

    目的:对咳速停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Ultimate AQ-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01molμ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2.5)(5:1:94);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0nm.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060~0.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9%(n=6),RSD=0.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咳速停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何黎;唐小波;汪佳萍;柴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机械通气是维持生命和呼吸的重要措施,是抢救各种呼吸衰竭的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他延长了部分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而且经常发生撤机失败或通气时间较长.这种高病死率除与患者基础疾病较严重有关外,可能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早期发现病情的变化而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牛凤仙;牛银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遗尿方治疗小儿遗尿症48例

    遗尿症是指学龄期儿童在睡眠中不自觉的排尿,多因幼时未培养良好的起居和卫生习惯有关,其它如男童的包茎,女童的泌尿系反复感染亦有相关性.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肾气不足,以致膀胱不能约制而成.

    作者:姬怀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阑尾切除患者113例,男性72例,女性41例,年龄在7~81岁,其中穿孔者20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单纯性阑尾炎50例,其中切门感染1例.

    作者:朱展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与HLA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AITD与HLA-DQA1*0501、DQA1*02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干预组GD患者194例、患者118例以及健康者148例,采用PCR-SSP扩增HLA-DQA1*0501、DQA1*0201目的基因片段方法,后根据SPSS 10.0统计,进行率的X(2)检验,计算OR值,对比分析他们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探讨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按照两组对比,干预组194例GD患者和118例HT患者的HLA-DQA1*05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这GD患者和HT患者的HLA-DQA1*02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按照性别对比,只发现DQA1*02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女性患者中显著降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HLA-DQA1*0501等位基因与GD患者和HT患者的发病易感性有相关性,而DQA1*0201等位基因则女性患者的保护性相关.

    作者:童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联合手术30例体会

    经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是指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在腹腔内同时实施两种或两种以上腹部脏器病灶的手术.近年来屡见报道.较多医院都在开展.自2003年以来,笔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同时,曾与我院泌尿外科、妇科合作共完成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30例,效果良好.

    作者:姜军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平片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病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6例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手术方法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院的86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例,52例行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Tension-free Inguinal Herniorrhaphy,TIH),34例行传统修补术,比较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TIH的术后住院天数、恢复非限制性活动天数、应用镇痛剂人数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依次是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TIH组5.8%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的17.6%(P>0.05).结论:TIH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其疗效主要取决于术者的临床经验.

    作者:覃七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探讨

    目前农村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届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少之又少.农村缺乏真正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现状及对医学教育模式的探讨,探索加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策略.

    作者:郑诗;许冬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传统减压术,治疗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预后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好,死亡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洪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覆硅胶膜食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管腔狭窄36例观察

    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是本地区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部分患者不能手术,不能进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行覆硅胶膜食道支架植入术,对36例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扩张狭窄部位,解决进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万元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西乐葆胶囊治疗老年人膝骨关节炎72例报告

    目的:观察西乐葆对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72例患者(男38例,女34例),均每日早晨服用西乐葆0.2g,疗程为8~10周.结果:治疗10周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大小便常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乐葆对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剑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质量风险评价系统创新研究

    为了在口服固体制剂药物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更好的将药害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本文提出要发掘出口服固体制剂药物生产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风险,识别和控制出其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反映出企业在药品生产工艺方面的稳定性.

    作者:黄舒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咸秋石与淡秋石的区别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搞清楚中药咸秋石和淡秋石的产地和加工方法、化学成分、鉴别特征、功效及主治的区别,给临床大夫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王友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相关因素及解决策略

    注射剂的澄明度与其质量有密切的相关性,澄明度检查是注射剂质量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从注射剂制备的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颜正;郭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依达拉奉联和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h内的ACI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凯霞;吴文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某气体有限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控制效果评价

    该公司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配套下属企业,随着钢铁集团产能的扩大,为了满足实施高炉富氧和炼钢对氧气等工业气体的需求而建.本项目制氧生产工艺复杂,工艺步骤多.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者: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利用DDDs对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水平.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调查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频率分析、金额排序、用药剂量、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抗生素用量以头孢菌素类、奎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前,临床使用情况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我院呼吸科在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策略方面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高美德;赵伟;王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防治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相关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防治慢性盆腔炎容易反复发作的相关对策,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方法:随机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12例,然后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与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则给与综合治疗对策进行治疗,观察两者的差别,测其复发率,确定更好的治疗对策,然后对其进行巩固治疗,以确保其复发概率降至低.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起来,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患者康复数量逐渐递增,有效数为53例,复发率为94.6%,两组的差别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策对于防治盆腔炎反复发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巩固治疗对复发率的降低极其重要.

    作者:周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对肥胖症的认识

    肥胖是由于饮食不节、缺乏运动等多种原因导致体内水谷运化不畅,膏脂大量堆积,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昏身重、体倦嗜卧、少气懒言等症状的一类病症.本文主要探讨它的病因、病机及防治.

    作者:高全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耳穴联合喹硫平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耳穴方法联合西药富马酸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耳穴合并喹硫平)和对照组(喹硫平).在治疗前、治疗第1,4,8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减分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PANSS与TESS分显著降低,总有效率为80.0%.且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频率较对照组低,而且轻微.结论:应用耳穴联合西药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有效,且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减少精神科药物的用量,减少和缓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同时改善患者的躯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更容易接受,可用作治疗精神分裂症.

    作者:王亚军;陆爱益;卢莎;吕美容;颜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情志调节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艾滋病是人类二十一世纪面对的大威胁之一,它给社会、医学以及心理上带来的冲击,远远超出了之前人类的预料.临床上,艾滋病病人不仅需要躯体上给予强有力的干预治疗,其情志上的治疗尤须应予以关注.

    作者:李彦熙;胡志敏;王红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探讨儿科消化道异物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消化道异物的致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诊治的2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胃镜作为取异物工具,采取相应的治疗.结果:本组患儿经治疗,所有患儿病例异物全部取出,无1例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结论:儿科消化道异物与保育人员的疏忽照顾、患儿的好动性及家长健康知识缺乏有关,对保育人员应加强防范和宣教,避免和减少此类病症发生.

