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功率超声辐射微泡剂致肿瘤血管栓塞治疗晚期舌淋巴瘤报告

陈宝安;姜藻;董伟民;吴巍;张航;丁家华;王骏

关键词:辐射微泡剂, 淋巴瘤/治疗, 超声治疗
摘要:临床应用低功率超声辐射微泡剂致肿瘤血管栓塞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肿瘤手段.我科于2003年7月至8月份应用该方法治疗了1例对化疗不敏感的晚期舌淋巴瘤(B细胞型,Ⅳ期),现报道如下:
临床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顺铂、亚叶酸钙及氟脲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

    胃癌是化学治疗相对敏感的肿瘤,5-Fu是胃腺癌化疗的基本用药之一,CF能提高5-Fu的抗癌活性,顺铂是广谱抗癌药,其细胞毒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HD-PDD+5-Fu/CF组成的化疗方案,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汪济东;许扬;章银秀;孙琦;周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壁肿瘤切除和重建

    胸壁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生率占胸部肿瘤的5%,胸壁肿瘤几乎一半以上为良性,报道为21%~67%[1].

    作者:朱守营;张德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多原发肿瘤1例

    多原发恶性肿瘤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肿瘤,在肿瘤中的发生率为0.83%,易引起误诊,如及时确诊,可根据原发癌的分期选择治疗措施.以下为我科收治的1例同时患有胃癌、肺癌、宫颈癌3种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榕;冯光丽;钟华;韩宝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脐尿管癌1例

    1病案摘要患者男,66岁,汉族.因下腹壁肿块伴隐痛不适月余于2002年8月28日入院,既往无外伤、手术史.查体:脐下腹壁正中可触及约6 cm×7 cm肿块,轻压痛,质Ⅲ度,表面欠光,固定.B超及CT检查均示,腹壁见约6.8 cm×6.0 cm×7.5 cm不均质低密肿块影,边缘呈分叶状改变.增强扫描不均匀性强化,病灶与双侧腹直肌分界欠清.肿瘤相关抗原检测CA19-9 820.90(正常0~39μ/ml下同),PSA(前列腺特异抗原)0.74(0~4.0 ng/ml),CA50 124.9(0~25μ/ml),CEA 22.03(0~4.30 ng/ml).临床诊断:脐尿管肿块性质待查.

    作者:顾文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盖诺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盖诺(国产去甲长春花碱,NVB)为一种半合成的新型长春碱类抗癌药,是抗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它对微管蛋白具有高度的亲和力,能阻止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并可以诱导微管的解集,使纺锤体不能形成,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从而阻止癌细胞分裂繁殖[1].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3年2月,采用盖诺联合顺铂治疗复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何建萍;任莉;易成;罗德云;侯梅;谢名英;徐建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55例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目前有明显增长的趋势.手术治疗是常见和有效方法.术后喉部分切除气管切开或全喉切除气管造瘘后,呼吸道发生了一系列生理改变,加上手术部位距离气管切开部位近,如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术后并发症.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收治了喉癌患者55例,行部分喉切除,全喉切除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经过对患者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做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敏;赵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3例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amangioma PSH)于1956年首先由Liebow等报道[1],临床少见,发病机理不明,组织发生存在分歧,易误诊为肺癌.现将在解放军第81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3例PSH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PSH的临床、X线及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PSH的认识.

    作者:美朗曲措;宗晓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功率超声辐射微泡剂致肿瘤血管栓塞治疗晚期舌淋巴瘤报告

    临床应用低功率超声辐射微泡剂致肿瘤血管栓塞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肿瘤手段.我科于2003年7月至8月份应用该方法治疗了1例对化疗不敏感的晚期舌淋巴瘤(B细胞型,Ⅳ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宝安;姜藻;董伟民;吴巍;张航;丁家华;王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用胶与阿霉素融合物用于肿瘤局部治疗的临床观察

