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振东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治疗小儿热性惊厥(FC)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66例F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抢救惊厥,常用水合氯醛灌肠;或安定肌注;或鲁米钠肌注.观察组患儿在体温升高至37.5℃时,即给安定0.2mg/㎏次,口服.如6小时内体温不退再给一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对FC患儿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复发率.
作者:米思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评价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靠性.方法:选取门诊病例56例,70个牙,其中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26例,30个牙;牙髓炎30例,40个牙,均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结果:术后1年复查,两组治愈率分别是93.3%,92.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可以提高治愈率,同时具有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的优点.
作者:李昭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按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液注射液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对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的传导速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满意.结论:甲钴胺注射液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杨向群;陈诚;邓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和对照组(硝苯地平)两组各5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降低收缩压、舒张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昏,2例患者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其他未见明显异常,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好转,不影响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优于单纯应用卡托普利,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理与临床疗效.方法:76例经内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片20mg,每日睡前口服,吗丁啉10mg,每日3次,疗程8周.结果:2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74例患者复诊后,治愈69例,治愈率占94.6%,好转3例,有效率占97.4%,无效2例,占2.6%.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桂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参麦红花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参麦针注射液60ml、红花注射液20ml、利用5%葡萄糖液250ml分别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王友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原发性肺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微创胸外科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治疗185例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甲组),与同期185例传统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乙组)比较,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导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两组的肺叶切除情况,并采用t检验和卡方的统计学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人数、性别比例、病程、临床表现、肺癌分型等经调整,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3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肺叶切除情况皆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效果,甲组手术操作时间(135.16±1.90)min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0.51±1.23)个与乙组手术操作时间(137.27±3.75)min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0.57±1.23)枚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胸导管引流时间(3.01±0.51)d、平均住院时间(10.06±0.96)d、术中出血量(190±10.67)ml与乙组比较,均小于乙组的胸导管引流时间(6.50±2.67)d、平均住院时间(16.97±2.58)d、术中出血量(298±30.14)ml,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可以做左肺上下叶、右肺上中下叶甚至左右全肺切除术,术后常规淋巴结清扫.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较常规开胸手术有一定优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对一些肺功能差的患者增加了手术机会,可以同时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贾敬周;薛颢雨;吴云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复发性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因素,对女性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进行原因分析,提高对UTI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4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并对4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4岁~76岁,平均年龄为55岁.结果:导致这些患者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多数患者没有选用合适的抗生素.2.治疗的时间不规范,或者选用抗生素的剂量及时间不足.3.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比如要么常爱憋尿、饮水少,要么劳累过度及进行不洁性生活.4.患者得复发性尿路感染之前身体就有基础性的疾病.结论: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关键是平时就要注意控制或去除致病因素,应该选择敏感、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第一次的UTI治疗疗程要充足.总的原则来说就是平时以预防为主,选用抗生素为辅.另外有复发尿路感染的女性忌用肥皂清洗阴部,以免破坏其局部的酸性保护环境,也不宜在阴道用消毒药水或做深部阴道冲洗,因为这样做的话会更增加尿路感染的复发率.
作者:钟林坚;张艳;刘兆琼;李兵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我科2007年起实施面瘫住院患者临床路径,并要求定期进行总结,对路径进行修订.2008年底该年面瘫临床路径纳入者资料进行统计时,发现较2007年比较,患者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有较明显的上升,为此我们特地对路径进行修订,形成2009版面瘫临床路径,经过一年的实施,与2008年比较,发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下降,甚至低于2007年数据.以上工作说明及时总结修订临床路径,方能实现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的临床路径实施目的.
作者:朱晓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搞清楚中药咸秋石和淡秋石的产地和加工方法、化学成分、鉴别特征、功效及主治的区别,给临床大夫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王友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治疗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以及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军;胡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近些年来,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寿命显著延长,老年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口也是患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肿瘤外、贫血病等的高发人群.产生贫血的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综合性的.但是,对于老年患者一定在在发现症状时及时就诊,尽早查明贫血的原因并给予可行性治疗.只有这样,才会有效地缓解或消除贫血症灶,避免因贫血造成其他并发症或促进其他疾病的发生.本文综合阐述老年患者贫血的原因,进而分析造成贫血的原因采取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恒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患者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将62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包括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骨髓抑制的程度.
作者:蒋卫清;胡文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循证医学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普外科临床教学过程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其医疗实习行为,从而及早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
作者:方征东;胡何节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妇科急腹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出各种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对临床治疗妇产科急腹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成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原因,以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率.方法:观察210例患者的562例次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为26.4%.其中急性白血病(AL)组为24.3%,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为15.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47.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组为23.0%.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因复杂,血小板输注应视患者情况作出综合断,避免或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作者:徐建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人工髓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是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郝红霞;杨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正确护理方法.方法:对4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评估、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好转率明显提高.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学玲;田茂群;李风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堵塞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145例小儿气管异物堵塞患者,积极对患儿急救与护理.结果:全部患儿均在术后6d内痊愈出院,无不愈病例出现.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疾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刘锦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1.临床药师的起源以及我国临床药师的发展临床药师,首先是具备丰富的现代药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同时还参与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选用安全、合理的配药、用药等方案.临床药师在协助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刘月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