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华
急性阑尾炎在急腹症外科中是常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一旦误诊危害大的特点.结合我院10年来共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513例,临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作者:黄斌;赵德均;高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情况,早期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积极推进重大公共卫生的实施.对我镇20-64周岁已婚妇女进行了常规妇科、宫颈脱落细胞巴氏、盆腔B超及乳腺等检查.结果是妇科患病人数3238例,患病率42.49%,慢性宫颈炎患病率50.65%.确诊宫颈癌11例.提示要想提高妇查率,政府必须提供组织保障,业务部门要做好宣传.
作者:冒永华;丁广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细菌性、滴虫性、霉菌性和混合性阴道炎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用妇科臭氧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选用硝酸咪康唑栓.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选用甲硝唑栓,同时口服甲硝唑片,疗程均为7日.比较各组的治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两组对照观察,治疗组疗效尤为显著,治愈率98%.而且疗程短、不易复发.结论:臭氧治疗阴道炎无明显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经济、方便、疗效好的新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2010年本院及院外门诊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孙怀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治疗小儿热性惊厥(FC)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66例F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抢救惊厥,常用水合氯醛灌肠;或安定肌注;或鲁米钠肌注.观察组患儿在体温升高至37.5℃时,即给安定0.2mg/㎏次,口服.如6小时内体温不退再给一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对FC患儿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复发率.
作者:米思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通过2例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病例,总结经验,对于此类患儿,予以强有力的抗生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以及及时的机械通气等综合处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的机会.
作者:陶良群;王亚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调气消导法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治疗胃痛时以调气消导为主.结果:胃痛症状改善.结论:注重调气消导为治疗胃痛有效方法.
作者:陈世旺;卢雨蓓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王和鸣教授根据脊柱的解剖特点、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生物力学原理及多年临床实践体会,按颈部、胸部、腰部不同部位,辨证施术,总结出一套多方位整脊手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聂达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微创口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42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采用腹股沟区0.8~1.0cm的横行微创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242例患儿均治愈,手术时间11~47min,平均18.5min,其中12例为复发疝,手术耗时稍长,平均手术时间32.3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5d.本组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阴囊或大阴唇水肿,34例于3~5d恢复;2例出现阴囊小血肿,均为复发疝,给予热敷后于10~14d内完全消退;206例阴囊或大阴唇轻度水肿均于术后1~2d内消退.所有病例随访至今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微创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既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又能体现微创外科理念,从而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手术的关键在于解剖结构的熟悉和切口的准确定位.
作者:李文茂;易磊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如何促进产妇会阴侧切口的甲级愈合.方法:对586例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如对产妇侧切口采取洗、照、敷,同时进行饮食指导,预防便秘、感染发生等综合护理措施.结论:对会阴侧切产妇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甲级愈合,减少产褥感染发生.
作者:葛莉;武顺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合并肌酐132μmol/L-225μmol/L,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24h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组(观察组)与厄贝沙坦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静脉输注并口服厄贝沙坦,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口服.观察治疗3周后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厄贝沙坦.
作者:徐寒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庆疗效.方法:以联合3种及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160/100mmHg,为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使用3种降压药,促红细胞生长素,铁剂,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0血液灌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每月行血液灌流2次,每次2小时.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血液灌流组治疗结束SBP,DBP,iPTH均较治疗前水平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清楚尿毒症患者的RA,iPTH等中大分子物质相关.
作者:文顺萍;胡春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艾滋病是人类二十一世纪面对的大威胁之一,它给社会、医学以及心理上带来的冲击,远远超出了之前人类的预料.临床上,艾滋病病人不仅需要躯体上给予强有力的干预治疗,其情志上的治疗尤须应予以关注.
作者:李彦熙;胡志敏;王红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Cox-2在大鼠胃粘膜中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治疗组和红景天维甲酸治疗组,采用Feulgen染色、Western blot及TUNEL法检测大鼠胃粘膜中的DNA含量、Cox-2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红景天维甲酸治疗组癌变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维甲酸治疗组(P<0.05).Cox-2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受抑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红景天加维甲酸可下调Cox-2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其抗癌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港坚;邝国华;冯达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已受到临床科室高度重视,如果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可能会造成致命的肺栓塞.我们普外科胃肠、腺体肿瘤手术多,老年病人多,这些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所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尤为重要.一年来,我们对术后病人给予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梅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参麦红花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参麦针注射液60ml、红花注射液20ml、利用5%葡萄糖液250ml分别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王友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上蔡县外科经手术治疗6例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小肠肿瘤患者因狭窄、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腹痛,分别行肠切除吻合、回肠造瘘手术.针对HIV阳性,免疫指数CD4>200的4例患者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CD4<200的患者行肠造瘘术.随访6个月到3年,效果满意.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出现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腹痛等并发症时宜行手术治疗,肠切除吻合术是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商道峰;商玉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化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已经从认为朱砂无毒认识到朱砂有毒,认识其产生毒性的是朱砂主要成份硫化汞,中产生的游离汞.本文围绕朱砂的毒性,对其内容加以论述,以便人们对朱砂的毒性有更清醒的认识
作者:孟凡佳;刘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髓内针在婴幼儿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因不愿牵引治疗或对牵引、石膏外固定治疗不满意,而采用髓内针治疗的14例股骨骨折.其中中段骨折10例,中上段骨折4例.结果:随访全部病例,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4例全部Ⅰ期愈合,13例优、1例良.无骨感染和骨不连,无术后断针,无拔针后再骨折.结论:髓内针固定是一种安全、微创、愈合快、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股骨骨折的方法.可作为对牵引、石膏外固定治疗不满意的婴幼儿股骨骨折的备选方法.
作者:王权发;滕水生;张勤检;李祖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正确护理方法.方法:对4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评估、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好转率明显提高.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学玲;田茂群;李风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