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
目的:提高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1例患者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及护理.结果:61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后腹腔镜是治疗某些泌尿外科疾病的有效途径,加强腹腔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帮助病人平稳度过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泌尿外科较先进的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可帮助病人平稳度过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詹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在小儿泌尿道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泌尿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头孢克肟治疗组)和对照组(复方新诺明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25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出现轻微腹泻2例,对照组患儿出现头晕1例,皮疹1例.症状均轻微,经调整用药后消失.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泌尿道感染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马鞭草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等常规抗炎模型;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马鞭草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廊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重及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可明显延长热板引起小鼠疼痛反应的痛阈值.结论:马鞭草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钟灵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和环境、人口因素的变化,农村地区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随之带来的健康风险因素日益复杂,农村成为疾病高发区.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亟待研究并切实加强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理顺疾病预防管理体制,提高防保人员素质,促进农民生活幸福健康、富裕和谐.
作者:杨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护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实习护生506人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护生中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8.7%,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率为62.3%.77.9%的护生对护理职业防护知识不了解.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实习护生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薄弱,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护认知水平和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策略,通过必要的方式方法实施正性强化,养成安全操作的职业行为,为护生适应未来岗位和提高职业生命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罗小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我科便秘小儿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西沙比利治疗,疗程10天,配合心理饮食行为治疗,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P<0.01).结论:运用中医综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好.
作者:莫少卫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评价丙泊酚与七氟烷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疗效.方法:选择拟行单纯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烷组(S组)各40例.P组静注丙泊酚2.5 mg/kg,给药速度10 mg/s;S组面罩紧闭吸入8%七氟烷.观察麻醉诱导前、后至苏醒时的HR、MAP、RR、SpO2;记录需辅助呼吸患者人数及呛咳反射、术后恶心呕吐(PONV)情况;采用Aldrete 改良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速度;统计两组患者麻醉后满意度.结果:循环稳定性比较S组优于P组;呼吸抑制和呛咳反射发生率P组较S组高;Aldrete改良评分麻醉后恢复总分≥9时所需时间S组明显少于P组;麻醉后满意度P组优于S组.结论:丙泊酚接受度更好,苏醒愉悦感更强;七氟烷术中更平稳,术后苏醒更完全.
作者:汤建红;於建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关系.方法:对80例身材矮小儿童进行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和血清生长因子测定,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分析.结果:GH完全缺乏组儿童生长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GH部分缺乏组儿童生长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缺乏影响儿童身高;血清生长因子缺乏与GH缺乏程度有关.生长因子有助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诊断.
作者:张建英;周敬静;张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108例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支气管哮喘儿童其中73例应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疗效对比,以及分析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及影响.结果:规则的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不雾化吸入和不规则雾化吸入组P<0.05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P<0.01.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好、操作安全、使用方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程元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报告1例他克莫司致颜面部依赖性皮炎.患者男,59岁.因面部发疹伴瘁半年余,加重1周入院.病程中有反复应用他克莫司软膏史,用时好转,停用复发加重.表现为面部弥漫性水肿性红斑,其上散在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丘疱疹,伴脱屑,无水疱、渗出.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左面颊红斑):表皮棘层肥厚伴海绵水肿,真皮浅、深丛细血管周围及部分毛囊较致密淋巴细胞浸润.
作者:刘芳;陈连军;傅雯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80例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总结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77.00%是由房早诱发,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平均为:372.8±40.8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平均为:431.6±435.3ms,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前周期平均为:831±105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前周期平均为:715±101ms.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多由房早诱发,且能够引起房颤的房早的联律间期较不能引起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更短,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前周期较未诱发房颤的房早的联律前周期更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了解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利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精心护理,63例胆囊疾病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无一例途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伤口小、康复快等优点,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爱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102指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包括常规护理、局部情况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本组除4例5指坏死外均再植成功,成功率达98.08%.其中优92指,良6指,可4指,总优良率为90%.98例96指患者获24个月以上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给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姬英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家兔心脏、血压的作用.方法:麻醉兔进行试验测定其心输出量(C0)、颈动脉压(BP)、颈动脉平均压( 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一枝黄花总皂苷的三个剂量组对血压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均<0.05),高剂量组降压效应强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作用发生快,约1min后血压开始回升,5min后血压接近给药前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心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加强;一枝黄花总皂苷对家兔CO、MAP、LVSP均显著降低作用(P均<0.05);而对LVEDP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效果依次加强.结论:一枝黄花总皂苷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和抑制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林玉珊;林翅;黄贵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自拟苦参消痔汤熏洗治疗外痔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外痔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2009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外痔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苦参消痔汤熏洗,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3.08%;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苦参消痔汤熏洗治疗外痔,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佐林;寇强;敖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手术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术后控制血糖、补液,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论: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郝宝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分析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30例糖尿病并发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患者,结果: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100%有效,总有效率73.4%.(P<0.05).结论:翻地还五汤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改进提高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质量,运用人性化服务来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要,创建和谐护惠关系.方法:2008年初开始,在全院开展实施将“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融入核心的新一阶段的整体护理,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结果 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与家属的信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结论 在临床整体护理过程中倡导实行人性化服务,以激励为主要手段,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关爱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切实提高了医院护理的整体形象.
作者:袁迂;钟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的“项痹”“项肩痛”“眩晕”等范畴.针灸与内服中药行之有效,但治疗与诊断上较混乱,缺乏统一的辨证思路.“痹”《华佗中藏经》中注为“闭也”,郑玄《易通注》释为“气不达为病”.广义言之,凡一切闭阻不通的疾病皆可称为痹病.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设专文痹论篇,《灵枢》亦有专文周痹,并散在内经的其他篇幅,广泛的论述了痹的病因、病机、症状、分类等问题,甚为详尽.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
作者:吕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前,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避免并发症的重要条件.1血糖监测1.1血糖监测 耐心告知患者学习和掌握血糖监测技术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监测血糖,可迅速获得血糖信息,使血糖水平量化,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减少酮症的发生.在进行指尖血糖监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的血糖仪,熟练掌握血糖仪的使用功能.(2)选择指端两侧消毒(因该区皮肤神经末梢分布少,痛感较轻),待干后点刺,轻压指腹,利用试纸的虹吸将血吸入试纸即可.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