    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对于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及给药方法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阿霉素(ADM)与医用ZT 508胶融合,进行肿瘤表面外涂,在体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勤江;田尤新;肖忆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3例青年肺癌的诊治体会

    我科自1998年4月~2002年12月共收治23例青年人原发性肺癌,作者就其诊断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祝爱峰;李娜;闫向远;任军华;吴希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以IgH bcl-2/IgH为分子标志检测B细胞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研究进展

    肿瘤的复发与停止治疗时患者体内仍存在用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出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有关,关于MRD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B细胞所特有的基因重排等遗传学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可用于检测B细胞淋巴瘤(B-NHL)MRD的分子标志,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施纯玫;陈强;叶韵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87例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na Syndrome,SVCS)多并发于肺癌、恶性淋巴瘤及胸腺瘤等胸腔和纵隔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为头面部肿胀、紫绀、气急及剧烈咳嗽,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属于肿瘤急症.我科自1991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SVCS患者8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晶;吴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姐妹同患乳腺癌

    病案摘要例1.姐姐,43岁.2002年1月发现右乳房包块,经针吸活检证实为乳腺癌.2002年1月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外上象限约2.0 cm×2.5 cm×2.0 cm大小,质地硬,边界不清,与皮肤无粘连.术后病理报告:导管浸润癌,腋下淋巴结转移1/3,T2N1M0(ⅡB期),免疫组化:ER(-),PR(-),C-erb B-2(-),P53(-),PCNA(+).术后以CAF方案化疗6个周期和局部放疗.目前放、化疗已经结束,一般状态佳.

    作者:刘大为;单贵良;郑振东;刘永叶;谢晓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TI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4例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在全世界都呈上升趋势,其中NSCLC占80%左右,随着一些对NSCLC有效的化疗新药逐步进入临床,便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和吉西他滨等,化疗已成为晚期NSCLC的首选治疗方法.1997年4月至2001年4月,我们采用泰素(TAXOL)联合异环磷酰胺(IFO)TI方案治疗了34例晚期NSCLC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阜;朱宝华;李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吉西他滨的放射增敏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阿糖胞苷类药物的放射增敏作用已在临床上得到证实,但由于治疗的增益比不高,一直未深入研究.吉西他滨是阿糖胞苷的双氟取代物,具有自身增强作用,在低浓度时即可产生较高的放射增敏作用,是较好的放射增敏剂.目前关于放疗联合吉西他滨的临床研究正大量开展,主要集中于胰腺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本文就吉西他滨的放射增敏作用机制、临床前期研究、临床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作者:吴稚冰;马胜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植入性药盒系统持续长程CF/5-Fu灌注化疗为主治疗中晚期肝脏肿瘤

    长期以来,肝脏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多在影像学界和介入放射学界开展,肿瘤临床学专业的医师参与较少,使与肿瘤介入治疗相关的肿瘤学某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讨论,其结果可能导致治疗用药与肿瘤细胞代谢特点及药代动力学相悖.我们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植入性动脉导管药盒输注系统(PCS),持续长程CF+5Fu灌注化疗为主治疗各种晚期肝癌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小军;吴新光;李晓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NP方案和T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我科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用随机分组以NP方案治疗22例,以进口泰素+卡铂(TC)方案治疗21例,对比观察其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蔡永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致高血糖、酮症酸中毒1例

    现将本院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过程中并发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作一报道.

    作者:孙雨;颜世军;缪东幸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肿瘤患者多汗症64例

    多汗症可单独成为一个病证,也可出现在临床的多种疾病中.我们自1999年至2002年,用中医辨证治疗肿瘤多汗患者6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知佳;郭慧君;王金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含高危因素乳腺癌术后辅助化放疗夹心治疗的临床观察

    含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术后须辅助化、放疗已是不争的共识.但针对术后化放疗的顺序安排何为佳,一直未有定论.我科将1988年10月~1992年10月收治的116例含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术后病人,采用先化后放、先放后化、化放夹心三种治疗方式给予辅助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秋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主管:解放军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解放军第八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