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急性盆腔炎临床治疗观察

邓一红

关键词:急性盆腔炎, 抗生素,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以抗生素联合应用为主的治疗.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45例经药物治疗痊愈;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而获痊愈,全部病例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结论:药物保守治疗是急性盆腔炎治疗的主要方法,实施药物治疗时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输血法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新时代.成分输血能够提高临床输血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并且还可以使血液综合利用,因此,它被视为临床输血中的一大重要进展.当今,成分输血成为临床治疗中一种新的特殊方法.其中,浓缩血小板可为骨髓移植病人提供血液保障,使他们能够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为骨髓移植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作者:孙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7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CR和常规X线平片的影像探讨

    目的探讨CR摄影技术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7例(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余24例为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常规x线平片和CR检查.结果27例髋关节分别摄CR片与普通X线平片,受检者CR照射剂量低于传统X线的照射剂量.27例髋关节CR图像显示清晰,而27例普通X线平片显示皮下组织较差,骨小梁结构及小的头下囊变显示不如CR图像清晰.结论CH检查对成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优于常规X线平片.

    作者:赵保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来自我市13个社区的确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48位老人在我院接受的治疗进行跟踪观察和治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过5个月的临床治疗和跟踪调查,大多数患者病情相对稳定,血压下降,糖尿病病症减缓,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极少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此外,保持按时服药、适当锻炼、控制饮食等有助于患者控制病情,增强疗效.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钙离子拮抗剂(G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合用,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练华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黄芪注射液配合治疗慢性肾衰竭10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209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治疗、控制血压等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手段.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4%.对照组总有效率78.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红蛋白变化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配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可提高有效治疗率,临床可供参考采用.

    作者:景瑞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灯盏草火炙加消炎止痛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4例

    目的:观察灯盏草火炙加消炎止痛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芝麻油浸泡的灯芯草点燃后迅速炙同侧少商穴至出现白泡为止,再用消炎止痛膏外敷患侧腮腺处.结果:总有效率98.5%.提示:本治疗方法治疗本病简便有效.

    作者:朱培霞;崔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及防治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除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主要的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进而导致发病、生活质量下降、致残和致死.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对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金龙;冯森;王泷毅;张天戈;杨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诊治资料,总结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合可以进行准确诊断,其治疗可采用常规的抗冠心病病药物,以钙离子拮抗和β受体阻滞剂为主.结论:采用超声心动图及早诊断,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龚军;刘永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80例羊水过少胎儿监护图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羊水过少胎儿电子监护图形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日至2010年10月广西妇幼保健院住院羊水过少80例孕产妇产前胎儿电子监护(NST)的图形变化,并随机选择同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结果羊水过少组中,NST监护以基线变异消失以及-过性减速等异常常见,剖宫产率增高,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增高.结论羊水过少孕妇产前行NST监护时,出现胎心基线变异消失或胎心-过性减速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相关,同时伴有羊水粪染者应及时终止妊娠;羊水过少但羊水清者可进一步监测,选择适当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文莉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牙列缺损的修复

    牙列缺损修复是对一种常见的口腔缺损畸形进行修复的手术.牙列缺损是指牙列中个别或部分牙缺失,牙列缺损修复要根据造成的原因来进行手术.本文主要对牙列缺损的修复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能牙齿保健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王淑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药物流产126例临床分析

    药物流产亦称药物抗早孕,是用非手术措施终止早孕的一种方法,也是现在计划生育领域内的一种新的流产方法,它的诞生填补了器械性人流的缺陷.在一些人流的高危对象中,如剖宫产术半年内多次人流或多次刮宫史等,采用器械性人流手术,不仅手术操作的难度及风险大.而且增加病人痛苦.而采用药物流产(口服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作者:陈运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应用动脉止血压迫器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进行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8例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使用压迫器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压迫挠动脉穿刺点止血,可减少并发症,出血少,痛苦小,操作简单,术后不受限制.提高患者舒适度等优点.

    作者:谢宝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诸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老年呼吸内科568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院内感染32例,占5.63%.结果:肺部疾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广谱抗生素应用均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对感染患者的血液、痰培养结果显示以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为主.结论: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首先是消除传染源,保护易感染人群,合理治疗与合理用药,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赵广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进中医药创新与发展分析

    国务院在2006年提出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总体部署.以推进建立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要求社区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李锦;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0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例数,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病理类型、切口类型以及术后引流情况与发生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5.7%(40/112),其发生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病程、手术时间、病理类型、切口类型及术后引流情况有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改善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急性阑尾炎术后李活质量.

    作者:周振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阴道B超对围绝经期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阴道B超在围绝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份门诊以阴道不规则异常出血的围绝经期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院215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患者经阴道彩色B超诊断与病检结果对比.功能性子宫内膜增生63.2%,子宫内膜息肉71.9%,子宫内膜癌82.4%,子宫内膜炎与老年性阴道炎76.9%,子宫粘膜下肌瘤58.3%.结论:阴道B超对围绝经期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雷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底部病变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底部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现底部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高频与低频超声在发现病变方面的差异.结果:52例患者中,共发现胆囊底部病灶65个.其中,胆固醇息肉47个,炎性息肉5个,腺瘤2个,腺癌3个,腺肌症5个,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个,分隔胆囊并腔内结石2个.高频超声发现病变59个(90.8%),低频超声发现病变41个(63.1%),二者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X2检验,P<0.05)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发现胆囊底部病变上有一定价值.

    作者:郑桂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下颌骨埋伏阻生牙并发症的处理

    笔者收集了10年中所诊疗的50例下领骨埋伏阻生牙.进行了总结和报告,有阻生牙引起的并发症有38例,占本粗生病例的百分之七十六.笔者充分考虑到埋伏牙的局部特点,对骨埋伏阻生牙的危害性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宋乐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肺心病患者126例护理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他胸部疾病或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程长,且程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准确的诊断治疗及合理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心脏急症的院前处理方式与预防监控

    目前,心脏急症在老年人群发生率较高,是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危的主要病症,社区医护人员常是第一处置人,在首诊时做出迅速正确的诊断和处置,赢得时间后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跃进;林朝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手外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后主动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手外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患手总的主动活动度(TAM)和功能独立评定(FIM)的评价,发现治疗后手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康复治疗能较好改善手外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林子玲;赖家盈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