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超低温精液冷冻技术的比较

马金霞;孙红勇;顾美娟;华立新;钱立新;吴宏飞

关键词:精子库, 冷冻, 复苏率, 人类
摘要:自1949年Polge发现甘油对冷冻精子的特殊保护作用后,有关冷冻技术的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1,2].自2001年12月我国第一批卫生部验收通过的两家人类精子库诞生以来,科学而规范的人类精液冷冻技术也逐步被确立.结合我库的实际经验,我们比较了传统的颗粒法、安瓿法以及我库现行冻管法对冷冻精子复苏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中华男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离子通道与阴茎勃起

    近年研究发现某些疾病是离子通道基因缺陷与功能变异的结果,称为离子通道病.许多疾病虽然不属于离子通道病,但疾病发生的某一环节或阶段与离子通道的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发现许多药物防治疾病是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起效的.因此,生理和疾病与离子通道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离子通道与阴茎勃起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继红;陈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男性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防御方式与家庭暴力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障碍与家庭暴力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人们对这类患者损他行为的认识,重视其危害性,提高社区精神健康服务水平.方法:对病例组(37例)之妻、对照组(37例)之妻进行家庭暴力问卷测试评分.对病例组、对照组、病例组之妻、对照组之妻进行防御机制问卷(DSQ)测试评分.结果:病例组家庭暴力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多应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P<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障碍是其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定姣;伍绍思;伍铁桥;雷祥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功率微波辐照后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变化

    目的:研究高功率微波(HPM)辐照对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2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25只)和实验组(100只).实验组应用S波段平均功率密度为10、20 mW/cm2的HPM,分别固定持续照射5、10 min,并随机分为10 mW/cm2、5 min组,10 mW/cm2、10 min组,20 mW/cm2、5 min组,20 mW/cm2、10 min组(每组25只).再根据取材时间不同随机分为6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和5 d组,共20小组,每组5只.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凋亡细胞.结果:10、20 mW/cm2辐照5 min后的6、24、48 h组,大鼠睾丸凋亡生精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10 mW/cm2、5 min、6 h组凋亡细胞数量多,达(161.27±5.90)个/5个精曲小管.72 h组、5 d组及10、20 mW/cm2辐照10 min,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HPM诱导大鼠睾丸组织发生凋亡与照射时间和取材时间有关,本实验条件下的HPM辐照大鼠5min可触发生精细胞凋亡数增加,影响大鼠生殖功能.

    作者:尉春华;姚元庆;杨瑛;李东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春期大鼠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对附睾细胞线粒体Ca2+和细胞色素C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科所致的精索静脉曲张对青春期大鼠附睾细胞线粒体Ca2+及细胞色素C的影响.方法:对40只青春期雄性Wistar大鼠,通过部分结扎左肾静脉或显露左肾静脉建立精索静脉曲张模型(VG,20只)和假手术模型(SOG,20只),术后10周,取双侧附睾,检测附睾头、体部细胞线粒体Ca2+、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与SOG组相比,VG组附睾细胞线粒体Ca2+含量显著降低(P<0.001),细胞色素C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外科所致精索静脉曲张大鼠附睾细胞钙稳态失衡、线粒体有损伤,这些变化可能是影响其生育能力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小茹;王淑秋;王跃新;王淑湘;王伟群;张建华;李永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酸性磷酸酶检测评价人精子顶体反应

    生理状态下,获能的精子穿过卵丘细胞外基质时被激活引发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AR),将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以溶解放射冠与透明带(ZP),进而穿入卵细胞与其融合,完成受精[1].因此,检测精子是否发生顶体反应,有助于预示精子的受精能力.AR期间释放的顶体酶类之一为酸性磷酸酶(ACP),ACP的分析可能成为评价AR的一个指标.为此,本文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人精子发生AR,并检测了AR前后ACP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皇甫月明;陆金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药物诱发阴茎疾病66例文献分析

    药物诱发的阴茎疾病包括阴茎异常勃起,阴茎固定药疹等.其发病易被忽视,严重时可累及男性外生殖器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们通过文献检索及分析相关病例,旨在研究药物诱发的阴茎疾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杨树民;杨继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3种超低温精液冷冻技术的比较

    自1949年Polge发现甘油对冷冻精子的特殊保护作用后,有关冷冻技术的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1,2].自2001年12月我国第一批卫生部验收通过的两家人类精子库诞生以来,科学而规范的人类精液冷冻技术也逐步被确立.结合我库的实际经验,我们比较了传统的颗粒法、安瓿法以及我库现行冻管法对冷冻精子复苏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金霞;孙红勇;顾美娟;华立新;钱立新;吴宏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体外rhTNF-α对人精子运动、线粒体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在体外对人正常精子运动、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健康成年男性手淫法获得精液,符合WHO精液正常标准者40例.Peroll梯度离心法得到的精子为精子模型,将精子密度调整为10×106/ml,与终浓度0.03、0.06、0.09、0.27μg/L的rhTNF-α分别在37℃、5%CO2的环境中孵育,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在0.5、1、2、3、4 h取样:①10μl样本用于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检查精子运动参数变化.②250μl样本分别用终浓度均为10μg/ml的Rhl23和PI双染色精子,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线粒体功能的变化.结果:CASA检测结果表明rhTNF-α终浓度为0.06、0.09、0.27μg/L各组精子的活率、直线速度、曲线速度、平均速度、前向运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各组的线粒体功能良好的精子明显减少.精子运动参数降低的趋势分别与TNF-α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5、0.691、0.762、0.693、0.724和0.571、0.594、0.752、0.791、0.816(P均<0.01).线粒体功能良好的精子数目减少的趋势分别与TNF-α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5、0.643、0.752、0.691、0.754和0.532、0.567、0.782、0.692、0.854(P均<0.01).而rhTNF-α终浓度为0.03μg/L组精子的运动参数及线粒体功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hTNF-α可以降低人精子运动能力,同时线粒体功能也受一定的影响.提示rhTNF-α有可能通过干扰精子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而降低精子运动能力.

