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13例阑尾炎切除术临床分析

黄斌;赵德均;高律

关键词:阑尾炎, 切除术, 临床分析
摘要:急性阑尾炎在急腹症外科中是常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一旦误诊危害大的特点.结合我院10年来共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513例,临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Hey的相关因素

    作者:孙连增;梁丽芳;孙玉荣;李兆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由于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脑栓塞及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很重要.

    作者:韩宜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4月2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注意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率.

    作者:杨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我院门诊2009~2010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2009~2010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情况.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中药注射剂出库记录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年份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金额.结果:两年中应用较多的有四类:心脑血管用药、肿瘤用药、肝病用药、抗病毒用药;DDDS排序前四种药:2009年是参附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2010年是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结论:临床上中药注射剂应用多的是心脑血管用药、肿瘤用药、肝病用药、抗病毒用药;使用频率多是心脑血管用药.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黄帝内经》补法应用研究概况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具体内容甚多,既有补益气血阴阳的不同,又有分补五脏之侧重,但较常用的治法分类仍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

    作者:李黎华;汪磊;叶绘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1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对确诊为子宫肌瘤的81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每天口服12.5mg,连续口服3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血常规、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所有患者闭经、贫血得以纠正,血红蛋白上升,E2及P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康伟;李绥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用于老年人麻醉体会

    目的:通过不同用药方法的比较,找出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将80例>65岁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为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术后拔管时间及术中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的用量.结果:静吸复合组在术后恢复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中能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从自控理论看医学理论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是阐述人体平衡与控制规律的学说,用现代自控系统理论完全可以来分析与评价.用自控理论来分析与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不仅能够正确理解中医的理论,还原中医理论的客观性,还可以解释各种疾病的起因.

    作者: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对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价值.方法:研究近2年到我院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lc检查的患者286人.结果:经OGTT确诊对糖尿病诊断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2.55%,阳性预测值为90.32%.结论:连接几点的曲线进行诊断意义更大.

    作者:潘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SGSM家族功能及其与帕金森氏疾病的关系

    小G蛋白信号调节基因(SGSM),这种新型基因家族结合小G蛋白及其所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Nurr1基因在中枢系统有广泛的表达,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生发育和存活相关.Nurr1长的基因产物Nurr1作用蛋白(NuIP)被认为是小G蛋白信号调节基因.本文介绍了SGSM基因家族与Nurr1基因的关系,及Nurr1基因对帕金森病(PD)的影响.

    作者:张硕;李茁;刘天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1年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相比差异为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作者:杨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性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常见感染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产气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耐药率十分高,只有复方新诺明呈现部分耐药,其余药物均表现为完全耐药;G-杆菌中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其余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耐药性较低,为部分耐药和敏感.结论:当前临床上耐药菌株较为常见,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以缓解当前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气管异物堵塞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堵塞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145例小儿气管异物堵塞患者,积极对患儿急救与护理.结果:全部患儿均在术后6d内痊愈出院,无不愈病例出现.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疾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刘锦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损伤和康复治疗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及认知功能损伤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康复治疗的合理建议.

    作者:刘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7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仅6例并发肘内翻畸形(<10°)(3.4%),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满意.结论: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确切,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既能良好恢复关节功能,又能有效防止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作者:黄新光;曾令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6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肾炎患者共63例,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经治疗6个疗程后完全缓解13例(20.63%),基本缓解27例(42.86%),好转16例(25.39%),无效7例(11.11%),总有效率为88.89%;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杨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17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及不同给药途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终止妊娠的妇女1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52例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素前列醇,观察组B组60例米非司酮口服及米索阴道给药,对照组58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引产术.结果:完全流产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不全流产相比,有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所致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少.观察组B组较A组产程时间更短、平均用药量更少,发生副反应更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效果优于羊膜腔引产术.且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效果优于口服,适宜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芍倍注射液治疗各期内痔及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观察芍倍注射液治疗各期内痔和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射疗法,观察10天.结果:共收治合格病例50例,痊愈47例,痊愈率94%,显效3例,占6%,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芍倍注射液疗效肯定,临床应用安全,痛苦小,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杨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曼古努尔·玉山;阿斯亚赛买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某气体有限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控制效果评价

    该公司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配套下属企业,随着钢铁集团产能的扩大,为了满足实施高炉富氧和炼钢对氧气等工业气体的需求而建.本项目制氧生产工艺复杂,工艺步骤多.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者: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