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平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于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其后在多所医科学校中得以推广、不断修正,实践证明其医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PBL的理论基础、教育模式以及在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叙述.
作者:石胜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应用R显带技术对CML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6例CML患者中70例检出费城染色体Ph,阳性率为92.5%,其中有12例除Ph阳性外还合并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结论:对CM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对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口腔牙齿疾病问题,其中口臭可能是好多人都曾经经历过的,虽然口臭不是大疾病,但它也时常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作者:宁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和对照组(硝苯地平)两组各5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降低收缩压、舒张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昏,2例患者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其他未见明显异常,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好转,不影响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优于单纯应用卡托普利,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发热等,静滴致过敏性休克罕见,旨在硫普罗宁临床注意.
作者:张丽香;刘宁;马兆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及时有效迅速抢救的方法,并掌握相应的抢救措施.方法:收集我院产科自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大出血病人共84例,年龄20~36岁,平均27.4岁,孕周38~42周,平均40周,产后出血500~4000ml,平均2200ml,初产妇71例,经产妇13例,自然顺产妇65例,剖腹产19例占.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者63例,占75%;胎盘因素11例,占13.1%;软产道损伤10例,占11.9%,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产后出血者.结果:84例均在紧急情况下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的处理,预后良好并且全部痊愈出.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和护理,并且产后出血非常危险必须要求医务人员认真仔细的临床观察,及时的发现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措施.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通过明确概念,中医辩证,鉴别分析,对症治疗.证明中医辩证治疗小便频数疗效较好,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马力;温天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6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资料,其宫颈或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同时以20U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予以按摩子宫来刺激宫缩,或以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欣母沛宫肌注射等途径迅速加强子宫收缩.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56例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42例(75%),胎盘因素6例(10.71%),软产道损伤4例(7.14%),子宫不完全破裂2例(3.57%),子宫内翻1例(1.78%),凝血功能障碍1例(1.78%),其中胎儿娩出2h内发生出血者50例,2h后发生出血者6例.结论: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病,要早处理,适当地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死亡率.
作者:周燕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循证医学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普外科临床教学过程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其医疗实习行为,从而及早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
作者:方征东;胡何节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腺性膀胱炎的诊治,为腺性膀胱炎的早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治疗:31例均行电切术(TUR)28例加术后丝裂霉素灌注.疗效:31例中28例治愈,3例失访,总有效率90.3%.体会:腺性膀胱炎属泌尿科范围,只有通过做膀胱镜及活检,才能得到诊治.
作者:李宏道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水平.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调查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频率分析、金额排序、用药剂量、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抗生素用量以头孢菌素类、奎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前,临床使用情况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我院呼吸科在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策略方面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高美德;赵伟;王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放免法与酶免法测定甲胎蛋白的方法和结果比较;
作者:胡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针对目前市两级药品无编制无经费情况下开展工作困难,及下一步成立市县两级监测中心工作建议.
作者:刘静;赵璨;闫晗;巩新玉;李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64例.方法: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头颅CT引导下,依据血肿的形态、大小及部位,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血肿.结果:出院56例,死亡8例,正常及生活自理者(ADLⅠ级+ADLⅡ级)34.结论:技术安全、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疗程短、费用低、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段志敏;戴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人工髓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是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郝红霞;杨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分析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的手术疗效.方法:将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和对照组(传统缝合法)各1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适.结论: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间断缝合法比较疗效好,术后切口愈合好,患者疼痛程度轻,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7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仅6例并发肘内翻畸形(<10°)(3.4%),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满意.结论: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确切,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既能良好恢复关节功能,又能有效防止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作者:黄新光;曾令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放射检查以及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输卵管造影检查、100例磁共振成像、50例介入治疗的常规护理,以及介入前后,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治疗在放射线科整体护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结论:对于放射科实施舒适护理,不仅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减少了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蔡军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股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选择依据.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72例,年龄17-48岁,体重45-80㎏,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6例.两组均选用0.15%罗哌卡因,A组为0.15%罗派卡因加入舒芬太尼10μg,B组为单纯使用0.15%罗派卡因.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两组病人行股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A组注入:加入舒芬太尼的0.15%罗派卡因20min,B组注入0.15%罗派卡因20min.阻滞完成后30min内每3min测定一次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以相关神经支配区域针刺痛觉消失为标准,同时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维持时间,阻滞完成30min后开始手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评价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同时记录麻醉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头晕等.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比例组间无明显差异,A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P<0.05).麻醉前和麻醉后SBP、DBP、HR等指标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无缺氧事件.A组1例出现一过性寒战,其余所有病人均未观察到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论:舒芬太尼10μg可明显延长0.1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间和术后镇痛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王会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院档案管工作的手段、方法和内容等都发生着重要变化.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使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通过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了解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找出应对措施,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发展.
作者:王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