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方法 本院急性发作的肺心病患者66 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迅速缓解,心肺功能改善.结论 急性发作的肺心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病情好转.
作者:张治方;龙嘉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后各种证型的康复效果.方法 用中医整体护理程序对(观察组) 中风急性期30例进行辨证施护,另(对照组) 实施功能制护理40 例.结果 中经络者护理质量效果明显优于中脏腑者,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功能制护理.
作者:张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食道癌术后营养改进的方法.方法 180 例食道癌病人术后肠内营养,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结论 食道癌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既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长伟;周月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植物原形破壁技术在当归提取中的应用.方法 将当归药材按该工艺进行破壁,破壁药材与未破壁药材分别粉碎成约0.3g的药材小块,分别用70%乙醇于40℃、60℃、80℃温浸2h;80℃条件下于1h、2h、3h、4h、5h取样,分别测定其阿魏酸含量.同时测定破壁药材和未破壁药材的阿魏酸、挥发油含量.色谱柱为TIANHE C18 (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40:6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 不同提取条件下,破壁后的当归药材,其阿魏酸提取率大于未破壁药材,且破壁后阿魏酸提取曲线和挥发油提取曲线均在短时间内达到平滑,而未破壁的则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结论 植物原形破壁技术可以明显缩短当归的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
作者:魏洪君;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痰湿阻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 例随机分成2 组,每组30 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以及活动耐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能够改善痰湿阻肺型COPD 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浩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08 年6 月~2010年2 月收治的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和(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1 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1 次/日.10d 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2 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变.结果 经过2 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和神经传导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9 例,有效25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80.9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0 例,有效29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2.8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各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银杏叶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低温超高频电波刀治疗子宫颈病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我院收治的子宫颈病变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和范围分别行宫颈标准环切术、官颈锥切术等治疗,观察痊愈率;结果:对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纳氏囊肿、宫颈肌瘤和宫颈CIN I级47例患者施行电圈环切术,一疗程治愈率为100%;对宫颈CIN Ⅱ级、Ⅱ级~Ⅲ级3例患者施行锥切术,一疗程痊愈率为96.4%.不同病种采取的不同手术方式获得了良好效果;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哈丽恰·霍加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96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蛋白糖尿病饮食,给予缬沙坦每日80mg,控制血糖、血压达到良好水平.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静滴苦碟子注射液2 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血BUN、Scr 下降明显,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24h 尿蛋白降低更明显,差异较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景湍;翟哲;樊子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为了减少宗教朝觐人群中甲型HN 流感疫情的发生,降低的心理支持护理.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除去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输入性病例.和田地区疾控中心于2009疫苗禁忌人群,共有403 名宗教朝觐人员填写了甲型H1N1 流感年10 月17 日对420 名宗教朝觐人员进行了甲型H1N1 流感疫苗疫苗知情同意书和接种个案信息卡进行了接种.
作者:张靖;吴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无应激试验(NST)联合应用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4 年1 月-2005年12 月间158 例NST 检测异常孕妇分为2 组,即高危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标(S/D 值、PI 值、RI 值)检测.结果 高危妊娠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结论 NST 异常,脐动脉阻力指标正常者,无需过早干预妊娠,可动态观察.NST异常且脐动脉阻力指标异常者,宜尽早终止妊娠.
作者:赵相军;李绮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是药学、药物制剂学专业学生主干课程之一.本专业课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实验技能的掌握,对学生将来从事药品的生产、研发、检验、销售等工作或在医院药学部门从事相关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药剂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比例约为1:1,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曹艳;陈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备受关注,因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故用药的品种较多,用药的频次也高,所造成的药品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增加.因此,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药学服务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药学服务的目的 是为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和经济.
作者:石晓萍;李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针灸为治疗手段,辨证分期治疗;结果:62 例患者中治愈57 例(91.14%);显效3 例(4.84%);有效2 例(3.22%),总有效率100%;结论:按照周围性面瘫的病理和病变发展,将治疗分为三期,以针灸为主,分别采用电针浅刺法、透刺法和双手单针法三种不同的手法配合相应的穴位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同时也证明单纯应用针灸治疗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金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 例应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男性患者,年龄11~45 岁,平均(21.3±1.08)岁,左侧72 例,双侧22 例,右侧2例,并随访观察.结果 96 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5~40min,平均(26.2±1.51)min,基本无出血,术后平均住院(2.81±0.62)d.随访3~9 个月,3 例复发,复发率 3.12%,精液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曾有同侧腹股沟术史和开放术后复发的患者更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刘明建;吴保忠;杨帝宽;林豪胜;肖剑;张启飞;李文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本文对资料完整,随访三年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经以中医正骨手法闭式复位,外固定治疗为主的疗法和西医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于我院经以中医正骨手法闭式复位,外固定治疗或西医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三年,病历及影像资料完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西医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病人经以上两种方法治疗后的随访三年以上的治疗结果,应用harris 评分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通过影象学、步态分析测定观察病人的恢复情况.结果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骨折按Evans 分类:Ⅰ型1 例,Ⅱ型11 例,Ⅲ型17 例,Ⅳ型1 例.harris 评分80.14±1.21.西医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按Evans 分类:Ⅰ型1 例,Ⅱ型9 例,Ⅲ型19 例,Ⅳ型2 例.harris 评分72.34±1.47.结论 如适应症选择得当,经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较其他疗法具有优势.其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系数高,经济费用低,手术操作时间短,较西医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更易于接受,且卧床时间明显短于保守治疗,易于早期锻炼.
作者:金军;钟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变化较快为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在以腹痛收入住院病历中,而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住院率,特别是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而重症胰腺炎病人预后差,治疗棘手.其治疗方案的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历来争议较多[1] .
作者:郝海峰;李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0~75岁.结果 4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21例(52.5%),阴性19例(47.5%);冠心病组21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4例(66.7%),非冠心病组19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0例(52.6%).结论 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作者:何静;李炎华;刘旭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张仲景<伤寒论>根据悸证表现的不同特点进行辨证治疗的方法.方法 将<伤寒论>中有关悸证论述的条文及治悸方药综合分析研究.结果 悸证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外候,多以阳虚为主致水逆上泛而成.根据悸证的不同表现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揭示病因病机,推断病势发展.治悸各方以通阳温阳兼以制水为主,根据不同兼证遣方用药.结论 通过对<伤寒论>中悸证的研讨,可以看出张仲景在辨证论治上非常精细,遣方用药非常严谨.研究探讨中医古籍,对提高理水平,指导实践,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胃镜检查确证的1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治疗组( A组)、莫沙必利治疗组( B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组( C组).A组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2次/d,B组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C组埃索美拉唑的用法用量同A组,莫沙必利的用法用量同B组,治疗8w,观察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为78%,B组有效率为68%,C组有效率为90%,三组之间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埃索美拉唑或是莫沙必利单一治疗.
作者:朱雪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心理干预对胃大部分切除切除术患者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 例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并能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增强病人对术后疼痛的耐受性,促进病人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素娥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