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对肥胖症的认识

高全彩

关键词:肥胖, 病因, 病机
摘要:肥胖是由于饮食不节、缺乏运动等多种原因导致体内水谷运化不畅,膏脂大量堆积,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昏身重、体倦嗜卧、少气懒言等症状的一类病症.本文主要探讨它的病因、病机及防治.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6例临床分析.方法:全麻下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结果:临床治愈96例,植物生存12例,死亡18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多因血压过高引起,所以术前、术中及术后控制血压尤其重要,显微镜下手术可以达到术野清晰,止血彻底,减少脑组织损伤的目的.

    作者:戴刚;温辉;张欢欢;苏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医辨证治疗小便频数

    通过明确概念,中医辩证,鉴别分析,对症治疗.证明中医辩证治疗小便频数疗效较好,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马力;温天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频彩色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156例显示了阑尾炎声像图改变,符合率为78%.结论:较之CT、MRI等影像学检查,超声枪查有其简便、快捷、可重复性、无损伤、费用低的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袁志坚;王秀焕;胡峻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间断缝合法的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的手术疗效.方法:将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和对照组(传统缝合法)各1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适.结论: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间断缝合法比较疗效好,术后切口愈合好,患者疼痛程度轻,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影响

    浅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影响

    作者:季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纸塑包装在供应室的应用

    包装是灭菌技术的重要环节,在医疗上,多采用传统的棉布包装方法,使用有效期为7d.灭菌效果虽然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物品易受纤维、棉絮的污染,易受潮,保存时间短.

    作者:巫少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谈循证医学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普外科临床教学过程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其医疗实习行为,从而及早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

    作者:方征东;胡何节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病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01月至2010年06月手术治疗胸下段食管贲门癌264例,均为胸内吻合,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8例,发生率3.3%.对该8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均行开胸探查冲洗、重新置胸管充分引流、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并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持续胃肠减压治疗.结果:治愈7例,1例瘘口经胸腔与胸壁形成窦道,二次术后32天死于肺部霉菌感染.结论:对于早中期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积极开胸冲洗并重新置管确保胸腔引流通畅,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洪银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利用DDDs对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水平.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调查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频率分析、金额排序、用药剂量、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抗生素用量以头孢菌素类、奎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前,临床使用情况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我院呼吸科在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策略方面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高美德;赵伟;王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液针刀治疗治疗1~3个疗程,随访一年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2%,总有效率为93%.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疗效明显,起效迅速,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高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质量风险评价系统创新研究

    为了在口服固体制剂药物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更好的将药害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本文提出要发掘出口服固体制剂药物生产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风险,识别和控制出其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反映出企业在药品生产工艺方面的稳定性.

    作者:黄舒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Hey的相关因素

    作者:孙连增;梁丽芳;孙玉荣;李兆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金匮要略》补益方临床探究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逾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在现代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已经涉及到了<金匮要略>各方面,补法为<金匮要略>中为重要的部分.在此,对<金匮要略>的补法适应症以及补益方临床研究进行钻研探讨和临床的实证分析,以期获得较为全面、深入的应用认识和经验总结.

    作者: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靠性.方法:选取门诊病例56例,70个牙,其中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26例,30个牙;牙髓炎30例,40个牙,均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结果:术后1年复查,两组治愈率分别是93.3%,92.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可以提高治愈率,同时具有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的优点.

    作者:李昭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硫普罗宁静滴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发热等,静滴致过敏性休克罕见,旨在硫普罗宁临床注意.

    作者:张丽香;刘宁;马兆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对产科20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45例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为0.15%,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为DIC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子宫破裂.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产科子宫切除术相关.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做好计划生育和孕产妇监护,正确掌宫产指征,可以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

    作者:文恒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患儿手术感染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现代医学科技的应用和创新越来越受用于临床,小儿的外科手术技术也在应用中备受临床医师以及患者的信任和青睐.但是,患儿处于特殊的生理发育时期,对于临床上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有一点的影响.目前,随着医学技术和手段的提高,手术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多的适用于患儿,并且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突出表现.随着手术的增多,患儿因手术而患感染的比重也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患儿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手术感染的发生,本文对患儿手术感染的护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加以分析和总结.目的是提高患儿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儿手术感染的发生,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护理和预防的具有可行性的参考.

    作者:李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发展

    结核病是死亡率仅次于AIDS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结核菌的耐药性增强,结核病疫情日益严峻,迫切需要新型、高效抗结核菌药物的出现.本文主要阐述了治疗结核病药物的发展及新药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朱乃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43例

    目的:探讨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黏膜下肌瘤143例行宫腔电切镜治疗,随访观察术后月经的改变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月经过多有效率97%;腹痛患者有效率100%.结论:使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可靠.

    作者:韦励;陈健华;张斌;陈文姗;李栩萍;梁见弟;甘嫦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5.5号头皮针在婴儿颈外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而实验室结果与否和标本的采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标本采集不当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延误诊断及治疗.

    作者:宋年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