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儿科病区退药情况分析

张义稚

关键词:儿科病人, 病区, 住院药房, 药品质量, 退药原因, 合理用药, 调剂差错, 合理化, 工作量, 现象, 规范, 管理, 分析, 调查
摘要:我院儿科病人很多,由于多种原因,儿科病区退药现象较为普遍,大量的退药增加了药房的工作量,影响药品质量,且易导致调剂差错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儿科病区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退药原因,以促进病区合理用药,规范住院药房合理化管理.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为了解我科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对 2004-2007 年标本按不同目的 、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血液标本和胸腹水标本的不合格比率较大,其中血液标本溶血和标本凝固占不合格标本比率达71.18%,并逐年下降.溶血和标本凝固是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加强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可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

    作者:毕双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时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包括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和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是各种血液净化疗法中比较常用的的血管通路之一.<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上在使用这类血管通路行血液净化时,一般是用5ml 的注射器回抽导管内的封管肝素,推注在纱方上检查是否有凝血块,动、静脉管各2ml 左右,检查是否回血通畅.

    作者:李书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各60例,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4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3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班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子宫脱垂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脱垂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0 年1 月-2007 年12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8 例子宫脱垂患者,从发病年龄与分娩,绝经等因素的关系以及根据脱垂程度,生育要求的不同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及其效果.结果 该病发病年龄较晚的多在分娩损伤的基础上,于绝经后盆底组织退行性改变而发生或加重.对于该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患者年龄、脱垂程度及健康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提倡住院分娩,及时处理产道损伤,避免产后从事体力劳动是保护妇女生殖健康的有效措施,而手术治疗是根治本病,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玛甫再提·艾合买提;古丽伊帕尔·艾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毒性及中毒因素分析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药以其独有的理论和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缘中药多取材于绿色植物,许多人认为其纯天然、无污染,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副作用.因此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有些健康人也长期服用中药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然近年来临床中药毒副作用的病例时有报道.中药的毒副作用渐受人们关注.为了让人们更客观地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笔者就中药毒副作用做肤浅论述.

    作者:董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影响

    目的 调查心理干预对胃大部分切除切除术患者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 例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并能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增强病人对术后疼痛的耐受性,促进病人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素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工艺对茵栀黄注射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不同工艺茵栀黄注射液质量进行研究.方法 以黄芩苷含量、鞣质检查、澄明度为主要指标,对不同工艺的茵栀黄注射液进行质量考察.结果 工艺对质量的影响较大,其中茵陈提取总黄酮,水提醇沉制得金银花提取物,配液后进行超滤或者加壳聚糖澄清,这两种工艺较好且稳定可控.结论 两种工艺均可用于茵栀黄注射液的质量改进,是有效的方法,其中加壳聚糖澄清改进工艺的茵栀黄注射液效果同于超滤,且成本低,且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孙树文;郭跃;王建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干预

    将48 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热敷、挤奶、早收吮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乳房硬度及胀痛持续时间短,缓解快,提示护理干预可促进初产妇乳腺管的通畅.

    作者:张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1 月到2010 年1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治疗组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对照组仅用依那普利治疗.治疗6 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压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 周后,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旻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针刺配合隔物艾灸对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灸关元等穴对中风病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1 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和隔物艾灸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0 例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针刺及常规药物治疗),隔物艾灸组31 例患者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外加灸关元等穴,观察排尿频率、膀胱大容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频率比较,有效率相当,愈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大容量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隔物艾灸疗法可以提高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肇悦;王伟华;高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僵蝉郁金汤治疗慢喉痹66例

    目的 观察应用僵蝉郁金汤治疗慢喉痹的疗效.方法 僵蝉郁金汤煎取1000ml加蜂蜜30g,徐慢咽下,每日一剂,一月为一疗程,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之物.结果 总有效率95%.提示本方治疗慢喉痹有效.

    作者:郭赞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

    对5 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选穴治疗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诸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但分析后发现,目前许多文献对于中风后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以及药物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索,并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极其缺乏,专业设计不严,忽视诸影响因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分析等问题.

    作者:张如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医按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体会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按摩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体会.方法 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机理,针对功能性肌紧张所致的咀嚼肌采用分离肌粘连、理顺肌纤维、痛点及关节区按摩加热敷等中医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结果 通过对临床380 例患者近10 年的观察,证明采用以上方法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的早期患者疗效显著.结论 针对早期、病程较短、不伴有关节弹响而病因较明确的颞颌下关节紊乱病的患者采用本法治疗有较显著的疗效,其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基层口腔医疗机构.

    作者:刘建东;刘曼丽;方兆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甲型流感H1N1检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PCR 在甲型流感H1N1检测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选自本地区50 例疑似流感病例,提取咽拭子样本,核酸分离试剂盒进行病毒RNA 提取,每份样本分别使用4 种反应液(FluA,SWH1,SWFLuA1 和RNP)反应液进行检测,综合4 种反应液的检测结果对样本进行判定;结果:50份标本中符合阳性判断标准25 例,阳性率50%.阳性标本送广西疾控中心复核,25 例样本复检全部符合甲型H1N1病毒核酸特征;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 检测试剂盒,采用实时荧光PCR 技术对流感病人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适用于流感暴发疫情及临床重症病人的快速诊断.

    作者:王七生;王宁;蒋立立;秦金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口腔医学生的就业问题

    随着医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高考招生的不断扩增,口腔医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正确分析口腔医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口腔医学生合理、及时充分的就业,是医学高校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作者:吴艳;米方林;周燕玲;林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冠心病心电图诊断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0~75岁.结果 4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21例(52.5%),阴性19例(47.5%);冠心病组21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4例(66.7%),非冠心病组19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10例(52.6%).结论 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作者:何静;李炎华;刘旭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进展

    目的 是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人的护理进展.妊娠糖尿病对母婴有很大的危害,病因及对孕妇的影响都比较复杂,必须加以重视,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加强孕期、分娩期、产后护理、调节饮食、早期合理控制血糖、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才能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白银风;宋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64例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64 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保持满意,钢板螺钉未松动,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恢复率为94%.结论 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方法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立式全自动血压计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体会

    全自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准确性.方法:100 例健康体检者用全自动血压计与台式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进行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测量结果.结果:两种血压计测量的收缩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舒张压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全自动血压计的应用有限定性.

    作者:李惠斌;刘洪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机制研究证明子宫肌瘤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病与激素水平、相关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等因素有关.药物治疗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雄激素类、米非司酮、丹那唑、三苯氧胺等激素调节类药物和中药进行辨证施治,可得到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迪丽奴尔·吐尔逊;阿达来提·阿不都热合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