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氨溴索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功能的研究

郑艳辉;吴泽俊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大剂量氨溴索, 呼吸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4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每组22例,比较治疗前、治疗第5天和第7天患者的血气分析和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PaO2、SaO2及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较实验组有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对ARDS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试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的研究

    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来进行诊治,这具有非常大的疗效优势.通过对当前中医药防治乙肝的现实状况的了解,只有坚持以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进行研究,才能对以辨证思维作为主体的中医肝病学理论进行继承与发展.

    作者:王风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治疗胎位异常的体会

    胎位异常是引起难产的原因之一,常见有横位、斜位和臀位等三种,临床上运用中药、矫正胎位、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侯逸凤;葛改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基于优质护理服务所存在问题的研究

    强化基础护理是落实整体护理、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石,是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改革与发展便成为医院开展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文章就优质护理服务所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当前我国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一点可姿借鉴的帮助.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存在的问题

    目的:通过对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例调查,探讨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特点和趋势,促进抗高血压药物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710例住院病例调查,分析其中380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使用情况.抗高血压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和适应症,患者可根据生理特点选择合适抗高血压药物结果.结论: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不良反应,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基本达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黄晓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寻找一种对于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比较好的方式方法.方法:通过平常的学习,结合平时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护理体会,学习和总结一种适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方法.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有一定的护理难度,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方式方法.结论: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才能确保每位孕妇的安全生产,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国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外科自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的ASA 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例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进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每组100例.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血压(SBP和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统计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前和术后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压和心率较术前变化明显(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咽喉反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较芬太尼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士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继发性不孕患者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继发性不孕患者其病因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继发性不孕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应用宫腹腔镜进行联合检查,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输卵管分为4级.并且分析患者不孕与其输卵管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继发性不孕患者中其输卵管因素可以占85%,在其术后1年内的受孕率为高,并且与输卵管的分级具有相关性,严重的输卵管损伤患者,其术后人工受精怀孕率高于自然怀孕率.结论:对继发性不孕患者早期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能够及时的了解继发性不孕患者其子宫输卵管的功能,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临床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梅桂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1例外后脑梗塞的救治经验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1例经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影象学表现、治疗结果.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正确认识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地治疗,可有效减少和减轻脑梗塞,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胜宏;张武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浅谈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治疗.

    作者:李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Orem自理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以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方法:采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求,根据护理需求和自理能力差异所产生的自理缺陷采取不同的补偿系统进行护理,分别在入院24h内和40天后采用Barthel(BI)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运用Orem自理理论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结论:Orem自理理论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使患者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作者:刘丽芳;王秀芳;王晓珊;李静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与HLA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AITD与HLA-DQA1*0501、DQA1*020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干预组GD患者194例、患者118例以及健康者148例,采用PCR-SSP扩增HLA-DQA1*0501、DQA1*0201目的基因片段方法,后根据SPSS 10.0统计,进行率的X(2)检验,计算OR值,对比分析他们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探讨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按照两组对比,干预组194例GD患者和118例HT患者的HLA-DQA1*05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这GD患者和HT患者的HLA-DQA1*02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按照性别对比,只发现DQA1*02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女性患者中显著降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HLA-DQA1*0501等位基因与GD患者和HT患者的发病易感性有相关性,而DQA1*0201等位基因则女性患者的保护性相关.

    作者:童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估与对策

    在社区护理中,护士与社区人群的联系为密切,这一特点决定了护士应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通过对社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分析,达到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的目的.对参加健康知识讲座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座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合理配置人员,综合培训社区护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吴晓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7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应用R显带技术对CML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6例CML患者中70例检出费城染色体Ph,阳性率为92.5%,其中有12例除Ph阳性外还合并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结论:对CM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对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上蔡县外科经手术治疗6例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小肠肿瘤患者因狭窄、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腹痛,分别行肠切除吻合、回肠造瘘手术.针对HIV阳性,免疫指数CD4>200的4例患者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CD4<200的患者行肠造瘘术.随访6个月到3年,效果满意.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合并HIV阳性出现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腹痛等并发症时宜行手术治疗,肠切除吻合术是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商道峰;商玉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耳穴联合喹硫平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耳穴方法联合西药富马酸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耳穴合并喹硫平)和对照组(喹硫平).在治疗前、治疗第1,4,8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减分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PANSS与TESS分显著降低,总有效率为80.0%.且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频率较对照组低,而且轻微.结论:应用耳穴联合西药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有效,且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减少精神科药物的用量,减少和缓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同时改善患者的躯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更容易接受,可用作治疗精神分裂症.

    作者:王亚军;陆爱益;卢莎;吕美容;颜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PBL教学法的优势与实践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于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其后在多所医科学校中得以推广、不断修正,实践证明其医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PBL的理论基础、教育模式以及在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叙述.

    作者:石胜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性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常见感染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产气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耐药率十分高,只有复方新诺明呈现部分耐药,其余药物均表现为完全耐药;G-杆菌中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其余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耐药性较低,为部分耐药和敏感.结论:当前临床上耐药菌株较为常见,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以缓解当前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发展

    结核病是死亡率仅次于AIDS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结核菌的耐药性增强,结核病疫情日益严峻,迫切需要新型、高效抗结核菌药物的出现.本文主要阐述了治疗结核病药物的发展及新药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朱乃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细菌性、滴虫性、霉菌性和混合性阴道炎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用妇科臭氧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选用硝酸咪康唑栓.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选用甲硝唑栓,同时口服甲硝唑片,疗程均为7日.比较各组的治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两组对照观察,治疗组疗效尤为显著,治愈率98%.而且疗程短、不易复发.结论:臭氧治疗阴道炎无明显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经济、方便、疗效好的新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对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价值.方法:研究近2年到我院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lc检查的患者286人.结果:经OGTT确诊对糖尿病诊断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2.55%,阳性预测值为90.32%.结论:连接几点的曲线进行诊断意义更大.

    作者:潘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