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少菲
目的:研究早期筛查及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预防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站产科门诊搜集处于孕早期,在经过50g葡萄糖实验(GCT)证实糖耐量正常的20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干预组进行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24周的时候再次对两组进行50g葡萄糖实验(GCT),异常者再进行糖耐量实验(OCTT).追踪随访,记录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子痫前期、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卡方的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的人数、年龄、胎次、体重、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经统计分析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干预组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子痫前期、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常规进行早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的行为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也得到了降低,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可以作为妇幼保健院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
作者:戈桂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安全用药的重要依据,本文就中成药注射剂说明书中项目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简单分析,以期有关部门能够加强药品说明书中项目的规范设立及内容的具体要求.
作者:刘玉华;赵彦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应用胸腺肽,另1组一般治疗.然后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胸腺肽组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胸腺肽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提高免疫功能,可以减少再次发作.
作者:杨书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继发性不孕患者其病因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继发性不孕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应用宫腹腔镜进行联合检查,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输卵管分为4级.并且分析患者不孕与其输卵管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继发性不孕患者中其输卵管因素可以占85%,在其术后1年内的受孕率为高,并且与输卵管的分级具有相关性,严重的输卵管损伤患者,其术后人工受精怀孕率高于自然怀孕率.结论:对继发性不孕患者早期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能够及时的了解继发性不孕患者其子宫输卵管的功能,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临床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梅桂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小儿肺炎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热、气喘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治疗小儿肺炎时,常规治疗加用沐舒坦有更好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莫西沙星400mg,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400mg,均为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疗程7-10天,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81.8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相似.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佳且安全,优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作者:何进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名医辈出,各有独特之处,对利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推进传统中医药进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作者:刘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2005年10月至2010年2月,我们对9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钟奎;刘长山;潘学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对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治疗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31例,对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诊断出29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93.55%.病理结果显示31例中25例发生肌层浸润.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利用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提取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农村用药的现况.方法:通过ADR预警系统,从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提取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农村地区发生的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为配对条件在同一时间内提取其他病例作为对照,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合并用药、静脉给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青霉素、中药、生物制品.结论:乡村医生长期的用药习惯以及患者的诱导需求等原因影响了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实施,为了达到改善农村用药情况的效果,建议加强政策实施的约束力、加强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以及农村居民的卫生宣教等,促使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作者:井妍;茅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在临床上对生化检验项的影响.方法:按照文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一些指标的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如CK、UA等.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上生化检验项目有干扰作用,应该尽量避免这种现象.
作者:钟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为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色谱柱、流动相、流速、外标法等计算.结果: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在20μg/mL-1~200μg/mL-1的范围之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系统精密度RSD为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度高.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分期与诊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89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得知,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分期为肾小球高滤过期、早期肾小球病变期、微白蛋白尿期、临床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期;临床诊治主要以控制血搪、控制血压、低蛋白饮食、改善肾脏功能等方面进行治疗.结论:临床对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进行诊治时,应全面掌握此病的临床分期特点,以做到及时诊断,对症治疗,以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毓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十堰市城乡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检查十堰市城乡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十堰农村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高,龋齿充填率非常低,儿童龋齿与社会因素有相关性.儿童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与乳牙患龋相关.结论: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对于预防儿童龋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妇科急腹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出各种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对临床治疗妇产科急腹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成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20例患者作为实施风险管理前组,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20例患者作为实施风险管理后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的520例患者中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6.2%,而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6%,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充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素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30例.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习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探讨分析老年患者易发生跌倒的各种原因,充分认识老年患者跌倒的危害性,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旨在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红娟;周丽娅;李琴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药膏外敷穴位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颅内恶性肿瘤患者40例,应用中药膏外敷穴位治疗.外敷双侧太阳穴、百会穴、大椎穴.结果:症状缓解率87.5%(35/40).结论:中药膏外敷穴位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疗效确切,无不良副作用.
作者:卢义;肖宏宇;王洪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1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组(对照组,65例)和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治疗组,73例).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73.8%)、(87.7%、70.8%)](p<0.01)、血清TNF-α和IL-6水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黏膜炎症;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
作者:聂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