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华;林国平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5个月随访,治疗有效率达8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复发率低,比单纯的西药治疗具有优势,对于临床治疗神经性皮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治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新形式下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形式,并讨论提出不断完善的建议.方法:采用2007年卫生部对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以及2002-200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录入分析.结果: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不均衡、经费补偿不足、服务不能满足需求、医务人员素质不高、妇幼保健网络不完善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不断提出健全妇幼保健事业的方案,并且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和认真落实,方能让妇幼保健事业发展壮大.
作者:罗正巧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阴道双荷包修补加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2例直肠前突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且两组病例数相等,其中试验组31例采用“阴道双荷包修补加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术”,对照组31例采用“直肠粘膜间断缝合加硬化剂注射术”.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的近远期疗效、术中术后出血、术后肛门疼痛及坠胀、术后感染.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术后出血、术后肛门坠胀、术后感染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术后肛门疼痛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优于试验组,但试验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双荷包修补加直肠前壁硬化注射术”与“直肠粘膜间断缝合加硬化剂注射术”相比,具有疗效稳定、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王建平;贾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伤寒论》中有关乌梅丸的论述共1条,即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1原文析义“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此处“脉微而厥”,既可见于“脏厥”,亦可见于“蛔厥”.
作者:张瑀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符合异丙酚持续微泵输入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麻醉前后两组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复苏快,适宜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
作者:郭劫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药调脂安合剂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观察的血脂增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调脂安合剂,对照组口服中成药荷丹片治疗,然后进行评价疗效.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疗效,并且治疗组血脂等各项指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调脂安合剂明显改善和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作用确切,疗效高,耐受性良好,副作用小.
作者:张新广;孙庆凯;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医对食疗的作用,历来给以高度评价.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宋代《太平圣惠方》称:“夫食内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元代张子和也感慨颇深地说:“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用饮食来防治疾病究竟有哪些优点呢?用清代医学家王孟英的话说,就是以食物作药用“极简易,性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随息居饮食谱》).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观点综合起来看,食疗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马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乙腑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由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80% ~ 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近年来有提前趋势,5月已有病例发生.该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发热、头痛、呕吐和颈项强直等.严重者发生惊厥、昏迷和死亡,部分病例可有后遗症,包括肢体瘫痪、癫痫、智力障碍等.自2009年5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乙型脑炎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丁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卡托普利治疗)各50例,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治疗8个月后,观察两组在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功能分级,且在治疗期间检查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对比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0%,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6.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单纯治疗效果,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掌握老年心衰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衰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作者:王敬霞;姚成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用利多卡因联合酚妥拉明湿敷治疗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注脂肪外渗的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注脂肪乳过程中发生了外渗的患儿96例,分为2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酚妥拉明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2组患儿分别在开始湿敷后1h、12h、24h、48h及72h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温度及肿块的大小.结果:2组患儿局部皮肤情况,在开始湿敷后1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2h、24h、48h及72h时肿胀皮肤吸收消散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酚妥拉明湿敷能有效促进脂肪乳外渗所致皮损的愈合.
作者:来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现代手术室集患者的手术、治疗、诊断、抢救于一身,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医生和护士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室内环境中的色彩可以引起人们的心理变化,支配人们的情感,平衡人们的心态,使人们从钝化的感觉中解放出来.了解色彩的功能特性以及色彩带给人们的生理、心理学效应,在手术室的环境设计和日常工作中正确的加以运用,可以稳定手术人员的情绪,缓解疲劳,抑制烦躁,调节情绪,改善机体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安全保证.色彩心理学的有效运用也可给患者缓解紧张疼痛的感觉,使手术更加顺利进行.
作者:于秋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20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法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风市,中渎,阳陵泉,绝骨等,每日治疗一次.对照组60例,采用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取穴同温针灸组,,每次选用4个穴位,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后,缓慢注射药液,每穴注射药液1-3ml,每日治疗一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0.17%,对照组愈显率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作者:吴芸;栗庆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中医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激素以及镇痛药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循环系统血流量,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有效率9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更好的抗炎、镇痛、免疫抑制作用,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田马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通过拆方分析,简单阐述厚朴大黄汤中各药物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氨水引咳实验和小鼠酚红排泌实验,确定厚朴大黄汤止咳化痰的有效成分.结果:止咳作用复方组>厚朴+枳实>厚朴+大黄>厚朴,枳实配伍效果优于大黄;化痰效果是厚朴大黄汤>厚补+大黄>厚朴+枳实>厚朴,大黄配伍效果优于枳实.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为了提高肛裂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手术的机率及患者的治疗费用.方法:采用括约肌侧切术、并配合局部封闭、硝酸甘油等外用及中药坐浴等共74例.结果本组共治愈52例,好转22例.结论:肛门括约肌侧切术加肛舒洗剂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把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6例为对照组,一组30例为治疗组.对照组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组用浮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的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疗效明显.
作者:段卫平;吕一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整体护理的提出要求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整体护理是先进的护理模式,它要求把病人、护理制度、护理管理、服务质量、护士素质等看做一个整体,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佳护理.然而由于所处地域、条件、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差异,在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体护理开展的质量.
作者:肇悦;刘跟莉;方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导乐式分娩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自愿要求无痛分娩,无妊娠合并症、无麻醉禁忌症的正常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实行硬膜外镇痛导乐式分娩,对照组120例实行硬膜外镇痛传统式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时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硬膜外镇痛导乐式分娩镇痛效果好、能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滕小英;杨优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生活中常用中药的技术及方法.方法:通过外观、鼻闻、口尝、水试、口试等方法经验鉴别,发展到了涉及分子水平或基因水平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以及新方法如电脑图像分析法.结果: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归纳了鉴定手段的多样性、层次性,说明了鉴别手段博采众法、灵活运用多种技术的重要性.
作者:蔡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