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新进展

邓海燕

关键词:痛风关节炎, 中医药, 治疗进展
摘要: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出减少,使血中尿酸浓度增高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现代医学常用别嘌呤醇、丙磺舒和秋水仙碱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故中医药治疗痛风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痛风的研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在临床上取得令人乐观的成果,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痛风性关节炎近几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以Evans综合征为首发表现CD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类累积性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病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典型CLL表达T细胞抗原CD5,CD5-CLL患者占5~10%,以Evans综合征为首发表现CD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以Evans综合症为首发表现CD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复习文献.

    作者:张秀群;张学忠;苏爱玲;戴丹;徐燕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1年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相比差异为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作者:杨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抗返流药物治疗儿童慢性咳嗽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咳嗽的患儿分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解痉平喘、抗炎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抗返流药物治疗慢性咳嗽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段春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浅析黄连解毒汤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综述了黄连解毒汤的方证研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蒲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探讨联合检测IMA和H-FABP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诊住院143例患者检测的IMA和H-FABP结果,以阴性阳性为判断标准,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在143例患者中联合IMA和H-FABP检测比单项检测的敏感性,诊断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联合检测IMA和H-FABP可能对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率有帮助.

    作者:徐兰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胸腹联合伤48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临床及急诊救治特点,以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48例胸腹联合伤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就诊后30分钟内死亡未手术的4例,2例死于急诊室手术过程中,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总死亡率为16.7%.结论:胸腹联合伤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急诊救治水平,缩短院前时间和术前院内时间,是治疗胸腹联合伤的关键.

    作者:唐瑞康;梁宏;郭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患儿手术感染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现代医学科技的应用和创新越来越受用于临床,小儿的外科手术技术也在应用中备受临床医师以及患者的信任和青睐.但是,患儿处于特殊的生理发育时期,对于临床上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有一点的影响.目前,随着医学技术和手段的提高,手术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多的适用于患儿,并且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突出表现.随着手术的增多,患儿因手术而患感染的比重也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患儿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手术感染的发生,本文对患儿手术感染的护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加以分析和总结.目的是提高患儿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儿手术感染的发生,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护理和预防的具有可行性的参考.

    作者:李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安利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安利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6月-2011年3月88例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安利博)150mg,qd,对照组予依那普利10mg,qd,治疗4W后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予加量治疗,并且维持该药量到第10周,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并且记录患者服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天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10周后,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利博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诗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31例临床研究

    目的:对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治疗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31例,对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诊断出29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93.55%.病理结果显示31例中25例发生肌层浸润.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二维超声结合CDFI诊断甲状腺肿块性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对诊断甲状腺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作出超声诊断,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6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经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符合率为90%(54/60).其中甲状腺瘤35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瘤33例,符合率为94.29%;甲状腺癌13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癌11例,符合率为84.62%;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超声诊断为10例,符合率为83.33%.讨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提高了甲状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对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祝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

    目的:观察采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给予导赤散加味治疗(处方:木通6g、淡竹叶15g、生地15g、黄芩、黄连各15g、菊花15g、丹皮15g、白及15g、细辛3g、甘草10g)每日一剂,分二次口服,3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明显.

    作者:刘良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腺苷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硫酸盐缓冲液-叠氮化钠液(1:10000)=60:40;流速为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腺苷和肌苷峰的分离度R≥9.0,RSD≤2.0%(n=5);鸟苷、肌苷、尿苷、腺嘌吟杂质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系数为0.998~1.000之间,回收率结果为鸟苷99.2%,尿苷101.4%,肌苷100.4%.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灵敏、准确,可用于腺苷中有关物质的限度测试.

    作者:吕志东;林秀慧;林建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论中医治烧伤如何减少瘢痕形成因素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烧伤过程中如何减少瘢痕形成因素.方法:回顾临床案例,总结中医减少瘢痕形成的因素.结果: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我们研究出的专利产品和总结的经验,可以减少疤痕的形成.结论:我们总结出的一套中医治疗烧伤疗法疗效确切,可较显著的减少疤痕形成.

    作者:宋长生;吕建立;张付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气管异物堵塞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堵塞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145例小儿气管异物堵塞患者,积极对患儿急救与护理.结果:全部患儿均在术后6d内痊愈出院,无不愈病例出现.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疾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刘锦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液针刀治疗治疗1~3个疗程,随访一年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2%,总有效率为93%.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液针刀配合泡足治疗跟骨骨刺疗效明显,起效迅速,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高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2010年本院及院外门诊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孙怀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氯安酮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了50例患儿术中应用氯安酮、咪达唑仑、芬太尼三种药物麻醉后清醒期的治疗与护理.认为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监控患儿体温,做好安全护理,掌握正确输液、输血速度,加强转出麻醉恢复室的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性,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亚伟;庞超;王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胸腺肽协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应用胸腺肽,另1组一般治疗.然后免疫功能的检测.结果:胸腺肽组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胸腺肽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提高免疫功能,可以减少再次发作.

    作者:杨书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其有效治疗措施临床分析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收缩乏力29例,占60.4%.产后出血的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做好预防工作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一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常见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性常见疾病与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本院体检部260份老年体检的资料,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根据健康检测结果分为5个患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共6组.各组于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结果:非健康的五组均与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老年常见疾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有关.

    作者:王仲启;马瑞斌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