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的优势与实践

石胜民

关键词:PBL教学法
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于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其后在多所医科学校中得以推广、不断修正,实践证明其医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PBL的理论基础、教育模式以及在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叙述.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和对照组(硝苯地平)两组各5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降低收缩压、舒张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昏,2例患者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其他未见明显异常,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好转,不影响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优于单纯应用卡托普利,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对产科20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45例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为0.15%,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为DIC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子宫破裂.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产科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做好计划生育和孕产妇监护,正确掌宫产指征,可以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

    作者:文恒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与放化疗治疗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的比较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要根据肺癌的临床分期来进行.对Ⅰ、Ⅱ、ⅢA期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然而,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能手术治疗者所占比例甚小,相当多的病例需行放疗,对有潜在手术治疗机会的Ⅱ期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式为佳尚有争议.本文结合文献及多年行医史对此类问题发表看法.

    作者:甄强;高丽娜;刘家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43例

    目的:探讨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黏膜下肌瘤143例行宫腔电切镜治疗,随访观察术后月经的改变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月经过多有效率97%;腹痛患者有效率100%.结论:使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可靠.

    作者:韦励;陈健华;张斌;陈文姗;李栩萍;梁见弟;甘嫦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县市级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探索

    浅谈县市级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探索

    作者:张金龙;颜呈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推进传统中医药进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名医辈出,各有独特之处,对利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推进传统中医药进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作者:刘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8名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规治疗后采取奥曲肽静脉注射.结果:38名患者在奥曲肽治疗后,18例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占47.4%,总有效人数34人,占89.5%.结论:奥曲肽临床治疗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郭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儿,观察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在咳痰消失时间和肺部罗音吸收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病程,在基层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军;田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胸腹联合伤48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临床及急诊救治特点,以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48例胸腹联合伤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就诊后30分钟内死亡未手术的4例,2例死于急诊室手术过程中,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总死亡率为16.7%.结论:胸腹联合伤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急诊救治水平,缩短院前时间和术前院内时间,是治疗胸腹联合伤的关键.

    作者:唐瑞康;梁宏;郭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对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价值.方法:研究近2年到我院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lc检查的患者286人.结果:经OGTT确诊对糖尿病诊断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2.55%,阳性预测值为90.32%.结论:连接几点的曲线进行诊断意义更大.

    作者:潘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液针刀治疗治疗1~3个疗程,随访一年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2%,总有效率为93%.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疗效明显,起效迅速,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高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鼻咽癌核心家系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54个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对照组采用广西境内高发区自然人群.结果:鼻咽癌核心家系共254个,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与对照组的EB-VCA-IgA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的EB-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有待我们进一步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来进一步阐述鼻咽癌的病因.

    作者:刘海洲;崔英;岳惠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损伤和康复治疗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及认知功能损伤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康复治疗的合理建议.

    作者:刘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康复新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康复新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且给予康复新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对其应用效果和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康复新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总有效率达95.00%且经过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以较大改善.结论:康复新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效果良好且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疗效及促进患者康复等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邓小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比性.本文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及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质量的监督进行了阐述.

    作者:陈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4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我院妇产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与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术后使用镇痛药(%)、术后发热(>38℃以上).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低,术后发热比率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体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生活方式、血压、并发症情况的调查.结果:经过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在饮食结构方面改变明显.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变病人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终改善高血压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近年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常用的高血压药物ACE抑制药(ACEI)虽然对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否会增加罹患AD的风险迄今还存在着争议.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公哺;刘佳;崔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股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股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选择依据.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72例,年龄17-48岁,体重45-80㎏,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6例.两组均选用0.15%罗哌卡因,A组为0.15%罗派卡因加入舒芬太尼10μg,B组为单纯使用0.15%罗派卡因.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两组病人行股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A组注入:加入舒芬太尼的0.15%罗派卡因20min,B组注入0.15%罗派卡因20min.阻滞完成后30min内每3min测定一次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以相关神经支配区域针刺痛觉消失为标准,同时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维持时间,阻滞完成30min后开始手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评价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同时记录麻醉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头晕等.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比例组间无明显差异,A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P<0.05).麻醉前和麻醉后SBP、DBP、HR等指标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无缺氧事件.A组1例出现一过性寒战,其余所有病人均未观察到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论:舒芬太尼10μg可明显延长0.1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间和术后镇痛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王会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礼仪与护理价值

    1.现代社会中礼仪的含义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仪是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作者:陈美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