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续伟;柳浩然;吴海权;韩冬
笔者近年来应用内服中药配合背部走罐治疗失眠9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诊前均长期使用过多种中、西医药物或针灸治疗,但皆疗效不明显.其中男42例,女56例;年龄14-53岁;病程短3月,长8年,平均1.8年;入睡困难65例,入睡后梦多易醒33例;均排除有其它原发疾病.
作者:李华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开腹手术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比持续硬膜外麻醉组起效快,麻醉效果好,P<0.05,腰硬麻组出现低血压比例较高,P<0.05;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两组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持续硬麻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变化也具显著性差异,P<0.05,腰硬麻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下降差值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腹肌松弛度好等特点,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相比局麻药用药量也少,结合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临床麻醉效果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燕;罗辉;刘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蜒蛐即蛤蝓,味咸,性寒,无毒,入肺、肝、胃、大肠四经.古人用之治疗真阴亏损,风中经络,风热脱肛,痔疮肿痛,痈疽发背,疗疮肿毒,蜈蚣咬伤等.而治哮喘,在古医籍中不载.名医姜春华教授用单方蛤蝓编以大贝粉作赋形药,做成绿豆大丸子,每服10g,日3次,辅以牛黄解毒片,治热喘.
作者:肖铖;何昭华;傅菊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临床上153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诊治效果.方法:对临床153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三组对照诊疗中,联合治疗较单方面治疗疗效显著.结论:联合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有显著疗效.
作者:阿米纳·吐尔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旨在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门诊ASAI~II级早期妊娠并自愿接受静脉无痛人工流产孕妇88例.静脉缓慢注射瑞芬太尼(1μg/kg)与丙泊酚(1.5~2mg/kg);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按优、良、差三级进行麻醉效果评定.结果给药后2min、手术开始后lmin,MAP有轻度下降,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药后2min、手术开始后1 min的HR,RR及SpO2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其中有11例发生一过性呼吸抑制,Sp0O降至84%-90%,无一例出现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为无痛人流提供安全可靠的麻醉,瑞芬太尼可抑制呼吸,须有严格的呼吸管理.
作者:陆晓刚;李晖;王燕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产后发生尿潴留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产后尿潴留的原因主要有心理情绪、疼痛、生理和药物因素,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物理、药物、中医针刺和导尿等方法治疗,患者均恢复有效排尿功能.结论产后发生尿潴留,分析其原因并针对性的给予积极的治疗,对促进产妇排尿功能的恢复,争取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康谦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重型颅脑外伤所致的神经组织毁损难以恢复,常导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智能障碍、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精神异常、神经心理障碍等,而且患者的重残和长期昏迷无法得到根本改善.
作者:辛续伟;柳浩然;吴海权;韩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索适合社区应用的、规范有效的高血压病例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抓住高血压病人这条主线,采取集中干预和病人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对高血压的控制发生作用.结果通过集中干预随访和病人自我管理相结合,达到规范化管理的有45.53%;行为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改变;降低了管理人群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以病人自我管理为主的社区综合管理,形成医患互动,使高血压管理由被动变成主动,才能使高血压管理真正有效.
作者:陈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突发群体性伤害事件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9起创伤性突发灾害事件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遵医嘱护理程序,路径组采用护理路径实施急救护理.比较两组事件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对急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路径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提高;患者死亡率、急救时间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护理路径应用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事件的急救中,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农丹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发生的80例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缺陷定性以一般差错和疏忽为主,用错药居缺陷发生之首,普内科、普外科、儿内科、妇产科是发生缺陷的高危科室,护士及助理护士是发生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健全护理缺陷管理制度.重视护理缺陷管理,加大护士培训与考核力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瓜霜喷剂治疗;治疗组给予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哇治疗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景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当今社会意外怀孕的女性越来越多,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计划,想将意外终止,很多女性因为害怕手术或者图方便,选择药物流产的方式.药物流产是采用药物抗早孕的一种方法,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
作者:凌长缨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减少患者投诉.方法通过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住院患者床头随访、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形式,广泛征求患者的意见建议,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患者投诉.结果医院患者满意度从92%提高至99.3%,医院患者投诉实现零投诉.结论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住院患者床头随访、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等对医院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投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门诊手术的广泛开展,门诊麻醉的风险也日益增加.本文重点探讨影响门诊麻醉安全的患者因素、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及其它因素,并就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李国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超声诊断在胸腔积液检查中具有灵敏度高、定位准确、无电离辐射、经济方便、可重复性、动态性等优点,优于X线等其它辅助检查,已成为临床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协助胸腔穿刺定位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仁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胸部创伤的X线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用DR与CT对各种胸部创伤的检查,可以直观的了解、分辨创伤的具体位置.根据不同的影像征象,影像医师能够及时、准确的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张明武;刘万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大肠癌术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且术后采用中药制剂或者化疗进行治疗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共60例,其中42例采用根治切除肿瘤,18例采用姑息切除肿瘤,将术后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制剂经植泵区域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分析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改善状况,出院后六个月随访患者,统计其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痊愈后出院,经化疗的30例患者和经中药制剂治疗的30例患者的体重恢复、食欲恢复状况、症状改善等方面比较,采用中药制剂治疗患者均有明显优势;术后六个月随访,中药治疗组较化疗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生存率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用中药直接经植泵区域灌注治疗中晚期大肠切除术后疗效较好,负法律率相对较低,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可以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以期完善该治疗方法.
作者:颜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供医疗配方用的制品.饮片的真伪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由于中药品种的复杂性、市场混乱等因素,中药饮片仍然存在着以伪充真、以劣充好、真伪混杂等混乱现象,严重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作者:吴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厌食症患儿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健脾和胃汤随症加减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钙、血锌、尿淀粉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厌食状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尿淀粉酶、血锌、血钙改善较对照组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和胃汤加减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有独到的疗效,通过对失调的脾胃功能进行改善,有效提升了患儿的食欲、使患儿体重增加、促进患儿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补充和调节患儿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作者:邱云波;邱进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回顾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1998年06月至2010年06月AMI合并DM患者80例,并以同期单纯AMI患者110例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同时对比改进护理方法前后AMI合并DM患者的病死率.结果:DM患者有较高的AMI发生率且发病年龄较轻,合并DM组患者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更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改进护理方法后,AMI合并DM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下降.结论:AMI合并DM患者有胸痛发生率低等特点,依据其特点改进护理方法,可以减少AMI合并D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梅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