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临床分析

沈传华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钉棒系统,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2月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进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椎体平均高度从术前的前缘33.55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3.5%.,从术前的后缘78.5%恢复到术后的前缘 98.5%.,术前术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脊髓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根据ASIA分级除A级2例无改善外,其余均有2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具有恢复生理曲度和椎管减压的作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如何.方法:把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治疗组患者采用西药加中药汤剂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只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对照组为68%,数据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优越.结论:中医和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依达拉奉联和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h内的ACI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凯霞;吴文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鼻咽癌核心家系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54个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对照组采用广西境内高发区自然人群.结果:鼻咽癌核心家系共254个,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与对照组的EB-VCA-IgA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核心家系先证者父母的EB-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有待我们进一步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来进一步阐述鼻咽癌的病因.

    作者:刘海洲;崔英;岳惠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在人群普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在人群普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4021例进行11种肿瘤相关抗原物的普查.结果4021例中筛查出187例(4.7%)肿瘤标志物有升高,其中24例被病理学、内窥镜、影像学确认为早期或中期肿瘤.确诊肿瘤人数占总普查人数0.60%.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适用于人群普查.

    作者:潘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包括肠道病毒(EV)7I,柯萨奇(COX)病毒、ECHO病毒等,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三岁以下年龄组儿童,临床以发热,手、足、臀部斑丘疹,水疱疹,疱疹性咽峡炎为特征,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衰竭等表现.

    作者:杨金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98例老年肺结核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本院2006年~2009年收治的9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初治患者36例中明显吸收9例(25%),吸收好转20例(55.6%),无变化6例(16.7%),恶化1例(2.7%);复治患者62例中13例(21%),吸收好转35例(56.5%),无变化10例(16.1%),恶化3例(4.8%),死亡1例(1.6%).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有利于提高临床上的确诊率,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

    作者:张冬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氧疗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氧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15.0%),治疗组4例(1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寒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氧疗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伦茂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常见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适量献血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采血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防治方法,减少发病率.

    作者:崔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针对目前市两级药品无编制无经费情况下开展工作困难,及下一步成立市县两级监测中心工作建议.

    作者:刘静;赵璨;闫晗;巩新玉;李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及时有效迅速抢救的方法,并掌握相应的抢救措施.方法:收集我院产科自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大出血病人共84例,年龄20~36岁,平均27.4岁,孕周38~42周,平均40周,产后出血500~4000ml,平均2200ml,初产妇71例,经产妇13例,自然顺产妇65例,剖腹产19例占.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者63例,占75%;胎盘因素11例,占13.1%;软产道损伤10例,占11.9%,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产后出血者.结果:84例均在紧急情况下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的处理,预后良好并且全部痊愈出.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和护理,并且产后出血非常危险必须要求医务人员认真仔细的临床观察,及时的发现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措施.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调护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所致,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呈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

    作者:李作永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出血院前急救转运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转运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科近3年诊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是否接受院前急救为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2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和遗留后遗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观察组和参照组一般情况无差异的情况下,其预后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 ).结论:对脑出血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能够明显增加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对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初强;吕远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研究应用价值.方法:设立对照分析,统计分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PICC管感染的发生率、治愈率.结果:健康教育组PICC管感染的发生率、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x2=6.25、5.78,P<0.05).结论:通过对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PICC管护理的相关讲解、示范、考核等健康教育,能预防PICC管出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的发病率,提高了治愈率,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中推广.

    作者:杨晓雪;管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HPLC法测定咳速停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方法改进

    目的:对咳速停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Ultimate AQ-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01molμ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2.5)(5:1:94);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0nm.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060~0.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9%(n=6),RSD=0.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咳速停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何黎;唐小波;汪佳萍;柴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每组随机分为2小组,Ⅰ组进行中医治疗,Ⅱ组进行西医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高血压患者中,中医治疗有效率均高于西医治疗有效率,p<0.05;中医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继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跌打止痛散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跌打止痛散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红花、当归、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跌打止痛散中大黄素的含量,选用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nm.结果:TLC检出了红花、当归、赤芍特征斑点;大黄素在0.0375~0.3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1.40%.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谭娇连;田其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原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MODS诊治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发病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进展,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日益成为老年患者(≥60岁)的临床终结局,老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E).在MODS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作者:崔莉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6例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手术治疗5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45例患者进行分析,并采用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来评定.结果:45例患者平均随访30个月,其中有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根据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判定优良率为88.9%.结论:股骨远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直接影响预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术中解剖复位、术后鼓励并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振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全面了解我省三所中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情况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我省二所中医院600名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临床知识需求较强烈.

    作者:于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60例分析

    目的:分析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喉返神经保护措施的临床手术效果,对甲状腺手术中采取喉返神经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和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分型、病程、手术方法和类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为暂时性损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为3.33%,与对照组相比,喉返神经损伤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保护是术中的常规手段,除非确定肿瘤不会影响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必须采取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保护.

    作者:郭小泉;胡玉兰;颜君宇;罗超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