    作者:边疆;郭贤坤;熊承良;黎家华;田永红;马华刚;张燕;聂勇;余伶俐;肖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α1受体激动剂联合盐酸黄酮哌酯治疗前列腺术后急迫性尿失禁

    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日益增加,术后发生尿失禁症状难以避免.我院1998年8月~2003年8月以口服二联药物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23例,报告如下.

    作者:聂明;曾治军;季天佑;何顺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激素对精子发生的调控

    精子发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细胞增生与分化的过程,是激素依赖的调控,其中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刺激释放的睾酮(T)是主要的激素调节者.睾丸内T是维持精子发生关健的因素之一,而FSH对正常精子发生的起始和维持同样是必须的.在介导激素调节中,Sertoli细胞处于核心地位.同时,正常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生精细胞凋亡也是激素调控的.深入研究精子发生的激素调控,为探索安全、可复的男性避孕方法奠定了基础.

    作者:崔毓桂;陈子庆;沙家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1β和TNF-α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了解IL-1β和TNF-α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34例慢性前列腺炎[EPS中白细胞(WBC)计数≥10/HP为A组16例,WBC<10/HP为B组18例]、10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8例健康对照EPS中的IL-1β和TNF-α进行检测.结果:IL-1 β和TNF-α在EPS中WBC≥10/HP的慢性前列腺炎和无症状性前列腺炎两组检测值明显高于WBC<10/HP的慢性前列腺炎、BPH和健康对照3组(P<0.05,P<0.02).IL-1β与TNF-α有显著的数列等级相关性(P<0.003),而WBC计数和IL-1β、TNF-α之间的数列等级相关性无显著性意义.结论:IL-1β与TNF-α在伴有WBC计数增高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明显增高,IL-1β与TNF-α对传统以WBC计数为慢性前列腺炎进行分类的方法可以提供一个更准确的新分类方法.

    作者:杨进益;叶林;姜洪波;周杰;侯旭;邓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3)--中华男科学杂志影响因子为0.5093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男性不育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它主要影响精子的运动、功能及精液的理化性质而导致男性不育.目前CP所致不育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氧、免疫机制、微量元素锌及病原微生物等几个方面,本文就有关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范召应;钟红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隐睾及少精子症家系1例报告

    隐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隐睾家系临床较少见,2002年9月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平;钟影;吴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糖尿病大鼠阴茎细胞凋亡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目的:比较糖尿病和健康大鼠阴茎细胞凋亡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16只糖尿病(糖尿病组)和10只健康Wistar大鼠(对照组),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8周处死大鼠,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取阴茎组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阴茎细胞凋亡,并测量阴茎动脉血管管径和管壁厚度.结果:糖尿病组出现阴茎海绵体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糖尿病组大鼠出现凋亡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阴茎动脉血管管径变小,管壁增厚,与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可引起大鼠阴茎细胞凋亡增加,导致阴茎动脉的管径变小和动脉的管壁增厚.

    作者:刘剑新;夏仁惠;傅梧;陈一戎;刘国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前列腺炎与性功能障碍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及其与年龄、病程的关系.方法:对2 000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年龄、身高、体重、职业、病程、治疗情况等;②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③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5(IIEF-5).结果:1 768份调查表有效(88.4%).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49.0%,其中,早泄占26.4%,勃起功能障碍占14.9%,早泄合并勃起功能障碍占7.7%.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较高,患病率与患者年龄及病程呈负相关.

    作者:梁朝朝;张学军;郝宗耀;施浩强;王克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前列腺组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研究

    目的:旨在研究前列腺组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存在、含量,探讨SHBG的生理作用及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方法:应用125I标记单抗的双位点夹心免疫放射量度分析(IRMA)方法,检测22例正常中青年前列腺组织、11例老年对照组织和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的胞质和胞核提取液中SHBG的含量.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前列腺组织胞质中含有丰富的SHBG,BPH组为(5.11±1.37)fmol/g湿组织,略高于中青年组(4.98±1.39)fmol/g湿组织和老年对照组(5.06±1.27)fmol/g湿组织,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腺组织中存在SHBG;SHBG的存在有利于结合雄激素并使之在前列腺组织中得以积聚,与前列腺生理和前列腺组织增生有关.

    作者:江洪涛;陈昭典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关于论著的中、英文摘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美国男科学会第29届年会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起始密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探讨前列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80例前列腺癌患者及96例健康男性对照者外周血标本中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DNA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VDR基因起始密码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前列腺癌病例和对照组Fok I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其Fok I多态位点FF、Ff、ff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2.5%、50.0%、17.5%和25.0%、53.13%、22.87%;等位基因F、f分布频率分别为45%、55%和51.56%、48.44%,在湖北地区汉族前列腺癌患者及对照者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DR基因起始密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低发病的湖北地区汉族人群的前列腺癌发生无关.

    作者:杨奕;王少刚;叶章群;杨为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