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K1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4例疗效观察

赵黎光

关键词:维生素K1, 氨茶碱, 毛细支气管炎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K1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维生素K10.5-1mg/(kg·d)静点,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氨茶碱2-4mg/( kg·d)静点,1次/d.观察两组患儿气促缓解、咳嗽、喘憋、肺哕音消失时间,计算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气促缓解、咳嗽、喘憋、肺啰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1%、9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1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在解痉、平喘、镇咳方面可取代氨茶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氨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几,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剂量氨茶碱联合激素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激素治疗)各24例,对照组睡前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结果: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大呼气流量(PEF)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轻度恶心,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氨茶碱联合二丙酸倍氯米松具有协同作用,对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疗效,且能改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广全;冉怀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本文从黄芪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种类资源、种源与种质几个角度简要探析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秀波;刘宝密;陈效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结合临床治疗选择2006年2月至10月103例干眼病患者进行眼科系统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见文章表一.结论:加强眼科保健知识宣传,对干眼病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变不良用眼习惯.这对于减少干眼的发生,预防及减轻其所引起的眼表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阵发性房颤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80例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总结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77.00%是由房早诱发,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平均为:372.8±40.8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平均为:431.6±435.3ms,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前周期平均为:831±105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前周期平均为:715±101ms.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多由房早诱发,且能够引起房颤的房早的联律间期较不能引起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更短,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前周期较未诱发房颤的房早的联律前周期更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

    目的:探讨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CT诊断的优越性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腹部CT检查证实为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就32例患者的CT及腹部平片的病理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的32例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患者中,根据材料判断肠梗阻的有无,判断肠梗阻的病因.32例患者在CT上都发现有肠壁增厚和肠腔狭窄、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的表现,有2例发现缺血性结肠炎.结论:通过CT检查,能够对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进行有效的原因、部位、程度的诊断,为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袁海文;许继姣;汝海燕;王立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医院药剂科的发展方向

    针对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和药剂科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探讨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的方法,为医院药剂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武延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诊治体会

    肱骨髁间骨折是治疗上难度较大的关节内骨折,近年来随着车祸的日益增多,肱骨髁间骨折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院自2007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肱骨髁问骨折8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7例,男56例,女31例.年龄16-67岁,平均31.5岁.车祸伤53例,高处坠落伤18例,其他16例.Riseborough和Radin分类法,Ⅰ型16例,Ⅱ型27例,Ⅲ型22例,Ⅳ型12例.合并尺神经损伤11例,桡神经损伤9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尺骨上段骨折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3例,脾破裂1例.

    作者:唐冰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78例合并冠心病骨折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在老年患者康复以及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78例合并冠心病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治疗后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组在骨折常规护理上予以循证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对其饮食以及心理等采取有效护理.结果:经过细心有效的护理,对照组6例发生并发症,经过有效治疗后痊愈.结论:老年骨折会加重患者的冠心病病情,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段志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医治疗白癜风74例临床分析

    探讨性分析中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74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中药调节及治疗,治愈53例,显效12例,好转10例,无效6例.结论:应根据中药临床研究的特点,探索建立相对的黄金标准的证候量表,制定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志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二辛归苍通窍丸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二辛归苍通窍丸质量标准.采用HPLC法对二辛归苍通窍丸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 18色谱-柱(46250mm,5m),以乙腈-03%磷酸(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的进样量在003~015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为15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二辛归苍通窍丸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董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对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Ⅲ型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患者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以护理小组的形式将循证护理运用于Ⅲ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Ⅲ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俞旺娣;何金荣;欧阳利群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内窥镜鼻窦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处理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概念的引入是鼻科疾病治疗的一次质的飞跃和革新,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的新手术方法.该手术避免了传统术式视觉效果差,病变清除不彻底易复发的特点,特别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的方法.1 手术中易损伤的位置 (1)前筛筛顶内侧,此处为前颅窝骨板薄弱处,如损伤易出现脑脊液鼻漏.(2)筛泡上前筛动脉处,此处前筛动脉管菲薄,如有黏膜增生息肉样变需要清理时易发生前筛动脉出血,继而造成眶内血肿.(3)筛泡外侧眶纸板处,如损伤眶纸板造成内直肌损伤术后有复视可能.

    作者:张丽荣;娄凤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维生素的合理应用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需要维生素的量比较少,由普通食物供给已经足够,不必额外补充,如果把维生素当成营养品滥用,反而有害无益.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维生素不足,这时才可适当补充.1 滥用维生素危害1.1维生素A可防治夜盲症,但长期大量服用,会出现疲劳、软弱、全身不适、发热、颅内压增高、夜尿增多、毛发干枯或脱落、皮肤干燥瘙痒、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四肢痛、贫血、眼球突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现象.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两种镇痛方法在肛肠病术后的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肛肠病术后佳的镇痛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和自愿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控镇痛泵装置:对照组采用局部联合方法镇痛.结果表明两组使用不同方法后2h、4h、8h、12h、24h、48h,镇痛效果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提示:镇痛泵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液效果优于传统止痛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持续、稳定、更有价值的镇痛方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20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手术并发症20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腹壁伤口出血4例,皮下气肿7例,腹胀1例,术后发热6例,右上肢神经麻痹2例.结论:并发症的护理重点在于早期发现,积极处理和有效的心理护理.

    作者:姬英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院软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医生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来我院看病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特别是自2008年迁入新医院以来,每年门诊业务量呈几何性增长,业务量的增多势必产生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概率的增大.门诊药房一直被单纯地认为是一个简单机械的发药过程.其实不然,药房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得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否则稍有不慎,发生发药差错,就可能使医师的诊疗措施前功尽弃,严重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可能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减少医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和隐患的发生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和药师的神圣职责.

    作者:金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关于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和环境、人口因素的变化,农村地区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随之带来的健康风险因素日益复杂,农村成为疾病高发区.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亟待研究并切实加强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理顺疾病预防管理体制,提高防保人员素质,促进农民生活幸福健康、富裕和谐.

    作者:杨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药制作方法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众所周知,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在临床应用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市场,而中药的制作方法,与其疗效的好坏息息相关.笔者针对目前常用的中药制作方法,以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中药制作提供帮助.

    作者:杜锡宝;蒋代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29例术中大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针对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卫英;汤国娇;黎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葛根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联合葛根舒颈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舒颈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范立华;林国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