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何龙;陈秀民;葛占洲;王在斌;韩鹏

关键词:PFNA, 股骨粗隆间, 骨折, 老年, 微创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AO 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 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28 例,均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 固定.结果 X 线片示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 个月.根据Harris 功能评分,优良率96.4%.结论 PFNA 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诌议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的医学水平也逐步提高,作为现在医学的硬件,先进的技术和医疗设备为广大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分析了眼科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对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能力和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尤为重要.

    作者:张永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各60例,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4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3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班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中,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突出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课程讲授着重阐明中医治法的特点及重要方剂的配伍规律.针对具体方剂的特点灵活运用药物功效结构析方法、方证相应教学法、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新药研发的思路.运用多种手段督促学生强化方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戴水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不同证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不同证型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90 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分为瘀血型30 例,痰浊型30 例,阳亢型30 例三型.治疗上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00mg 加5﹪葡萄糖250ml(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 次/d,15d 为一个疗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瘀血型的临床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6.6%和93.3%)均显著高于痰浊和阳亢两型.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粘度,促进改善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分型论治治疗脑梗死病疗效明显,尤其对于临床表现有瘀血阻滞脉络的中风病(脑梗死)疗效更为显著可靠.

    作者:黎明;刘睿;李启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研究现况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耐药率和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长,导致临床抗感染治疗难度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数十年来,由于细菌的进化和抗生素的滥用,该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了及时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本文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其对几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对于医务人员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临床耐药性加以研究,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易曲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乌鲁木齐市MMT人员中HIV感染者的告知意愿分析

    目的 了解HIV 感染者和病人自愿检测、告知感染HIV 病毒的情况,为进一步深化VCT 策略和探索告知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257 名HIV 感染者和病人进行匿名现况调查,利用百分比和卡方检验描述.结果 告知率为93.85%;其中以告知配偶(95.08%)、父母(57.22%)为主,极少有人告知朋友或子女;未告知任何人的占26.03%;在配偶和性伴的告知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09,P<0.00) ;在得知自己感染时,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占89.63%;当天告知配偶的占62.59%,且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3,P<0.05) ;除配偶之外的首选告知对象为父母;愿意由自己实施告知的占88.49%;仅有4.92%的人不愿意告知配偶,有32.14%不愿意告知性伴.结论 吸毒人群,尤其是HIV 阳性静脉吸毒者是HIV 传播的核心人群,其配偶或性伴及其家庭成员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告知的主要对象,也是获得支持的重要来源,告知应考虑民族间差异.

    作者:薛国防;李凡;李瑞兰;张玉娟;刘金宝;彭永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沟通技巧在防止产科护理纠纷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妇幼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孕产妇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产科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纠纷与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 ,能有效帮助病人建立心理防卫机制,改变负性心理与行为 ,有利其疾病好转、痊愈和康复[1]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很多机会与病人接触,必然涉及到与病人的沟通.

    作者:贾淑丽;任冬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疏肝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消化性溃疡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其中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例,复合性溃疡10例.结果 治愈64例(80.0%),有效12例(15.0%),无效4例(5%),总有效率(95.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 年3 月~2010 年2月收治的乳腺小叶增生患者13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20mg/d,维生素E胶丸100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服自拟中药汤剂,1剂/d,15d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 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8 例,有效35 例,无效15 例,总有效率77.94%;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2 例,有效41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2.6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传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激素配合中药治疗小儿哮喘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吸入小剂量激素与中药扶正固本共同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方案.方法 全部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吸入小剂量激素与口服纯中药制剂晨喘安、夜喘净; 对照组常规给予平喘抗炎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022,P< 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能显著缓解哮喘患儿的症状,并能防止其反复发作,且方便安全,比常规激素全身治疗副作用更少,效果更可靠.

    作者:蔡爱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透光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透光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方法 2005年6 月至2008 年6 月对168 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Trivex 微创刨吸术治疗,术前、术后给予适当的护理.结果 168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3-14 天,无1 例发生伤口感染.术后随访6 月-2 年,106 条肢体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减轻,26 条肢体溃疡基本愈合,28 条肢体湿疹好转或痊愈,1 例术后15 天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Trivex 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美容效果.术前、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孟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 年3 月~2010年8月收治的120 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均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治疗周期为8 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其中以治疗第8 周效果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轻微腹泻3 例,关节痛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120),经调整用量后好转,未影响治疗.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理想,且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俊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脑梗塞143例CT诊断与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首位.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但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及康复极为重要.由于MRI无法鉴别急性出血与急性脑梗塞 ,目前尚未广泛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而CT 作为一种普遍、快捷、相对较经济的检查方法 ,目前在临床上仍然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现将我院2009年1 月-2010年12 月收治的143 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 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刘爱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一例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并发心脏穿孔的急救与护理

    随着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及有效率不断提高,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近年来治疗房颤的主要选择之一;但由于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操作复杂,且射频消融主要在左心房内进行,因此,房颤介入治疗导致的并发症相对较多,其中主要包括心脏压塞、肺静脉狭窄、左房食管瘘等.而心脏压塞则为射频消融术常见的急症,主要原因是心脏穿孔[1] .

    作者:杨兰萍;周旋;孙竟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葛根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提取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主要用于肺心病、心血管疾病、脑梗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眼科疾病等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许多新的作用和用途被人们所发现,本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葛根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概括.

    作者:魏令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本文就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旨在使术后病人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甾体强心苷类药物的鉴别反应机理研究与探讨

    本文对甾体强心苷类药物的两个主要鉴别反应即冰醋酸-三氯化铁试剂(Keller-Kiliani)反应和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Kedde)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与探讨,以供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时参考.

    作者:王丽丽;金恒启;杨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6例蛔虫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蛔虫性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对的36 例蛔虫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实验组18 例病患满意度为100%,对照组18 例病患满意度为72.2%,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对蛔虫性肠梗阻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仁青松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 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等方面阐述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以便合理使用中药,从而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薛晓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IgM和IgG的检测在生殖器疱疹HSV-II型感染者中的诊断作用

    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HSV 分为两型(HSV-I 型和HSV-II 型),多数生殖器疱疹是由HSV-II 型引起.为了了解生殖器疱疹的感染情况,我们对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进行了HSV-II 型抗体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阳;徐雁;吕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