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英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4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每组22例,比较治疗前、治疗第5天和第7天患者的血气分析和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PaO2、SaO2及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较实验组有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对ARDS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作者:郑艳辉;吴泽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包括肠道病毒(EV)7I,柯萨奇(COX)病毒、ECHO病毒等,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三岁以下年龄组儿童,临床以发热,手、足、臀部斑丘疹,水疱疹,疱疹性咽峡炎为特征,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衰竭等表现.
作者:杨金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介绍急诊手术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引起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同时分析病人在手术前的心理需要,并提出手术病人的护理对策,同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措施.对急诊手术病人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心理护理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郭艳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转运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科近3年诊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是否接受院前急救为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2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和遗留后遗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观察组和参照组一般情况无差异的情况下,其预后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 ).结论:对脑出血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能够明显增加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对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初强;吕远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对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治疗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31例,对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诊断出29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93.55%.病理结果显示31例中25例发生肌层浸润.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为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色谱柱、流动相、流速、外标法等计算.结果: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在20μg/mL-1~200μg/mL-1的范围之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系统精密度RSD为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度高.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水平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CHF患者83例,健康者4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中BN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心功能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心功能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5),随心力衰竭程度增加而升高.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浆BNP试验的诊断灵敏度为0.87,特异度为0.90.结论:血浆BNP水平测定对CHF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CHF患者早期预后.
作者:张克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目前,手术切除是乳腺Ca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有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保乳切除术、以改良根治术为主.乳Ca根治术在切除患者乳腺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上肢正常功能,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作者:郭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脑膜瘤的各种临床表现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04年9月~2010年9月在本科检查的57例脑膜瘤病人,分析并总结他们的CT征象,来探讨其特征性表现.结果:颅顶大脑凸面占52例,包括24例连接颅骨广基,15例连接大脑镰,3例位于大脑的凸面;3例位于鞍结节或蝶骨嵴,3例位于颅中窝,3例位于小脑桥脑角,颞叶外侧裂的脑实质占3例,侧脑室内占3例.结论:CT对脑膜瘤进行诊断时必须掌握好各类脑膜瘤影像学的典型表现,通过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治疗依据.
作者:林吉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儿,观察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在咳痰消失时间和肺部罗音吸收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病程,在基层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军;田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由于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脑栓塞及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很重要.
作者:韩宜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浅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Hey的相关因素
作者:孙连增;梁丽芳;孙玉荣;李兆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强化基础护理是落实整体护理、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石,是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改革与发展便成为医院开展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文章就优质护理服务所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当前我国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一点可姿借鉴的帮助.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临床分析.方法:全麻下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结果:临床治愈96例,植物生存12例,死亡18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多因血压过高引起,所以术前、术中及术后控制血压尤其重要,显微镜下手术可以达到术野清晰,止血彻底,减少脑组织损伤的目的.
作者:戴刚;温辉;张欢欢;苏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理疗等术后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时间: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C型臂X线机导向下,经皮穿刺到椎间盘间隙靶点后,将于穿刺针相匹配的电极针置入穿刺针内,再用射频控温治疗仪将温度升高到80-90℃,对靶点进行热凝,按照改良MacNab腰腿疼手术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术后第2d有效率为90.8%(79/87),术后第7d有效率为98.9%(86/87),其中显效57例(65.5%),有效29例(33.3%),无1例(1.2%),术后6个月时随访总有效率达97.7%(85/87),其中显效53例(60.9%),有效32例(36.8%),无2例(2.3%).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理疗等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疗程短,见效快,适应证广,治疗方法安全简单微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晓龙;方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近年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常用的高血压药物ACE抑制药(ACEI)虽然对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否会增加罹患AD的风险迄今还存在着争议.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公哺;刘佳;崔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将9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栓等作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与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相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建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影响.方法: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治疗,干预组在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疗程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但干预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满意度75.0%(21/28),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6.4%(27/28),两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左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方法:将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87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47例纳入治疗组,动力髋螺钉治疗内固定治疗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组术中出血量429.7±121.4ml、手术时间为69.5±8.7min,离床活动时间为术后5.5±2.1d,住院时间17.4±2.2d;并发症发生率10.64%.(2)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31.3±130.1ml、手术时间为78.3±11.9min,离床活动时间15.7±3.9d,住院时间25.5±2.6d;并发症发生率32.50%.(3)两组比较显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在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而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离床早、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在具有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该手术配合术后适度锻炼在上可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和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烧伤过程中如何减少瘢痕形成因素.方法:回顾临床案例,总结中医减少瘢痕形成的因素.结果: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我们研究出的专利产品和总结的经验,可以减少疤痕的形成.结论:我们总结出的一套中医治疗烧伤疗法疗效确切,可较显著的减少疤痕形成.
作者:宋长生;吕建立;张付恒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