    作者:陈文林;陈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股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股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选择依据.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72例,年龄17-48岁,体重45-80㎏,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6例.两组均选用0.15%罗哌卡因,A组为0.15%罗派卡因加入舒芬太尼10μg,B组为单纯使用0.15%罗派卡因.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两组病人行股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A组注入:加入舒芬太尼的0.15%罗派卡因20min,B组注入0.15%罗派卡因20min.阻滞完成后30min内每3min测定一次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以相关神经支配区域针刺痛觉消失为标准,同时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维持时间,阻滞完成30min后开始手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评价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同时记录麻醉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头晕等.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比例组间无明显差异,A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P<0.05).麻醉前和麻醉后SBP、DBP、HR等指标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无缺氧事件.A组1例出现一过性寒战,其余所有病人均未观察到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论:舒芬太尼10μg可明显延长0.1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间和术后镇痛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王会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维西医综合治疗跟痛症

    跟痛症是以足跟负重疼痛,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可见于跟腱滑囊炎,跟骨骨刺,跟骨脂肪垫炎等多种疾病,治疗较为困难,自2006-2011年用维西医综合治疗18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买买提·祖农;艾立江·赛福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其有效治疗措施临床分析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收缩乏力29例,占60.4%.产后出血的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做好预防工作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一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rtion,ADR)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使用当中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1],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依赖性、成瘾性、继发性反应以及引起后代畸形等作用,但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药品不合理应用的现象,致使药品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给药方法的影响.

    作者:周欢梅;左银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纸塑包装在供应室的应用

    包装是灭菌技术的重要环节,在医疗上,多采用传统的棉布包装方法,使用有效期为7d.灭菌效果虽然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物品易受纤维、棉絮的污染,易受潮,保存时间短.

    作者:巫少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宁泌泰胶囊联合M受体阻断剂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68例报告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辅助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OAB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例用M受体拮抗剂,同时加用宁泌泰胶囊;对照组34例单用M受体拮抗剂,两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愈率为43.67%,总有效率为91.76%;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为31.24%,总有效率为9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辅助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有效的.

    作者:杨晓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腺性膀胱炎31例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腺性膀胱炎的诊治,为腺性膀胱炎的早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治疗:31例均行电切术(TUR)28例加术后丝裂霉素灌注.疗效:31例中28例治愈,3例失访,总有效率90.3%.体会:腺性膀胱炎属泌尿科范围,只有通过做膀胱镜及活检,才能得到诊治.

    作者:李宏道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提高献血办公室人员素质

    献血办公室在献血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职能,献血办公室人员的素质对做好献血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献血办公室人员如何加强自身修炼和自我提高进行探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职校生不同性别的脉象、舌象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性别的脉象、舌象特点.方法:将医师诊脉与ZM-ⅢC型智能化中医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778例健康在校生进行脉象测定,同时观察舌象,对不同性别的脉象、舌象在四季中出现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数脉、细脉的出现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实脉的出现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脉位、脉力、脉势、脉率等方面比较,男女有明显不同,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脉型、节律方面比较,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性别脉象表现明显不同,其实践与中医理论相符.

    作者:刘东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存在的问题

    目的:通过对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例调查,探讨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特点和趋势,促进抗高血压药物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710例住院病例调查,分析其中380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使用情况.抗高血压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和适应症,患者可根据生理特点选择合适抗高血压药物结果.结论: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不良反应,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基本达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黄晓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目的:为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色谱柱、流动相、流速、外标法等计算.结果: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在20μg/mL-1~200μg/mL-1的范围之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系统精密度RSD为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度高.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体位对术后发生颈肩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体位对术后发生颈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260例,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手术体位,实验组130例采用改良手术体位,观察术后颈肩痛的发生率及康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后颈肩痛发生率比较.130例采用常规手术体位的发生率为43.08%;130例采用改良手术体位的发生率为30%;P<0.05.结论:手术体位对于腹腔镜手术后发生颈肩痛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改良手术体位能有效预防及减轻腹腔镜手术术后颈肩痛.

    作者:叶雅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全面了解我省三所中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我省二所中医院600名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较强烈.

    作者:于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在硬膜外麻醉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长托宁在硬膜外麻醉下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下肢择期手术病人共90例,患者年龄42-67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对照组)按常规于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100mg,B组:手术前在病房不用任何术前药,入室后静脉注射0.01mg/kg长托宁,C组:手术前在病房不用任何术前药,入室后静脉注射0.015mg/kg长托宁.全组患者年龄男57例,女33例.入手术室后测定Bp、HR和SpO2作为基础值.比较入室时、消毒时、手术开始后、手术结束前的镇静评分、心率、血压;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寒战、口干的发生率.麻醉阻滞不完善的病例排除在外.结果:各时点HR和SBP、DBP、镇静评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C组寒战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和预防术后寒战的作用,可作为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术前用药.

    作者:陈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用于老年人麻醉体会

    目的:通过不同用药方法的比较,找出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将80例>65岁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为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术后拔管时间及术中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的用量.结果:静吸复合组在术后恢复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中能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损伤和康复治疗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及认知功能损伤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康复治疗的合理建议.

    作者:刘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及治疗

    流行性感冒,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流感,属于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的病毒一旦进入人体的呼吸道系统,就会立刻在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内繁殖出大量的病毒,系统来说,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体内本身就存在一种名叫血凝素的物质,而这种物质是很容易粘黏在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上表达的,这个时候,流行性感冒病毒就会借助其本身叫做神经氨酸酶的物质,从上皮细胞中不断的排出来,排出的病毒又会感染附近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使大量的呼吸道细胞发生坏死甚至出现脱落,从而也就产生了炎症的反应,出现了发热等等症状.

    作者:盛全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成药注射剂说明书中项目合理性与安全性调查分析

    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安全用药的重要依据,本文就中成药注射剂说明书中项目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简单分析,以期有关部门能够加强药品说明书中项目的规范设立及内容的具体要求.

    作者:刘玉华;赵彦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SGSM家族功能及其与帕金森氏疾病的关系

    小G蛋白信号调节基因(SGSM),这种新型基因家族结合小G蛋白及其所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Nurr1基因在中枢系统有广泛的表达,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生发育和存活相关.Nurr1长的基因产物Nurr1作用蛋白(NuIP)被认为是小G蛋白信号调节基因.本文介绍了SGSM基因家族与Nurr1基因的关系,及Nurr1基因对帕金森病(PD)的影响.

    作者:张硕;李茁;刘天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009-2010年新疆轮台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新疆自利用世行贷款卫生Ⅸ项目资金支持,在项目地区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工作以来,为使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按照我国启动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中期工作评估,评估工作采用全国统一的评估方案和调查表.

    作者:胡学翎;施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硫普罗宁静滴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发热等,静滴致过敏性休克罕见,旨在硫普罗宁临床注意.

