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指导

崔小勇

关键词:高血压, 用药, 指导
摘要:众所周知,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患者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小,所以控制及治疗高血压使我们比较紧迫的任务之一.目前,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了生活保健外就是药物治疗,尤其对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服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患者对服药方面的了解还是不多,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就要求医生、药师和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有关朱砂的考证

    朱砂是一味应用甚广的著名安神药,本文对其其基源,产地,名称,品质,形态以及毒性做以论述,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朱砂打下基础.

    作者:宋春慧;袁继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住院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

    住院药房负责病区病人的用药,用药量大,工作多,任务重.为了病人能更加安全合理的使用药物,增强药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特对几年来的药房工作做归纳分析,找出容易出错的类型并分析原因,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爱玲;孙海凤;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治疗痤疮92例临床观察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进行治疗方法选取9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2组.通过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见效快,效果好.

    作者:潘梅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关于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职业人才素养,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各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谢燕;潘雪英;张柯萍;杨舒;朱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20例患者作为实施风险管理前组,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20例患者作为实施风险管理后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的520例患者中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6.2%,而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6%,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充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素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硫普罗宁静滴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发热等,静滴致过敏性休克罕见,旨在硫普罗宁临床注意.

    作者:张丽香;刘宁;马兆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相关因素及解决策略

    注射剂的澄明度与其质量有密切的相关性,澄明度检查是注射剂质量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从注射剂制备的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颜正;郭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性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常见感染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产气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耐药率十分高,只有复方新诺明呈现部分耐药,其余药物均表现为完全耐药;G-杆菌中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其余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耐药性较低,为部分耐药和敏感.结论:当前临床上耐药菌株较为常见,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以缓解当前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每组随机分为2小组,Ⅰ组进行中医治疗,Ⅱ组进行西医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高血压患者中,中医治疗有效率均高于西医治疗有效率,p<0.05;中医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继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从自控理论看医学理论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是阐述人体平衡与控制规律的学说,用现代自控系统理论完全可以来分析与评价.用自控理论来分析与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不仅能够正确理解中医的理论,还原中医理论的客观性,还可以解释各种疾病的起因.

    作者: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对产科20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45例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为0.15%,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为DIC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子宫破裂.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产科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做好计划生育和孕产妇监护,正确掌宫产指征,可以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

    作者:文恒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血液透析中心的实习带教

    随着医学水平的迅速发展,血液净化技术日臻成熟,从事血液净化的医护人员面临着艰巨的责任和义务,临床带教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徐琨;刘永;陈忠霞;宋宇春;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跌打止痛散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跌打止痛散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红花、当归、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跌打止痛散中大黄素的含量,选用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nm.结果:TLC检出了红花、当归、赤芍特征斑点;大黄素在0.0375~0.3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1.40%.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谭娇连;田其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发展

    结核病是死亡率仅次于AIDS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结核菌的耐药性增强,结核病疫情日益严峻,迫切需要新型、高效抗结核菌药物的出现.本文主要阐述了治疗结核病药物的发展及新药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朱乃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股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股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选择依据.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72例,年龄17-48岁,体重45-80㎏,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6例.两组均选用0.15%罗哌卡因,A组为0.15%罗派卡因加入舒芬太尼10μg,B组为单纯使用0.15%罗派卡因.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两组病人行股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A组注入:加入舒芬太尼的0.15%罗派卡因20min,B组注入0.15%罗派卡因20min.阻滞完成后30min内每3min测定一次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以相关神经支配区域针刺痛觉消失为标准,同时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维持时间,阻滞完成30min后开始手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评价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同时记录麻醉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头晕等.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比例组间无明显差异,A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P<0.05).麻醉前和麻醉后SBP、DBP、HR等指标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无缺氧事件.A组1例出现一过性寒战,其余所有病人均未观察到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论:舒芬太尼10μg可明显延长0.1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间和术后镇痛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王会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将9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栓等作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与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相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建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包括肠道病毒(EV)7I,柯萨奇(COX)病毒、ECHO病毒等,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三岁以下年龄组儿童,临床以发热,手、足、臀部斑丘疹,水疱疹,疱疹性咽峡炎为特征,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衰竭等表现.

    作者:杨金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5号头皮针在婴儿颈外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而实验室结果与否和标本的采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标本采集不当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延误诊断及治疗.

    作者:宋年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鼻咽癌核心家系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54个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对照组采用广西境内高发区自然人群.结果:鼻咽癌核心家系共254个,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与对照组的EB-VCA-IgA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的EB-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有待我们进一步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来进一步阐述鼻咽癌的病因.

    作者:刘海洲;崔英;岳惠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探讨

    目前农村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届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少之又少.农村缺乏真正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现状及对医学教育模式的探讨,探索加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策略.

    作者:郑诗;许冬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