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爱侠

关键词:脑出血, 再出血,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84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一般情况,重点分析了40例再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情况.结果: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与不良情绪、用力排便及重体力劳动、过早搬动及早期下床活动、高血压关系密切.结论:及时和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是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的重点,能有效的防范再出血的发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清纤方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除常规保肝治疗外,均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6个月为1疗程,至少服用1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清纤方治疗,1个月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每月查肝功能,每3个月查HBV-DNA,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各检测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好转、HBV-DNA水平下降,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肝纤维化程度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清纤方在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方面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HBV-DNA水平,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指标,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申长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的临庆研究

    目的:观察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25例)和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组((B组,25例),采用Steward评分法评价术后麻醉苏撰,10min Steward评分≥4分的患者将其送回普通病房,若相反将其送到麻醉后监护室,并记录麻醉药用量、手术中觉醒、术后躁动.结果:经过研究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满意,相对于A组的用药量,B组的瑞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铵均低(P<0.01 ),10min Steward评分≥4分者B组约占84%(21/25),要比A组的56%(14/25)高得多;在拔管时B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与A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具有使手术后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尽早的苏醒.

    作者:余汝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治疗宫颈糜烂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颈糜烂面积较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中药治疗效果显著,生活状态良好.结论:中药结合常规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宋志纯;熊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关于中药在脑中风患者中的医疗进展的探究

    脑中风临床表现以碎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医药在脑中风中的医疗进展情况.

    作者:董美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48例急性盆腔炎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以抗生素联合应用为主的治疗.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45例经药物治疗痊愈;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而获痊愈,全部病例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结论:药物保守治疗是急性盆腔炎治疗的主要方法,实施药物治疗时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作者:邓一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超声检查病人的有效沟通与护理

    彩超待查病人的特点是病种多,病情复杂,尚未确诊.病人对医院环境生疏,对健康知识了解少,患者易出现恐惧紧张心态.为了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检查,及时正确的护患交流,有效沟通是关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患关系的好坏.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是建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护士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应时刻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在沟通中要注重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注重姿态;掌握有效沟通技巧,使患者及家属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以达到积极配合彩超检查的目的.

    作者:郑红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老年患者输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静脉输液前后细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的退化、衰老的特点,及心理方面特有的规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输液前后细心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使老年人积极配合,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药物渗漏及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同时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下颌骨埋伏阻生牙并发症的处理

    笔者收集了10年中所诊疗的50例下领骨埋伏阻生牙.进行了总结和报告,有阻生牙引起的并发症有38例,占本粗生病例的百分之七十六.笔者充分考虑到埋伏牙的局部特点,对骨埋伏阻生牙的危害性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宋乐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时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观察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蒋超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3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建立3种医院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的顺序逐步分析制剂抑菌活性,根据抑菌活性强弱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进行5种菌株的回收率实验和4种控制菌检验方法验证.结果:供试品5种试验菌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均能正常检出.结论:医院制剂必须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要求,通过方法验证实验建立合理的检验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作者:莫迎;兰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80例羊水过少胎儿监护图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羊水过少胎儿电子监护图形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日至2010年10月广西妇幼保健院住院羊水过少80例孕产妇产前胎儿电子监护(NST)的图形变化,并随机选择同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结果羊水过少组中,NST监护以基线变异消失以及-过性减速等异常常见,剖宫产率增高,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增高.结论羊水过少孕妇产前行NST监护时,出现胎心基线变异消失或胎心-过性减速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相关,同时伴有羊水粪染者应及时终止妊娠;羊水过少但羊水清者可进一步监测,选择适当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文莉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剖腹产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护理体会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由此伴发的各种并发症也增加,特别是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剖腹产术后出血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早期出血即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二是晚期出血指胎儿娩出24小时后至至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4周.

    作者:张智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135例高危妊娠的临床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135例高危妊娠例资料分析,提高孕产妇临床的监测力度,达到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目的.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12月一2010年12月妇科检查发现的高危孕产妇135例,住院接收保胎治疗.结果:孕晚期发生高危妊娠为72例,中期的52例,早期的11例,发现孕晚期以妊娠异常为主;高危因素发生率依次为:胎位不正、胎儿窘迫、流产)2次、肥胖症、羊水过少、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以预防性为主,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宣传教育

    作者:江秋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在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方面尚缺乏严谨规范的设计,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还未能形成,近年来在中医诊断界兴起的有关疾病证素特点的研究,为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陶怡;赵莺;陶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深化党建内涵突出实践特色推进医院发展

    十一五期间,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各种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不断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进了保健院科学发展.

    作者:冯时;万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方法:将128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中医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疗效和面肌功能.结果:三组之间功能恢复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NO.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确切值的推广

    作者:卢红彦;商林;纪幼林;李胜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蜒蛐治哮的体会

    蜒蛐即蛤蝓,味咸,性寒,无毒,入肺、肝、胃、大肠四经.古人用之治疗真阴亏损,风中经络,风热脱肛,痔疮肿痛,痈疽发背,疗疮肿毒,蜈蚣咬伤等.而治哮喘,在古医籍中不载.名医姜春华教授用单方蛤蝓编以大贝粉作赋形药,做成绿豆大丸子,每服10g,日3次,辅以牛黄解毒片,治热喘.

    作者:肖铖;何昭华;傅菊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诊胃镜取食管异物142例临床观察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食管异物的治疗效果.总结分析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治疗的急诊食管异物患者166例临床资料,采用胃镜及其附件进行治疗取食管异物.结果:本组126例异物成功取出,16例钳碎后掉入胃内或直接推入胃内,对患者的身体无影响,取物后无并发,另外24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急诊胃镜取食管异物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文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LC患者护理配合.结果: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无中途转开腹、术后感染、出血及电灼伤.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保障.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对13236例已婚妇女妇女病普查情况的分析探讨

    妇女病普查有利于妇女常见病的防治,普查中可发现女性生殖器炎症、良性肿瘤等疾患,及时给予治疗以保障女性健康.妇女病普查普治对计划生育工作也具有促进作用,可促进计划生育措施的落实,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又减少了许多与妊娠、分娩有关的疾病,两者相辅相成.嵊州市长乐镇计生服务站与卫生院联合对25-59岁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丁赛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