    作者:张丽香;刘宁;马兆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不同时机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治疗小儿热性惊厥(FC)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66例F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抢救惊厥,常用水合氯醛灌肠;或安定肌注;或鲁米钠肌注.观察组患儿在体温升高至37.5℃时,即给安定0.2mg/㎏次,口服.如6小时内体温不退再给一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对FC患儿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复发率.

    作者:米思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慢性胰腺炎Frey术后患者的护理研究

    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Frey术后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对2010年2月~12月期间20例行慢性胰腺炎Frey手术的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科学严谨护理配合,保证了20例行慢性胰腺炎Frey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6天,预后较好.结论:对有手术指针的慢性胰腺炎患者行Frey手术,是临床上较少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对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及时、有效、正确观察和护理对于行慢性胰腺炎Frey手术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刘哲妍;奚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对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10年12月380例前列腺增生的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前护理经验.结果:在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的60例病人中,出现膀胱痉挛的有36例,尿道狭窄的6例,术后出血的10例,低氧血症的2例,电切综合症的4例,皮下渗血的2例,60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认真观察和细心护理是预防和治愈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田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探讨分析老年患者易发生跌倒的各种原因,充分认识老年患者跌倒的危害性,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旨在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红娟;周丽娅;李琴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患儿手术感染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现代医学科技的应用和创新越来越受用于临床,小儿的外科手术技术也在应用中备受临床医师以及患者的信任和青睐.但是,患儿处于特殊的生理发育时期,对于临床上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有一点的影响.目前,随着医学技术和手段的提高,手术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多的适用于患儿,并且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突出表现.随着手术的增多,患儿因手术而患感染的比重也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患儿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手术感染的发生,本文对患儿手术感染的护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加以分析和总结.目的是提高患儿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儿手术感染的发生,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护理和预防的具有可行性的参考.

    作者:李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个人访谈的方式,分析68例COPD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统计各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结果:全组病例出现情绪异常的有57例,检出率为83.8%;其中抑郁有18例,检出率为26.5%;焦虑有20例,检出率为29.4%;恐惧有12例,检出率为17.6%;绝望有5例,检出率为7.4%;轻视症有2例,检出率为2.9%.结论:COPD患者情绪异常检出率较高,焦虑与抑郁是其心理特点的主要类型,专科护士应该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

    作者:林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骨科褥疮1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发生褥疮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住院骨科发生褥疮患者按诺顿评分法进行评估,根据评分法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易患褥疮者进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患者褥疮产生的苗头,便于针对性采取预防护理措施.结论:褥疮重在预防,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提高褥疮的防治效果.

    作者:何燕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6例高龄前置胎盘孕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前置胎盘孕妇的护理,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26例高龄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患者心理、病情等情况的观察,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应急处理等几方面的护理措施.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用药观察、精心护理,使高龄前置胎盘孕妇的焦虑减轻,治疗依从性提高,提高了围产儿的成活率.

    作者:谢玉;唐义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气管异物堵塞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堵塞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145例小儿气管异物堵塞患者,积极对患儿急救与护理.结果:全部患儿均在术后6d内痊愈出院,无不愈病例出现.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疾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刘锦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影响

    浅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影响

    作者:季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影响.方法: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治疗,干预组在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疗程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但干预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满意度75.0%(21/28),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6.4%(27/28),两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左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我院32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体会: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赵家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水肿的辨证施护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以致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臂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伴有胸水、腹水.本症的治疗、护理,主要是腰以上水肿当发汗,腰以下水肿当利小便为治疗护理原则.我们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士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氯安酮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了50例患儿术中应用氯安酮、咪达唑仑、芬太尼三种药物麻醉后清醒期的治疗与护理.认为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监控患儿体温,做好安全护理,掌握正确输液、输血速度,加强转出麻醉恢复室的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性,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亚伟;庞超;王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会阴侧切口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促进产妇会阴侧切口的甲级愈合.方法:对586例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如对产妇侧切口采取洗、照、敷,同时进行饮食指导,预防便秘、感染发生等综合护理措施.结论:对会阴侧切产妇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甲级愈合,减少产褥感染发生.

    作者:葛莉;武顺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康复新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康复新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且给予康复新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对其应用效果和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康复新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总有效率达95.00%且经过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以较大改善.结论:康复新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效果良好且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疗效及促进患者康复等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邓小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舒适护理在放射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放射检查以及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输卵管造影检查、100例磁共振成像、50例介入治疗的常规护理,以及介入前后,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治疗在放射线科整体护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结论:对于放射科实施舒适护理,不仅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减少了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蔡军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寻找一种对于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比较好的方式方法.方法:通过平常的学习,结合平时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护理体会,学习和总结一种适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方法.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有一定的护理难度,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方式方法.结论: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才能确保每位孕妇的安全生产,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国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剂量骨水泥PVP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PVP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采用小剂量骨水泥PVP联合药物治疗16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做好术前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指导功能锻练及健康宜教,观察疗效及骨密度的改善情况.结果:16例患者术后2天内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均能行走.结论:小剂量骨水泥PVP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微创、能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可提高骨密度,加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菊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基于优质护理服务所存在问题的研究

    强化基础护理是落实整体护理、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石,是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改革与发展便成为医院开展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文章就优质护理服务所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当前我国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一点可姿借鉴的帮助.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1年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相比差异为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作者:杨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Orem自理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以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方法:采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求,根据护理需求和自理能力差异所产生的自理缺陷采取不同的补偿系统进行护理,分别在入院24h内和40天后采用Barthel(BI)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运用Orem自理理论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结论:Orem自理理论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使患者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作者:刘丽芳;王秀芳;王晓珊;李静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患者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将62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包括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骨髓抑制的程度.

    作者:蒋卫清;胡文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

    糖尿病的发病率,伴随着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提高.学习如何处理这种疾病,保持血糖在适当的水平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对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作用的期望.

    作者:王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与婴儿湿疹的饮食护理

    目的:通过改变母乳喂养期间母亲的饮食及选用适当的婴儿配方奶粉,达到减轻婴儿过敏症状,促使婴儿正常发育成长的目的.结果:婴儿全身各系统的过敏症状改善,皮肤湿疹减轻.结论:对婴儿过敏的治疗应强调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有的放矢,预防婴儿过敏药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对婴儿有利的措施.

    作者:黄玉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min~100min,术后住院天数3d~5d,平均4d.结论: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翟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PICC即经外周插管的中心导管,PICC能够定向的、长期的为患者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譬如说化疗药物,所以,将此技术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可以大大的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害,使治疗的耙位更加明确,避免了患者的痛苦以及药物的浪费.

