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励;陈健华;张斌;陈文姗;李栩萍;梁见弟;甘嫦勋
介绍急诊手术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引起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同时分析病人在手术前的心理需要,并提出手术病人的护理对策,同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措施.对急诊手术病人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心理护理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郭艳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54个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对照组采用广西境内高发区自然人群.结果:鼻咽癌核心家系共254个,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与对照组的EB-VCA-IgA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的EB-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有待我们进一步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来进一步阐述鼻咽癌的病因.
作者:刘海洲;崔英;岳惠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的大量摄入,饮食结构的破坏,三大物质的代谢紊乱.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外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其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保健问题,相比之,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2009~2010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情况.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中药注射剂出库记录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年份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金额.结果:两年中应用较多的有四类:心脑血管用药、肿瘤用药、肝病用药、抗病毒用药;DDDS排序前四种药:2009年是参附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2010年是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结论:临床上中药注射剂应用多的是心脑血管用药、肿瘤用药、肝病用药、抗病毒用药;使用频率多是心脑血管用药.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对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10年12月380例前列腺增生的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前护理经验.结果:在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的60例病人中,出现膀胱痉挛的有36例,尿道狭窄的6例,术后出血的10例,低氧血症的2例,电切综合症的4例,皮下渗血的2例,60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认真观察和细心护理是预防和治愈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田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合并肌酐132μmol/L-225μmol/L,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24h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组(观察组)与厄贝沙坦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静脉输注并口服厄贝沙坦,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口服.观察治疗3周后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厄贝沙坦.
作者:徐寒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业务收入变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业务收入指标建立平均指标指数体系通过对比后,进行因素分析并计算各种收入构成比.结果:某三甲医院业务收入逐年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量,而影响某三甲医院业务收入的另一因素--住院单位费用得到控制.门诊药品费用逐年增加,有待控制.结论: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医院只有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把高疗效,高服务质量和低费用结合起来,既满足患者需求,又保证了医院的经济效益,才能使更好的发展.
作者:韩忠辉;陈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目前,手术切除是乳腺Ca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有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保乳切除术、以改良根治术为主.乳Ca根治术在切除患者乳腺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上肢正常功能,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作者:郭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3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心血管病病种、特点和疗效.结果:73例患者好转出院69例(94.5%),死亡4例(5.5%),取得较好的疗效,病情好转,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加强对老年人心血管病的防治、预防并发症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关键.
作者:邵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进行治疗方法选取9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2组.通过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见效快,效果好.
作者:潘梅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麻醉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麻醉单用瑞芬太尼.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病人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与对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氧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15.0%),治疗组4例(1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寒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氧疗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伦茂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1.现代社会中礼仪的含义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仪是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作者:陈美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既然MG的病理特征主要累及骨骼肌运动终板突触后膜的nAChR,MG本身和TP-5对MG的治疗是否影响骨骼肌生物膜的其他特征因此值得探讨,通过研究药物对生物膜特征的影响,将有助于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
作者:田炳利;王汝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如何促进产妇会阴侧切口的甲级愈合.方法:对586例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如对产妇侧切口采取洗、照、敷,同时进行饮食指导,预防便秘、感染发生等综合护理措施.结论:对会阴侧切产妇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甲级愈合,减少产褥感染发生.
作者:葛莉;武顺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哮喘患者8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联合多巴胺、西米替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7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多巴胺、西米替丁治疗重症哮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彭振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CML特异性费城染色体(Philadephia,Ph)是由t(9:22)(q34:11)易位形成.9号染色体原癌基因abl(Abelson protooncogene)易位至22号染色体的断裂点簇集区(breakpoint duster region,ber),发生重排,产生bcr/abl融合基因,引起CML的始动突变.融合基因bcr/abl几乎见于所有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5%-50%的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约5%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J,本文统计了进行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检查的初诊血液病66例,对其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及ber/~1融合基因进行分析.
作者:王旭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本文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朱艳红;洪慧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通过不同用药方法的比较,找出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将80例>65岁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为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术后拔管时间及术中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的用量.结果:静吸复合组在术后恢复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中能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将9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栓等作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与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相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建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