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维超声结合CDFI诊断甲状腺肿块性质临床分析

祝青

关键词:二维超声, CDFI甲状腺肿块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对诊断甲状腺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作出超声诊断,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6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经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符合率为90%(54/60).其中甲状腺瘤35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瘤33例,符合率为94.29%;甲状腺癌13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癌11例,符合率为84.62%;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超声诊断为10例,符合率为83.33%.讨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提高了甲状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对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会阴侧切口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促进产妇会阴侧切口的甲级愈合.方法:对586例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如对产妇侧切口采取洗、照、敷,同时进行饮食指导,预防便秘、感染发生等综合护理措施.结论:对会阴侧切产妇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甲级愈合,减少产褥感染发生.

    作者:葛莉;武顺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GMP管理在制药企业中的几点体会

    通过GMP认证,是制药企业获得药品生产资格的必要条件,制药企业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认证.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后,能否保持发展和提高,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群体的素质,取决于企业动态的持续的药事法规、GMP的再培训是否实施、对培训效果是否进行评估.通过GMP认证只是GMP管理的起点,GMP管理的理念应该贯穿药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制药企业实施GMP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我国制药企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对GMP管理的体会.

    作者:赵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以Evans综合征为首发表现CD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类累积性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病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典型CLL表达T细胞抗原CD5,CD5-CLL患者占5~10%,以Evans综合征为首发表现CD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以Evans综合症为首发表现CD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复习文献.

    作者:张秀群;张学忠;苏爱玲;戴丹;徐燕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损伤和康复治疗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及认知功能损伤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康复治疗的合理建议.

    作者:刘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硫普罗宁静滴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发热等,静滴致过敏性休克罕见,旨在硫普罗宁临床注意.

    作者:张丽香;刘宁;马兆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药治疗痤疮92例临床观察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进行治疗方法选取9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2组.通过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见效快,效果好.

    作者:潘梅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予以奋乃静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利用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总体疗效相当(P>0.05),且利培酮起效较快,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为少,其中心动过速、震颤、视物模糊、闭经等症状为甚(P<0.05).结论: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更安全、有效.

    作者:胡林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基层卫勤保障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探析

    部队作为我国国防和人民安全的一道防线,官兵的健康、卫生值得重视.某部地处新疆戈壁沙漠地区,其地理、气候环境特殊且恶劣为主,所以对部队卫勤保障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在我们近年来的卫勤工作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基层卫勤保障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许照权;王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和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各种病因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眼外伤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50例,对其进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治疗后视力恢复到0.3以上的22例,占44.0%.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有40例,占80.0%.结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很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承杰;曹俊杰;曹红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机制与疗效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理与临床疗效.方法:76例经内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片20mg,每日睡前口服,吗丁啉10mg,每日3次,疗程8周.结果:2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74例患者复诊后,治愈69例,治愈率占94.6%,好转3例,有效率占97.4%,无效2例,占2.6%.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桂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认识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以普及全国,每年都有初学者加入此行列.中转开腹对初学者是一个重要课题.开展腹腔镜手术,一定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更应认识到中转开腹是避免患者遭受严重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这一点尤为重要.

    作者:姜军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比性.本文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及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质量的监督进行了阐述.

    作者:陈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0年1月~2010年9月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加依诺沙星灌肠,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灌肠,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直乙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春耕;李洪涛;李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二级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药学学科建设.方法:考查二级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以加强临床药学的建设为基础,加快医院药学的学科建设.结果:二级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临床药学的发展是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药学人员要加倍努力,促进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结论:以临床药学的发展推动医院药学的学科建设,促进医院药学与医院其它学科协调发展.

    作者:袁世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Orem自理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以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方法:采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求,根据护理需求和自理能力差异所产生的自理缺陷采取不同的补偿系统进行护理,分别在入院24h内和40天后采用Barthel(BI)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运用Orem自理理论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BI指数)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结论:Orem自理理论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使患者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作者:刘丽芳;王秀芳;王晓珊;李静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与放化疗治疗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的比较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要根据肺癌的临床分期来进行.对Ⅰ、Ⅱ、ⅢA期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然而,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能手术治疗者所占比例甚小,相当多的病例需行放疗,对有潜在手术治疗机会的Ⅱ期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式为佳尚有争议.本文结合文献及多年行医史对此类问题发表看法.

    作者:甄强;高丽娜;刘家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rtion,ADR)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使用当中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1],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依赖性、成瘾性、继发性反应以及引起后代畸形等作用,但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药品不合理应用的现象,致使药品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给药方法的影响.

    作者:周欢梅;左银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6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合并肌酐132μmol/L-225μmol/L,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24h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组(观察组)与厄贝沙坦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静脉输注并口服厄贝沙坦,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口服.观察治疗3周后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厄贝沙坦.

    作者:徐寒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常见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适量献血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采血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防治方法,减少发病率.

    作者:崔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庆疗效.方法:以联合3种及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160/100mmHg,为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使用3种降压药,促红细胞生长素,铁剂,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0血液灌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每月行血液灌流2次,每次2小时.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血液灌流组治疗结束SBP,DBP,iPTH均较治疗前水平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清楚尿毒症患者的RA,iPTH等中大分子物质相关.

    作者:文顺萍;胡春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