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期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临床观察报告

金丹

关键词:三期辨证, 周围性面瘫, 针浅刺法, 刺法
摘要:目的 探讨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针灸为治疗手段,辨证分期治疗;结果:62 例患者中治愈57 例(91.14%);显效3 例(4.84%);有效2 例(3.22%),总有效率100%;结论:按照周围性面瘫的病理和病变发展,将治疗分为三期,以针灸为主,分别采用电针浅刺法、透刺法和双手单针法三种不同的手法配合相应的穴位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同时也证明单纯应用针灸治疗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泵持续输入静脉营养液在危重新生儿中应用

    本院新生儿科每年要收治30 人左右重症新生儿,以早产极低体重为多.新生儿期营养缺乏不仅影响今后体格发育还对大脑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 .为了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有利于生长发育,对2007 年1 月-2010年10 月收治83 例不能耐受肠道营养的危重新生儿随机分成输液泵持续输入组42 例和常规静脉输入组41 例,探讨输液泵持续输入早期静脉营养对危重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芳;郑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癀片结合抗生素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40例

    目的 新癀片结合抗生素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观察.方法 共观察40 例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疗组20例,口服新癀片(厦门中药厂生产)每次3 片,每日3 次;青霉素800 万U,每日1 次静点;对照组20 例,炎立消1.0g,每日2 次,加青霉素800 万U,每日1 次静点.结论 A组有效率90%,B 组有效率7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作者:乔良;刘淑杰;代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动物实验设施净化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浅谈

    动物实验设施主要应用于实验动物的饲养繁育及进行相关的动物实验.净化空调系统是现代实验动物设施中的重要设施,启用后需连续运转,属能源消耗型设施.参照动物实验设施国家标准,本着实用、标准、经济的原则进行节能设计.

    作者:王春田;秦延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蒙医药治疗雷诺病临床观察

    雷诺病是指患者受寒冷或紧张的刺激后,手指(脚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随后变紫、变红.伴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常反复发作.可以是原发的,即出现再无其他疾病者,称雷诺病.笔者2008 年--2010 年采用蒙医辩证论治雷诺病39 例,疗效满意,先介绍如下:

    作者:赛日吉玛;阿斯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AQP4与脑水肿

    几乎所有的颅内病变均会伴有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既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病理过程,同时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临床上对脑水肿的治疗还比较有限,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家族的发现,为临床上治疗脑水肿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作者:刘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116例老人心律失常分析

    心电图是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明确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一种常用而又经济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电图已成为一种常用有重要的价值的检查方法,它对心室肥大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将我院近4 年60 岁以上老人的心电图检查资料做一简要分析.

    作者:王淑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克雷式骨折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目的 对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与普通治疗方法治疗克雷式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 L 将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期间90例克雷氏骨折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组复位加小夹板固定配合内服外用中药,再结合传统手法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5.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结论 治疗组复位加小夹板固定配合内服外用中药,再结合传统手法治疗的疗效比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的效果好.

    作者:李亦明;邹艳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温圆利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目的 观察温圆利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6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1∶1 的比例随机分为温圆利针组和对照组.温圆利针组采用圆利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TDP 照射的方法治疗.结果 多治疗2 个疗程观察疗效(隔日治疗1 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周.):温圆利针组显效35 例,有效13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为90.56%.对照组显效26 例,有效15 例,无效12 例,总有效率为77.3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温圆利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孟未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1991 年3 月-2010年3 月间行剖宫产术5384 例病人发生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42 例,分析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肥胖、贫血、手术切口方式、高频电刀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 重视孕期保健,降低剖宫产率,积极的防治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范雄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43例临床观察

    目的 将83 例CRF 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组和手工灌肠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对临床症状及体征、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分别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在改善肾功能方面疗效优于中药保留灌肠.

    作者:耿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紫杉醇、卡铂联合赫赛汀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紫杉醇、卡铂联合赫赛汀对HER-2 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10 例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采用紫杉醇、卡铂、联合赫赛汀疗法,观察有效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生存期及毒副作用.结果 10 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人2 例CR,8 例PR,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19 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1 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 紫杉醇卡铂联合赫赛汀能提高HER-2 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率及生存期.

    作者:张晨瑶;刘威;赵淑鸿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拟扶正固本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自拟扶正固本汤配合化疗对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Ⅲ、Ⅳ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观察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对毒副反应发生率、气虚血瘀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免疫功能和生存期等的改善作用.结果 中药加化疗组的近期疗效虽与单纯化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肿瘤稳定率以及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一年生存率均与单纯化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自拟扶正固本汤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自拟扶正固本汤配合化疗对中晚期大肠癌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作者:秦永胜;周志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药物稳定性改善方法综述

    检索近年来有关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改善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药物制剂稳定性改善的方法,供学习和参考.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74例胫骨Pilon骨折疗效观察

    Pilon 骨折是胫骨远端的骨折,由于骨折线累及关节面,且多伴有广泛的软组织挫伤:若处理不当对关节功能影响极大,2001 年4 月--2010 年3 月,来我科收治的74 例Pilon 骨折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逢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作为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药理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自1920年代创建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成为现代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志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至2010 年期间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22 例和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20 例,均采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术后随访评价两种骨折患者恢复指数.结果 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组:3分的有10 例(占50.00%),2 分的有7 例(占35.00%),1 分的有3 例(占15.00%),恢复指数为2.35.比较两组3 分例数和恢复指数,踝关节骨折组显著高于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组(χ2= 6.271,p<0.05;χ2= 5.206,p<0.05).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较治疗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更适合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作者:陈一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Vam3对小鼠呼吸道非特异性炎症模型气道高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利用非特异性炎症小鼠模型来探讨二苯乙烯化合物Vam3 扩张气道的效果.方法 小鼠用伴清蛋白腹膜内致敏,然后气管内发敏.在首次发敏后24 小时用Vam3 进行治疗,地塞米松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及不作处理的空白对照组作为对照.Vam3的评价主要是对过敏性气道高反应性、肺组织学特征的影响.结果 与盐水对照组相比,Vam3 可有效消除气道高反应性,肺组织学特征显示,Vam3 可以减轻炎症和减少粘液分泌.结论 中药有效成分Vam3 具有抗气道高反应性,扩张呼吸道的作用,可以用于COPD、哮喘等气道炎症的治疗.

    作者:张守强;于农;刘虹;魏春华;温明春;侯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诌议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的医学水平也逐步提高,作为现在医学的硬件,先进的技术和医疗设备为广大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分析了眼科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对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能力和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尤为重要.

    作者:张永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婴幼儿过敏性休克临床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过敏反应的抢救都是重点,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来势凶猛,产生后果严重,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积极防范和及时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目前药物品种越来越多,工作中对常见的可致敏药物的防范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予特殊药物引起的过敏则往往忽视.

    作者:李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56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56 例冠心病患者在饮食、运动、服药方面采取适当有效的护理指导,可以避免或预防冠心病的加重或复发,从而减少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次数及时间,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宝日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