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志
目的:观察治疗晚期妊娠疤痕子宫不全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份住院治疗的晚期妊娠疤痕子宫不全破裂的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7例晚期妊娠子宫不全破裂患者治愈7例取得了较好的母婴结局.结论:结合B超检查、产前检查、前次剖宫产的情况综合分析,可早期诊断.一旦怀疑瘢痕子宫不全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孟云辉;陈兰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且给予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对其效果等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康复训练及相关护理后,患者阴性症状、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结论:加强精神分裂症康复及护理研究对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芝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月31 日就诊的70例发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100 mg,3次/d,治疗组给予加巴喷丁300~900mg/d,大增至1 200mg/d,分3次口服),疗程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1周、2周、4周VAS平分均较治疗钱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VAS平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副作用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宏;洪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临床上子宫腺瘤样瘤的病理特点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35例子宫腺瘤样瘤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结论:腺瘤样瘤是一种特殊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殖系统,,临床上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本文收集病例35例,通过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
作者:顾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慢性尊麻疹患者随机分为49例研究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组)和47例对照组(单用氯雷他定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水肿程度、痛痒、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W后研究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和对照组(单用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65.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吕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自2006年5月一2010年3月收治的1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自拟清宫汤及中药消癥散外敷治疗,持续治疗1~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46例患者痊愈79例,显效53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医在运用中药治病时,应重视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加工条件等对中药疗效的影响,疗效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和源泉.
作者:杜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所有对象作甲襞微循环测定,参照田氏加权积分法计算积分.结果:①2型糖尿病组的甲襞微循环各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各积分均明显高于无该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相关分析显示:甲襞微循环总积分是DR、DN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微循环异常.②甲襞微循环的异常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的情况.
作者:林小玲;温志刚;陈泰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推进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是疾控机构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针对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分析了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现状,指出当前疾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作者:周菊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纳络酮在内科治疗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站收治的68例急症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与常规组.对治疗组除了采用常规治疗心肺脑复苏的基础卜加用纳络酮.结果纳洛酮治疗组复苏成功率及存活时间明显好于常规组(P<0.01).结论纳络酮可以在心肺脑复苏的抢救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继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对于创伤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79例创伤性癫痫患者,17例无治疗史、53例未规范治疗的患者采取奥卡西平单-服药法,维持剂量为600mg~1500mg.有德巴金药物治疗史的9例患者采取德巴金联合服用奥卡西平治疗方法,奥卡西平维持剂量为600 mg~1200mg.治疗一年后,对比分析79例创伤性癫痫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9例创伤性癫痫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显效43例,显效率约为54.43%;有效23例.有效率约为29.11%;无效13例,无效率约为16.45%;总有效66例,总有效率约为83.54%.治疗前79例创伤性癫痛患者当中有4例脑电图无异常表现,正常率约为5.06%,治疗后有19例患者脑电图无异常表现,正常率约为24.05%,治疗前后脑电图正常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卡西平对于创伤性癫痫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王风霞;王丰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治对痊疮的治疗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0年11月月就诊于我科的14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治疗组86例采用辨证方剂施治,配合面膜治疗,西医治疗组56例采用红霉素、维生素B6、外用洗剂治疗,10天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治愈55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8.4%;西医治疗组治愈25例,有效15例,无效16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1.4%,中医组疗效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疗效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传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度环状混合痔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128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PPH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组)和PPH加部分外痔切除术组,每组各6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PPH+部分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方面较单纯PPH无明显增加,但患者满意度却大大提高.结论PPH+部分外痔切除术拓展了单纯PP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适应证范围,是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佳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金卫兵;兰长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此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理用药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东华;李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4.62%,B组为7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功效,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根据自己在社区护理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通过社区卫生护理存在的一些特点,总结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对以后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作者:郑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专门为静脉输液设计的一种新器械.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为患者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痛苦,保护了静脉,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方莉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火针结合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腹针治疗.第1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后观察其疗效.结果:第一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结束后温灸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第1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时,两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有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米建平;余焯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胃镜检查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及胃镜操作者的经验及熟练程度不同,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性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出现并发症.
作者:李潇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保守组所有病例禁食及放置鼻胃管持续减压.强制左侧半卧位;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滴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雷尼替丁,2例加用善得安;46例均下胃管引流,3例患者辅以腹腔穿刺引流.手术组行穿孔修补术38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结果:保守治疗组43例治愈,3例中转手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近期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出血1例,梗阻3例,隔下感染1例,发生率10.87%;手术组全部治愈,并发症主要有盆腔包裹积液1例,膈下感染I例,梗阻1例,肺部感染1例,胃空肠吻合口渗血2例,发生率15.22%;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确切,减少患者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是较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鲍荣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