    作者:王保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介绍急诊手术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引起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同时分析病人在手术前的心理需要,并提出手术病人的护理对策,同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措施.对急诊手术病人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心理护理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郭艳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CCU病房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重症心脏监护病房(CCU)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CCU病房中的3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机器测量中心静脉压(CVP),对照组采用人工测量CVP,总结其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的置管时间为(87±25)d,并发症发生率为1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VP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王世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4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正确护理方法.方法:对4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评估、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好转率明显提高.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学玲;田茂群;李风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术后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已受到临床科室高度重视,如果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可能会造成致命的肺栓塞.我们普外科胃肠、腺体肿瘤手术多,老年病人多,这些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所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尤为重要.一年来,我们对术后病人给予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梅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婴幼儿心脏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210例婴幼儿心脏病手术患者,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总结肺部感染出现的原因,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小儿在接受心脏病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降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预防小儿心脏病术后肺部感染.

    作者:宦利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目前,手术切除是乳腺Ca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有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保乳切除术、以改良根治术为主.乳Ca根治术在切除患者乳腺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上肢正常功能,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作者:郭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女性更年期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更年期妇女容易患糖尿病,这是由更年期糖代谢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更年期妇女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护理就尤为重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现代难治病之一,而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容易血糖升高.本文针对更年期妇女容易患糖尿病这一事实,分析了更年期与糖尿病的关系,论述了更年期女性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原因、预防和诊断的一些方法,旨在使人们对女性更年期糖尿病及其护理多一些认识.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婴幼儿外感发热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方法:36例临床患者,均以中医护理.结果:36例患者用药后都达到了的满意效果.其中24h内退烧者4例,占11.1%;24~48h退烧者25例,占69.4%;48h后退烧者7例,占19.5%.结论:中医护理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

    作者:董华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人工髓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是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郝红霞;杨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尼莫地平泵注在脑血管痉挛期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注射液泵注在脑血管痉挛期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100例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泵入,观察其副作用及用药后的疗效.结果: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泵入后,12小时头痛缓解10人,24小时头痛缓解20人,2-3天症状好转45人,20人一周内好转,5人疗效不明显.18例患者出现副作用,其中静脉炎占多数.结论: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泵入治疗脑血管痉挛疗效明显,副作用可预防.

    作者:杨俊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找出一种比较理想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方法:先将挤压排气法(简称挤压法)安排到大外科五个护理单元,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简称改良法)安排在大内科五个护理单元训练应用6个月,在当年九月份的护理操作考核中专门安排1名记时员统计密闭式静脉输液大外科组,大内科组每人排气所用的时间以及一次排气的成功例数.两个组参考的护士均不知详情,排除干扰因素.结果:改良法与挤压法相比,改良法排气时间少于挤压法,P<0.01,一次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挤压法,P<0.01.结论:改良法排气速度快,一次排气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已在我院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曾广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本文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朱艳红;洪慧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探析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非糖尿病专科住院治疗的现象愈发普遍,使得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的成立成为必然.专科护理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通过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院内进修、专科护理会诊以及定期督导等方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项糖尿病护理治疗活动.通过糖尿病治疗小组的建立,使全院护理人员的糖尿病护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覃淑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奈达铂对食道癌放疗增敏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同步放化疗对食道癌的疗效.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晚期食管癌5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奈达铂(NDP-奥先达)+放疗组(治疗组28例)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28例).两组病例均采用目前标准放疗方案:放射源为医用直线加速器((6或10Mv-X线),常规分割剂量每日1次,每次2Gy,每周5次,总剂量64~68Gy,治疗组患者在放疗期间每周给予NDP30mg/㎡静脉滴注化疗,对照组按照计划给予单纯放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5.00个月(95%CI:42.19~47.81),生存率为76.67%,而对照组患者为38.50个月(95%CI:35.86~41.14),生存率为65.38%,生存曲线显示在放疗中给予奈达铂增敏组生存期优于单纯放疗组,经Log-rank检验.两者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见3级或以上明显毒副作用;2级或以下毒副作用:治疗组22例,对照组19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同时应用放疗和敏感性化疗药治疗食道癌,可提高对肿瘤局部的控制效果,提高生存率.

    作者:石丽红;郭召军;王金臣;汪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红景天对Cox-2在大鼠胃粘膜中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Cox-2在大鼠胃粘膜中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治疗组和红景天维甲酸治疗组,采用Feulgen染色、Western blot及TUNEL法检测大鼠胃粘膜中的DNA含量、Cox-2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红景天维甲酸治疗组癌变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维甲酸治疗组(P<0.05).Cox-2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受抑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红景天加维甲酸可下调Cox-2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其抗癌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港坚;邝国华;冯达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对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价值.方法:研究近2年到我院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lc检查的患者286人.结果:经OGTT确诊对糖尿病诊断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2.55%,阳性预测值为90.32%.结论:连接几点的曲线进行诊断意义更大.

    作者:潘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王和鸣整脊手法经验

    王和鸣教授根据脊柱的解剖特点、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生物力学原理及多年临床实践体会,按颈部、胸部、腰部不同部位,辨证施术,总结出一套多方位整脊手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聂达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探讨联合检测IMA和H-FABP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诊住院143例患者检测的IMA和H-FABP结果,以阴性阳性为判断标准,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在143例患者中联合IMA和H-FABP检测比单项检测的敏感性,诊断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联合检测IMA和H-FABP可能对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率有帮助.

    作者:徐兰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清和胆汁糖链抗原19-9及脱落细胞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和胆汁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及脱落细胞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胆管癌30例,胆道良性病变25例,选择因腹痛待查做EHCP检查显示胰胆管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和胆汁中CA19-9的水平,将胆汁离心沉淀后检测胆汁脱落细胞.结果:1.胆汁CA19-9明显高于血清检测结果(P<0.01).2.不同临床分期胆管癌患者胆汁CA19-9的浓度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但各期胆汁CA19-9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清CA19-9的浓度,且有统计学差异,胆汁CA19-9诊断的阳性率为93.3%(28/30),胆汁癌细胞检测阳性率为16.7%(5/30).结论:胆汁CA19-9和胆汁脱落细胞检测对胆管癌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许继光;郭召军;刘永哲;王金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4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我院妇产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与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术后使用镇痛药(%)、术后发热(>38℃以上).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低,术后发热比率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体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病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01月至2010年06月手术治疗胸下段食管贲门癌264例,均为胸内吻合,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8例,发生率3.3%.对该8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均行开胸探查冲洗、重新置胸管充分引流、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并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持续胃肠减压治疗.结果:治愈7例,1例瘘口经胸腔与胸壁形成窦道,二次术后32天死于肺部霉菌感染.结论:对于早中期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积极开胸冲洗并重新置管确保胸腔引流通畅,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洪银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跌打止痛散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跌打止痛散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红花、当归、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跌打止痛散中大黄素的含量,选用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nm.结果:TLC检出了红花、当归、赤芍特征斑点;大黄素在0.0375~0.3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1.40%.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谭娇连;田其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栓心脉宁片药品含量测定方法

    药品的含量是评定药品的主要指标之一,对药品的含量进行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本文中,选取血栓心脉宁片作为样品进行其含量的测定,分析其具体的元素成分以及成分的含量,得出该药品的具体功效和作用的分析.

