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穴联合喹硫平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王亚军;陆爱益;卢莎;吕美容;颜清

关键词:耳穴联合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治疗,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耳穴方法联合西药富马酸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耳穴合并喹硫平)和对照组(喹硫平).在治疗前、治疗第1,4,8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减分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PANSS与TESS分显著降低,总有效率为80.0%.且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频率较对照组低,而且轻微.结论:应用耳穴联合西药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有效,且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减少精神科药物的用量,减少和缓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同时改善患者的躯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更容易接受,可用作治疗精神分裂症.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参数差异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为12导动态心电图STT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对象共600人用常规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所以动态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应比常规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

    作者:王春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阑尾切除患者113例,男性72例,女性41例,年龄在7~81岁,其中穿孔者20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单纯性阑尾炎50例,其中切门感染1例.

    作者:朱展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谈中医药学与数学的学科融合

    论述了中医药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实现学科间融合的可能性并提出解决办法

    作者:吴建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妇科急腹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出各种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对临床治疗妇产科急腹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成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5号头皮针在婴儿颈外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而实验室结果与否和标本的采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标本采集不当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延误诊断及治疗.

    作者:宋年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原发灶不明的脾转移性腺癌伴腰椎骨转移一例

    患者,男,46岁.因左上腹隐痛伴嗳气三周于2010年12月10日收治入院.病来间断左肩部牵涉痛,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外伤史.查体:全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作者:徐雪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探讨

    目前农村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届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少之又少.农村缺乏真正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现状及对医学教育模式的探讨,探索加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策略.

    作者:郑诗;许冬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频彩色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156例显示了阑尾炎声像图改变,符合率为78%.结论:较之CT、MRI等影像学检查,超声枪查有其简便、快捷、可重复性、无损伤、费用低的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袁志坚;王秀焕;胡峻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影响.方法: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治疗,干预组在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疗程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但干预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满意度75.0%(21/28),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6.4%(27/28),两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左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县市级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探索

    浅谈县市级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探索

    作者:张金龙;颜呈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腺苷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硫酸盐缓冲液-叠氮化钠液(1:10000)=60:40;流速为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腺苷和肌苷峰的分离度R≥9.0,RSD≤2.0%(n=5);鸟苷、肌苷、尿苷、腺嘌吟杂质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系数为0.998~1.000之间,回收率结果为鸟苷99.2%,尿苷101.4%,肌苷100.4%.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灵敏、准确,可用于腺苷中有关物质的限度测试.

    作者:吕志东;林秀慧;林建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7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应用R显带技术对CML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6例CML患者中70例检出费城染色体Ph,阳性率为92.5%,其中有12例除Ph阳性外还合并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结论:对CM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对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医院电子处方应用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对医院电子处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电子处方系统在门诊的应用虽有明显的优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功能.

    作者:赵鑫鑫;孙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金匮要略》补益方临床探究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逾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在现代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已经涉及到了<金匮要略>各方面,补法为<金匮要略>中为重要的部分.在此,对<金匮要略>的补法适应症以及补益方临床研究进行钻研探讨和临床的实证分析,以期获得较为全面、深入的应用认识和经验总结.

    作者: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关于口臭疾病问题的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口腔牙齿疾病问题,其中口臭可能是好多人都曾经经历过的,虽然口臭不是大疾病,但它也时常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作者:宁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探讨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院档案管工作的手段、方法和内容等都发生着重要变化.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使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通过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了解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找出应对措施,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发展.

    作者:王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2月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进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椎体平均高度从术前的前缘33.55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3.5%.,从术前的后缘78.5%恢复到术后的前缘 98.5%.,术前术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脊髓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根据ASIA分级除A级2例无改善外,其余均有2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具有恢复生理曲度和椎管减压的作用.

    作者:沈传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氯沙坦/氢氯噻嗪与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氯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与氯沙坦单剂治疗老年1、2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共入选126例1、2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方制剂组63例,单剂组63例;分别给予氯沙坦5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片剂和氯沙坦50mg片剂每日一次治疗,治疗期8周.结果:治疗8周后,复方制剂组与单剂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降压的总有效率相同,但是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制剂与单剂相比,能更快更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对于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治疗的患者,复方制剂服药更方便,依从性更好,药物效价比更佳.

    作者:陈平;董旭凤;邴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依达拉奉联和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h内的ACI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凯霞;吴文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1例外后脑梗塞的救治经验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1例经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影象学表现、治疗结果.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正确认识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地治疗,可有效减少和减轻脑梗塞,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胜宏;张武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