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幸福;王志方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常见眼底血管病,属中医的血瘀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近年来,采用中药为主治疗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艾康胶囊时艾滋痛HIW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治疗的125例HIV/AIDS患者给予益艾康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治疗,连续服药3 a,观察其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免疫学指标CD4+T淋巴细胞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发热乏力纳呆腹泻等中医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免疫学指标总有效率达到50.4%.结论:益艾康胶囊对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宝亮;刘晓民;郭百涛;杨秀菊;刘志斌;蒋自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偏头痛即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病因尚未明了,症状复杂多变,治法不一,治疗较棘手.笔者临证自拟头痛饮加减辨证分型治疗偏头痛36例,疗效颇佳.
作者:吴敏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5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予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30%,对照组有效率62.90%,两组均有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凝血功能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比单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更合理、有效,其机制与凝血功能的改变有关.
作者:孙保军;王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60例子口服仙连颗粒,观测其血小板计教、骨髓巨核细胞及中医不同证型的疗效比较.结果发现,仙连颗粒能够提高血小板数量,改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对阴虚血热型疗效较好,对血热妄行型疗效较差,对气虚不摄型的作用介于二型之间.
作者:孙士玲;王祥麒;党辉;梁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天麻素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90例加服天麻钩藤饮,每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两组均15 d为1个疗程.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作者:马启林;可新玲;张国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将60例E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肾康宁Ⅰ方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总疗效,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R和β2-MG明显降低(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DN疗效显著,可降低UAER和Uβ2-MG.
作者:王文凤;黄庆仪;赖小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肢体震颤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锥体外系病症,此症多顽固难愈,治疗棘手,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及心理造成严重伤害.笔者以<温病条辨>中名方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以肢体震颤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收到较好疗效,兹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杨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运用实验研究文献,证明<伤寒论>方证原理,证明<伤寒论>方证原理,启发求异思维,开拓科研思路,结合实践,编著<实验伤寒论>一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作者:张沁园;张成博;胡春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先兆流产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的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范畴.导师袁惠霞教授认为此病的发生与肾脏关系密切,故应从肾着手.根据病情不同,采用保胎,养胎,安胎的方法.
作者:宋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无特效药物治疗,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健脾疏肝、柔肝利湿止痛之法,用加味痛泻要方汤药口服治疗该病60例,有效率达95%,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巩固,复发率低.
作者:孙丙军;马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将盆腔炎分为湿热毒盛、脾虚湿滞、肝郁脾虚三型,分别用易黄汤、完带汤、逍遥散加减并配合天仙藤散外敷及中药灌肠治疗100例,15 d为1疗程,一般需治疗1~3疗程,有效率达95%.
作者:陈丽;林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1988~2006年,笔者采用提牵旋转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福;张董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优选红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红色素和黄色素为指标,考察渗漉流速、乙醇浓度、收集量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优选出红花的佳提取条件.结果:红花的佳提取条件为:用50%乙醇为溶媒,流速(1~3)ml·min-1·kg-1,收集渗漉液5倍量.结论:正交实验优选出的红花提取工艺科学、可行.
作者:于红艳;董玉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天麻片中天麻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C18色谱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3:9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天麻素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效果较好,天麻素在(0.0992~1.488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09%(RSD=0.47%.n=6).结论:采用此方法测定天麻片中天麻素的含量,准确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刘平;智冰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清热汤治疗儿发热100例,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亚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胃溃疡是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治疗上非常棘手,临床证状以上腹胃脘部疼痛,或隐痛、刺痛、胀痛为主,伴有胃脘胀满,嗳气或反酸、纳呆,神疾乏力,面黄,消瘦.近年来,我们运用越鞠汤治疗该病1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多种措施并举,加强学风建设,包括以师德师风促学风建设、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工作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和学导制、丰富教育形式、严肃考风考纪、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获效显著:学生学习风气良好,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成绩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创新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王晓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云母状鳞屑、红膜症、点状出血为临床特征.近年来,银屑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初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冬重夏轻,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发病,目前病因未明,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们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将其辨证分型为:血热毒盛,寒湿侵袭、脉络瘀阻、血虚风燥、肝肾亏虚等五型,对证治疗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疗效,现予介绍,以求同道斧正.
作者:孙治安;李相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它与各门学科之间相互结合,不断改进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本文就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CAI)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对它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永伟;王春霞;裴东旭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