    作者:刘景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黄连解毒汤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综述了黄连解毒汤的方证研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蒲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将9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栓等作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与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相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建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31例临床研究

    目的:对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治疗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31例,对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诊断出29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93.55%.病理结果显示31例中25例发生肌层浸润.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骨骼肌细胞膜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既然MG的病理特征主要累及骨骼肌运动终板突触后膜的nAChR,MG本身和TP-5对MG的治疗是否影响骨骼肌生物膜的其他特征因此值得探讨,通过研究药物对生物膜特征的影响,将有助于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

    作者:田炳利;王汝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比较三伏加三九膏药贴敷和舒喘灵对儿童哮喘的疗效

    目的:比较三伏加三九膏药贴敷和舒喘灵对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116例门诊及住院患儿随机分成2组,平均每组58人.结果:三伏加三九膏药贴敷贴敷和舒喘灵对儿童哮喘的疗效相比,舒喘灵略优于三伏加三九膏药贴敷贴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内,舒喘灵的效果略优于三伏加三九膏药贴敷.

    作者:李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控制的效果.方法:以我社区慢病普查结果中28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65例和对照组118例,分别由全科医生和普通医生负责高血压病控制工作.统计两组患者应用控制措施1年后的血压下降幅度、心理状况、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服药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控制后SAS评分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控制前后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科医生对社区高血病控制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的环节.

    作者:汪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间断缝合法的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的手术疗效.方法:将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和对照组(传统缝合法)各1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适.结论: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间断缝合法比较疗效好,术后切口愈合好,患者疼痛程度轻,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血压不达标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来降压药后,口服比索洛尔5-10mg,每天1次,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血压、心率有明显下降,但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结论:比索洛尔有效降压、减慢心率,不影响糖脂代谢,副作用少.

    作者:刘海燕;陈益民;王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7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仅6例并发肘内翻畸形(<10°)(3.4%),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满意.结论: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确切,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既能良好恢复关节功能,又能有效防止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作者:黄新光;曾令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压氧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1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组(对照组,65例)和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治疗组,73例).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73.8%)、(87.7%、70.8%)](p<0.01)、血清TNF-α和IL-6水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黏膜炎症;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

    作者:聂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大剂量氨溴索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4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每组22例,比较治疗前、治疗第5天和第7天患者的血气分析和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PaO2、SaO2及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较实验组有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对ARDS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作者:郑艳辉;吴泽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估与对策

    在社区护理中,护士与社区人群的联系为密切,这一特点决定了护士应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通过对社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分析,达到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的目的.对参加健康知识讲座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座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合理配置人员,综合培训社区护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吴晓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慢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探讨

    目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患者,并观察其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行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其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患者,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雅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支气管结核患者确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刷检阳性率高达88.68%(47例/53例),活检阳性率为45.28%(24例/53例),支气管结核确诊率为100.00%(53例/53例).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支气管结核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仁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庆疗效.方法:以联合3种及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160/100mmHg,为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使用3种降压药,促红细胞生长素,铁剂,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0血液灌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每月行血液灌流2次,每次2小时.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血液灌流组治疗结束SBP,DBP,iPTH均较治疗前水平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清楚尿毒症患者的RA,iPTH等中大分子物质相关.

    作者:文顺萍;胡春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浅谈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治疗.

    作者:李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关于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职业人才素养,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各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谢燕;潘雪英;张柯萍;杨舒;朱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基层卫勤保障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探析

    部队作为我国国防和人民安全的一道防线,官兵的健康、卫生值得重视.某部地处新疆戈壁沙漠地区,其地理、气候环境特殊且恶劣为主,所以对部队卫勤保障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在我们近年来的卫勤工作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基层卫勤保障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许照权;王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胃石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石的有效方法.方法:48例胃石患者经胃镜应用圈套器、异物钳及活检钳将胃石切割、钳夹至0.5cm左右碎石,胃内注入5%碳酸氢钠200ml后口服5%碳酸氢钠100ml,每日4次,并应用奥美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点,每日2次,口服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3天后复出胃镜.结果:48例患者中45例患者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3例2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下物理碎石结合碳酸氢钠溶石是治疗胃石症的有效方法,患者花费低,痛苦小,风险低,器械简单,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娇;孟艳玲;宋丽娟;张桂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某三甲综合医院2010年业务收入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业务收入变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业务收入指标建立平均指标指数体系通过对比后,进行因素分析并计算各种收入构成比.结果:某三甲医院业务收入逐年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量,而影响某三甲医院业务收入的另一因素--住院单位费用得到控制.门诊药品费用逐年增加,有待控制.结论: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医院只有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把高疗效,高服务质量和低费用结合起来,既满足患者需求,又保证了医院的经济效益,才能使更好的发展.

    作者:韩忠辉;陈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少数民族护生的课堂教学

    随着科学的发展,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影响下,护理已经由传统的以疾病护理为中心阶段进入了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的阶段,从而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他(她)们除了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因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教育尤为重要.少数民族护生(本文指非民考汉生),因进护校前未接受系统的汉语教学,文字功底薄,汉语理解能力差,比起汉族或民考汉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有些自卑、迷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学工作,于教师于学生都不轻松.护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它包括课堂讲授、演示、模拟教学、个别辅导、开放式学习等多种方法.本文就少数民族护生的课堂教学,浅谈个人心得体会.

    作者:沙比拉·库拉力;古丽孜拉·夏达提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丹珍头痛胶囊配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1]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头痛剧烈,缠绵难愈,甚者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代传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注重调气消导治疗胃痛体会

    目的:观察调气消导法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治疗胃痛时以调气消导为主.结果:胃痛症状改善.结论:注重调气消导为治疗胃痛有效方法.

    作者:陈世旺;卢雨蓓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早期筛查及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筛查及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预防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站产科门诊搜集处于孕早期,在经过50g葡萄糖实验(GCT)证实糖耐量正常的20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干预组进行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24周的时候再次对两组进行50g葡萄糖实验(GCT),异常者再进行糖耐量实验(OCTT).追踪随访,记录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子痫前期、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卡方的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的人数、年龄、胎次、体重、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经统计分析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干预组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子痫前期、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常规进行早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的行为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也得到了降低,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可以作为妇幼保健院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

    作者:戈桂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以Evans综合征为首发表现CD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类累积性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病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典型CLL表达T细胞抗原CD5,CD5-CLL患者占5~10%,以Evans综合征为首发表现CD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以Evans综合症为首发表现CD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复习文献.

    作者:张秀群;张学忠;苏爱玲;戴丹;徐燕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名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健康保健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这几年来,我科将对病人的教育内容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之中,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医学护理常识,把指导促进疾病康复和以防疾病复发作为重要职责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语言文字不同,造成治疗及护理上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少数民族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米日古丽·阿不力米提;古力纳玉苏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对心血管介入诊冶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在心血管介入诊治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来我科就诊的具有心血管介入治疗适应症的病例90例,随机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入院后通过填写问卷和调查表,掌握基线数据.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在焦虑情绪评分和介入性诊治依从性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焦虑量表测试结果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焦虑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对介入性诊治的接受程度,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对于提高心血管介入诊治依从性作用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激素结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虹膜睫状体炎150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激素结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方法:按照一定标准在患有该病的成年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75例,通过常规口服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75例,用激素与龙胆泻肝汤联合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疗效分别为:肝肾亏虚型有效率为62%和76%;肝经实热型有效率为65%和90%;肝经风热型有效率为70%和88%.前一组数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后两组数理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激素结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刘建雄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常见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适量献血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采血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防治方法,减少发病率.

    作者:崔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6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合并肌酐132μmol/L-225μmol/L,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24h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组(观察组)与厄贝沙坦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静脉输注并口服厄贝沙坦,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口服.观察治疗3周后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厄贝沙坦.

    作者:徐寒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曼古努尔·玉山;阿斯亚赛买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本文选择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对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进行疗效观察,21天为一个周期,3个周期一个疗程.治疗组、对照组疗效通过统计学处理,采用康艾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用药配合化疗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秀辉;侯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及护理

    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的大量摄入,饮食结构的破坏,三大物质的代谢紊乱.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外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其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保健问题,相比之,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肝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肺炎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40例婴幼儿肺炎病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患儿,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1].

    作者:杨发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消痤灵系列联合班赛治疗痤疮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痤灵系列联合班赛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痤疮患者分级、分阶段治疗:内服中药消痤灵系列同时配合班赛凝胶外用.结果:轻中重度痤疮总有效率无特异性差异.结论:消痤灵系列联合班赛治疗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忠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本科于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80例进行24周的随访,主要包括一般情况,监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血乳酸,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显著,但血胰岛素和乳酸变化不显著;20%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一定的副作用,但症状短暂且轻微.结论:二甲双胍是治疗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症安全、有效的药物,但治疗时应掌握适应症和治疗剂量,在一些危险患者中应注意监测血乳酸水平.

    作者:李翠艳;马德花;鲁强;赵淑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与学语迟缓的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学语迟缓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因患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致学语迟缓幼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幼儿中耳置管术后,听力恢复正常,语言发育进展迅速,赶上同龄儿童.结论:部分学语迟缓的患儿与分泌性中耳炎有关;积极治疗幼儿分泌性中耳炎有利于提高患儿语言的正常发育.

    作者:董慎山;郭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有关178例老年肺结核诊治的探讨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结核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其流行病学特征之一是发病率、患病率在老年人中相对增多[1].

    作者:王增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儿,观察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在咳痰消失时间和肺部罗音吸收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病程,在基层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军;田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应激性溃疡的治疗分析

    目的:寻求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65例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5例病人中,有55例通过内科治疗而治愈,4例经内科治疗无效后转外科手术治疗而治愈,5例患者因原发病而死亡,1例因出血死亡.结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进行胃肠道保护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腰大池引流与脑脊液置换治疗SAH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与脑脊液置换对SAH(Subarachnoid hemorrhage,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SAH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1例,分别行腰大池引流和脑脊液置换,经过7天的治疗后,比较头痛持续时间、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脑脊液廓清时间、CVS(cerebral vasospasm,脑血管痉挛)发生例数、脑积水发生例数以及再出血的发生例数、Glasgow预后评分.结果:腰大池引流术在改善患者头痛、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廓清时间、脑积水和US的发生以及预后方面优于脑脊液置换术,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大池引流术是治疗SAH的适合技术.

    作者:苗治国;吕聪枝;赵高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针对目前市两级药品无编制无经费情况下开展工作困难,及下一步成立市县两级监测中心工作建议.

    作者:刘静;赵璨;闫晗;巩新玉;李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治疗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以及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军;胡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关于孕妇产前焦虑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初产妇产前焦虑因素及初产妇产前焦虑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状态/习性调查表(STAI)对478例初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分成焦虑组158例和无焦虑组(对照组)320例,观察初产妇产前焦虑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同时分析影响初产妇产前焦虑的因素.结果:焦虑组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比例显著增高,试产成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初产妇产前焦虑因素有害怕分娩、担心母婴健康、了解分娩知识、产妇年龄、自身的经济状况等.结论:初产妇年龄偏大、担心自身及胎儿安全、对疼痛的恐惧等因素与产前焦虑有关,而产前焦虑会影响分娩质量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增加剖宫产率,产科医护人员应给产妇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给予更多的舒适护理.

    作者:李红杨;袁新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生殖健康与节育期保健

    节育期是生育年龄妇女无生育要求(意愿)的时期,是妇女,科学内涵一生重要的时期,家庭建立,事业发展,精力旺盛;但这一时期妇女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体力方面的负担,以及巨大的心理压力.

    作者:施凌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机制与疗效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理与临床疗效.方法:76例经内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片20mg,每日睡前口服,吗丁啉10mg,每日3次,疗程8周.结果:2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74例患者复诊后,治愈69例,治愈率占94.6%,好转3例,有效率占97.4%,无效2例,占2.6%.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桂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6例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手术治疗5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45例患者进行分析,并采用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来评定.结果:45例患者平均随访30个月,其中有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根据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判定优良率为88.9%.结论:股骨远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直接影响预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术中解剖复位、术后鼓励并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振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循证医学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普外科临床教学过程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其医疗实习行为,从而及早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

    作者:方征东;胡何节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妇女儿童健康发展规划浅析

    目的: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通过实现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逐步解决妇女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改善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妇女儿童的死亡率.

    作者:增什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蝎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3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患者均予以卧床休息、并给予适量洋地黄、足量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功能恶化、室性心律失常加重或猝死病例.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在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二者之间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方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64例.方法: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头颅CT引导下,依据血肿的形态、大小及部位,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血肿.结果:出院56例,死亡8例,正常及生活自理者(ADLⅠ级+ADLⅡ级)34.结论:技术安全、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疗程短、费用低、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段志敏;戴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认识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以普及全国,每年都有初学者加入此行列.中转开腹对初学者是一个重要课题.开展腹腔镜手术,一定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更应认识到中转开腹是避免患者遭受严重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这一点尤为重要.

    作者:姜军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研究应用价值.方法:设立对照分析,统计分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PICC管感染的发生率、治愈率.结果:健康教育组PICC管感染的发生率、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x2=6.25、5.78,P<0.05).结论:通过对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PICC管护理的相关讲解、示范、考核等健康教育,能预防PICC管出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的发病率,提高了治愈率,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中推广.

    作者:杨晓雪;管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鼻咽癌核心家系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54个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对照组采用广西境内高发区自然人群.结果:鼻咽癌核心家系共254个,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与对照组的EB-VCA-IgA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的EB-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有待我们进一步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来进一步阐述鼻咽癌的病因.

    作者:刘海洲;崔英;岳惠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观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莫西沙星400mg,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400mg,均为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疗程7-10天,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81.8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相似.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佳且安全,优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作者:何进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谈中医药学与数学的学科融合

    论述了中医药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实现学科间融合的可能性并提出解决办法

    作者:吴建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以多饮、多食、多尿、休重减轻为临床表现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致器官组织损害,引起脏器功能障碍以致功能衰竭.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且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1].而全面有效的控制血糖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2].通过病人的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做出恰当的健康医疗决定,改变不健康行为,真正实现病人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

    作者:欧双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生活方式、血压、并发症情况的调查.结果:经过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在饮食结构方面改变明显.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变病人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终改善高血压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PBL教学法的优势与实践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于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其后在多所医科学校中得以推广、不断修正,实践证明其医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PBL的理论基础、教育模式以及在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叙述.

    作者:石胜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微创口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附242例报告)

    目的:探讨微创口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42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采用腹股沟区0.8~1.0cm的横行微创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242例患儿均治愈,手术时间11~47min,平均18.5min,其中12例为复发疝,手术耗时稍长,平均手术时间32.3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5d.本组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阴囊或大阴唇水肿,34例于3~5d恢复;2例出现阴囊小血肿,均为复发疝,给予热敷后于10~14d内完全消退;206例阴囊或大阴唇轻度水肿均于术后1~2d内消退.所有病例随访至今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微创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既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又能体现微创外科理念,从而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手术的关键在于解剖结构的熟悉和切口的准确定位.

    作者:李文茂;易磊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1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对确诊为子宫肌瘤的81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每天口服12.5mg,连续口服3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血常规、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所有患者闭经、贫血得以纠正,血红蛋白上升,E2及P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康伟;李绥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心肌炎病例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肠道埃可病毒71型(EV71)常见,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症状轻微,危重病人少.本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及心肌炎,较少见,因此该病人的诊断与治疗对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血液透析中心的实习带教

    随着医学水平的迅速发展,血液净化技术日臻成熟,从事血液净化的医护人员面临着艰巨的责任和义务,临床带教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徐琨;刘永;陈忠霞;宋宇春;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调护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所致,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呈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

    作者:李作永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包括肠道病毒(EV)7I,柯萨奇(COX)病毒、ECHO病毒等,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三岁以下年龄组儿童,临床以发热,手、足、臀部斑丘疹,水疱疹,疱疹性咽峡炎为特征,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衰竭等表现.

    作者:杨金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6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肾炎患者共63例,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经治疗6个疗程后完全缓解13例(20.63%),基本缓解27例(42.86%),好转16例(25.39%),无效7例(11.11%),总有效率为88.89%;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杨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议心血管疾病及中医治疗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实际上,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学家、胸部外科医生、血管外科医生、神经学家及介入性放射学家来治疗.

    作者:牛小伟;陈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治疗痤疮92例临床观察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进行治疗方法选取9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2组.通过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见效快,效果好.

    作者:潘梅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推进传统中医药进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名医辈出,各有独特之处,对利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推进传统中医药进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作者:刘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论中医治烧伤如何减少瘢痕形成因素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烧伤过程中如何减少瘢痕形成因素.方法:回顾临床案例,总结中医减少瘢痕形成的因素.结果: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我们研究出的专利产品和总结的经验,可以减少疤痕的形成.结论:我们总结出的一套中医治疗烧伤疗法疗效确切,可较显著的减少疤痕形成.

    作者:宋长生;吕建立;张付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我院门诊2009~2010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2009~2010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情况.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中药注射剂出库记录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年份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金额.结果:两年中应用较多的有四类:心脑血管用药、肿瘤用药、肝病用药、抗病毒用药;DDDS排序前四种药:2009年是参附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2010年是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结论:临床上中药注射剂应用多的是心脑血管用药、肿瘤用药、肝病用药、抗病毒用药;使用频率多是心脑血管用药.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近年中药治疗肝纤维化规律小结

    通过对近十年中医临床治疗肝纤维化研究文献的总结,提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应当祛痰活血而不伤阴耗气,扶正补虚而不滞气助邪,祛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伤胃,并总结出常用中药及用药规律.

    作者:肖健;蓝娇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改善中药液体制剂稳定性和影响因素研究

    中药液体制剂是指中药提取物溶解或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态制剂,使用中常稳定性问题.本文从影响中药溶液剂、混悬剂的稳定性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改善措施.

    作者:吕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穿刺加中药光电离子导入治疗乳腺囊肿临床研究

    目的:寻找治疗乳腺囊肿简单、实用、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穿刺加中药光电离子导入治疗和单纯穿刺治疗,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治愈率93.33%;对照组治愈23例,治愈率76.67%.两组治愈率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复发2例(6.67%);对照组复发7例(23.33%).两组复发率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穿刺加中药光电离子导入治疗乳腺囊肿较单纯细针穿刺取得更好的近期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而且临床操作方便.对患者的创伤较少,便于患者接受.

    作者:张美华;邱梅兰;刘忠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医辨证治疗小便频数

    通过明确概念,中医辩证,鉴别分析,对症治疗.证明中医辩证治疗小便频数疗效较好,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马力;温天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信息化在提高中药房管理效率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中药房管理效率.方法:简单分析信息化给中药房管理所带来的优势及还未解决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扬长避短,强化中药房管理模式.结果与结论:信息化引入中药房的管理体制中,将使药方的管理机制更加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方便医药工作的进行,是一种会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的体现.

    作者:苏永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每组随机分为2小组,Ⅰ组进行中医治疗,Ⅱ组进行西医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高血压患者中,中医治疗有效率均高于西医治疗有效率,p<0.05;中医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继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试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的研究

    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来进行诊治,这具有非常大的疗效优势.通过对当前中医药防治乙肝的现实状况的了解,只有坚持以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进行研究,才能对以辨证思维作为主体的中医肝病学理论进行继承与发展.

    作者:王风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如何解决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解决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针对标本、设备和试剂以及人为因素三方面切入展开论述.提出标本合格与否的甄别,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以及临床检验中的误差的消除等问题.结论: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对疾病预防、诊断、疗效和预后的判断,对健康状况的评价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艾根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我国临床药师的发展现状

    1.临床药师的起源以及我国临床药师的发展临床药师,首先是具备丰富的现代药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同时还参与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选用安全、合理的配药、用药等方案.临床药师在协助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刘月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自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度时期内出现的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如潮热、盗汗、烦躁、心慌、皮肤感觉异常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到目前为止,西医治疗主要是依赖激素,虽然疗效肯定,但长期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阴道出血、乳房胀痛已经恐癌的远期优虑,都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中医药有其独特优势,植物雌激素和中药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作者:温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比性.本文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及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质量的监督进行了阐述.

    作者:陈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礼仪与护理价值

    1.现代社会中礼仪的含义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仪是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作者:陈美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朱砂毒性的探讨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化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已经从认为朱砂无毒认识到朱砂有毒,认识其产生毒性的是朱砂主要成份硫化汞,中产生的游离汞.本文围绕朱砂的毒性,对其内容加以论述,以便人们对朱砂的毒性有更清醒的认识

    作者:孟凡佳;刘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有关朱砂的考证

    朱砂是一味应用甚广的著名安神药,本文对其其基源,产地,名称,品质,形态以及毒性做以论述,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朱砂打下基础.

    作者:宋春慧;袁继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从自控理论看医学理论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是阐述人体平衡与控制规律的学说,用现代自控系统理论完全可以来分析与评价.用自控理论来分析与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不仅能够正确理解中医的理论,还原中医理论的客观性,还可以解释各种疾病的起因.

    作者: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展分析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进展.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脊柱结核行外科治疗的患者3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行药物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就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局部无窦道形成.术中出现血胸并发症1例,后经胸腔闭式引流消失,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3d,恢复良好.术后结核未出现复发情况,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达4级肌力.药物化疗组术后复发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为一种辅助疗法,同时应进行有效的化疗,包括对病灶进行清除,并做好坚强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减压矫形,确保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超;刘家矿;余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新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出减少,使血中尿酸浓度增高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现代医学常用别嘌呤醇、丙磺舒和秋水仙碱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故中医药治疗痛风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痛风的研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在临床上取得令人乐观的成果,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痛风性关节炎近几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邓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黄帝内经》补法应用研究概况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具体内容甚多,既有补益气血阴阳的不同,又有分补五脏之侧重,但较常用的治法分类仍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

    作者:李黎华;汪磊;叶绘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腰椎滑脱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全面概括国内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的护理研究,从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面归纳护理注意事项,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唐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近年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常用的高血压药物ACE抑制药(ACEI)虽然对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否会增加罹患AD的风险迄今还存在着争议.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公哺;刘佳;崔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股骨颈骨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

    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为股骨颈骨折.为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但因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发展,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本文首先分析了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通过文献查询和实践经验证明,中西医联合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单纯的中医或者西医治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维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由死亡病例看农村用药现况

    目的:利用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提取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农村用药的现况.方法:通过ADR预警系统,从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提取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农村地区发生的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为配对条件在同一时间内提取其他病例作为对照,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合并用药、静脉给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青霉素、中药、生物制品.结论:乡村医生长期的用药习惯以及患者的诱导需求等原因影响了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实施,为了达到改善农村用药情况的效果,建议加强政策实施的约束力、加强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以及农村居民的卫生宣教等,促使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作者:井妍;茅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发展

    结核病是死亡率仅次于AIDS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结核菌的耐药性增强,结核病疫情日益严峻,迫切需要新型、高效抗结核菌药物的出现.本文主要阐述了治疗结核病药物的发展及新药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朱乃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住院(病区)药房的工作质量管理

    药房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经济状况和医院的形象.因此,抓好药房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药剂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药房不仅要保证提供给患者准确、质量合格的药品,而且要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确保医疗费用更为经济合理.药品管理、药剂人员素质管理和建立并完善规范化管理体制是提高药房质量管理的关键.

    作者:李正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研究

    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医院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医院财务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论述加强医院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指出当前医院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医院财务分析的改进措施.

    作者:黄庭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GMP管理在制药企业中的几点体会

    通过GMP认证,是制药企业获得药品生产资格的必要条件,制药企业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认证.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后,能否保持发展和提高,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群体的素质,取决于企业动态的持续的药事法规、GMP的再培训是否实施、对培训效果是否进行评估.通过GMP认证只是GMP管理的起点,GMP管理的理念应该贯穿药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制药企业实施GMP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我国制药企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对GMP管理的体会.

    作者:赵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探讨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院档案管工作的手段、方法和内容等都发生着重要变化.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使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通过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了解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找出应对措施,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发展.

    作者:王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行,理所当然地对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政工干部如何充分认识和结合实际,努力建立适应形势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势在必行.

    作者:蒋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县市级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探索

    浅谈县市级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探索

    作者:张金龙;颜呈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20例患者作为实施风险管理前组,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20例患者作为实施风险管理后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的520例患者中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6.2%,而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6%,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充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素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医院电子处方应用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对医院电子处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电子处方系统在门诊的应用虽有明显的优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功能.

    作者:赵鑫鑫;孙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医疗保险正在对医疗服务、医院以及老百姓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因此,对于医院医疗保险的管理显得口益重要,并且已经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完善的瓶颈.

    作者:高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