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贾晓燕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周围血管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导致肺栓塞,是血液在深静脉内的异常凝结,导致血管管腔阻塞,静脉血流障碍.近年来人们倾向于将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 VTE).深静脉血栓在急性期者可行手术取栓治疗,但绝大多数可经溶栓及抗凝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溶栓及抗凝治疗仍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姜轶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术中逆行结肠灌洗法的应用以提高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术中逆行结肠灌洗法清洁结肠,Ⅰ期切除肿瘤吻合肠道.结果 病死率0%,吻合口漏发生率6.6%.结论 在严格掌握指征的前提下,术中结肠灌洗应用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痛苦,缩短治疗周期及减轻费用.
作者:蔡灿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的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近几年住院病人中出现的几例纠纷中,大部分是协商解决,个别纠纷对医院产生了负面影响.结论: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和服务态度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张晓宁;黎明;张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内经》中关于通与通法的具体含义.方法:通过对《内经》理论的学习,结合后世医家的观点,阐述通的含义及通法的应用发展与范围.结果:在《内经》中一个“通”字贯通全书,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及与自然的关系,为制定通法打下理论基础.结论:通与通法理论直接指导临床治疗和后世医学的发展.
作者:任周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马齿苋联合益母草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止血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药物流产孕囊排出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50例.常规药物流产观察组50例.药物流产后用马齿苋30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天二次,连用5天.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并记录阴道出血情况.分别于首次服米非司酮后8天,15天及转经后复诊,观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天数)、阴道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流产后服用马齿苋、益母草,可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管丽红;苏群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近年,化疗在肺癌中的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这时需服用相关药物降低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伤害.1 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由于小细胞肺癌所具有的生物学特点,目前公认除少数充分证据表明无胸内淋巴结转移者外,应首选化学治疗.2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虽然有效药物不少,但有效率低且很少能达到完全缓解.在使用化疗治疗肺癌后,应对化疗病人进行相关的护理.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总结中药咨询情况,为做好中药咨询工作提供帮助.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门诊中药房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者以患者或其家属298例次(82.78%)居多.服用方法与用量咨询共126例次(35%),疗程与注意事项、中西配伍联用、不良反应分别为75例次(20.83%)、69例次(19.17%)、37例次(10.28%).结论:开展中药咨询工作将有助于医、药、患三方的沟通,有利于临床医疗质量的提高.
作者:孙传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感冒(风邪犯肺型)后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2007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感冒(风邪犯肺型)后遗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宣肺止嗽合剂,每日60ml,一日3次,每次20ml,饭后服用,以7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有效病例有36例,有效率达90%,其中治愈的病例有32例,治愈率为80%;对照组治疗有效病例有31例,有效率达77.5%,其中治愈的病例有26例,治愈率为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感冒(风邪犯肺型)后遗咳嗽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卫东;李阳春;容建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理论免疫学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免疫学问题,以及对免疫学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科学.随着高通量方法和基因组数据的出现,理论免疫学从受体交联和免疫原理、Jerne的相互作用网络和自我选择等经典建模方法开始向信息学、空间扩展模型、免疫遗传学和免疫信息学、进化免疫学、分子生物信息学和表遗传学、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免疫组学等方面转变.
作者:金岩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56例的手术配合.结果:56例惠者术中、术中手术护理密切配合流畅,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康复出院.结论:护士是该手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护理人员在密切配合中高度重视、熟习手术流程,注重细节,精心做好一切配合.
作者:卢志兰;方亮;余发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术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6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均愈合完好,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3.65%,各种不同手术内固定方法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远端较复杂C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平行双钢板螺丝钉固定或Y形钢板固定,对于B型骨折选用2-3枚拉力钉穿透对侧皮质固定或用单侧钢板固定,A型骨折用足够长的螺丝钉穿过对侧皮质固定,可获得坚强的内固定,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作者:庄宗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参南星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C18(200mm×4.6mm,5μm)柱,以乙腈∶0.4%磷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1.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4284~2.1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方法可靠,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于参南星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
作者:曾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瘢痕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0年10月发生的19例瘢痕子宫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再次剖宫产19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结合患者病史尤其是前次剖宫产的情况、产前检查以及B超检查来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旦怀疑瘢痕子宫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张春侠;刘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医疗机构必须以强化临床用药管理为核心,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制度,采取严格有效的执行手段,形成以抗菌药物为重点的合理用药监管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切实对临床医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评价和监控,这才是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所在.
作者:郭丰;王钧;李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外鼻因突出于面部中央而易受损伤,同时相应鼻区临近处长受累.本室对2003年至2009年检验中鼻骨骨折的伤者予以统计,共175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收集本室2003年至2009年检验中鼻骨骨折案例,其中男性154例,年龄16~ 65岁;女性21例,年龄25~55岁,见下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致伤物:损伤部位均为钝器所致,以拳头致伤多,143例占81.71%,脚踢12例占6.86%,其他钝性致伤物20例占11.43%.全部伤者体表检验鼻背部皮肤均有擦伤及挫伤,并伴有鼻出血.
作者:郭洪亮;李加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比较花式、爱母、宫型三种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至2010年270例健康育龄妇女,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放置三种不同的IUD,随访12个月,观察放置后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累积续用率,记录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IUD 12个月的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累积续用率分别为:花式IuD 0.41%、0.59%、2.41%、96.05%;爱母IDU:0.59%、0.51%、2.02%、97.06%;宫型IuD:0.48%、0.63%、3.48%、95.23%,三种IUD比较,爱母带器妊娠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P<0.05);爱母和花式IUD的脱落率及因症取出率皆明显低于宫型IUD(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花式、爱母、宫型三种宫内节育器各具有脱落率低、因症取出率低、累积续用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聂成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比较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至我院就诊的98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98例,再随机分为治疗组(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每组49例,使用24h动态血压检测的技术记录两组治疗8周前后的24h血压,并记录不良反应,对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1.两药均可有效控制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但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者不良反应均少见;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均可有效控制中老年高血压病,不良反应均较少,且以前者更少.
作者:潘立民;叶婷;孙媛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20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法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风市,中渎,阳陵泉,绝骨等,每日治疗一次.对照组60例,采用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取穴同温针灸组,,每次选用4个穴位,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后,缓慢注射药液,每穴注射药液1-3ml,每日治疗一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0.17%,对照组愈显率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作者:吴芸;栗庆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非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n=38)患者按常规西医内科方法治疗,观察组(n=3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生大黄汤剂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和显效共27例(71.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愈和显效共13例(34.2%),对比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医常规疗法结合中药汤剂灌肠对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具有满意疗效,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谭付国;黄永平;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梅花针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对于很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梅花针为丛针浅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因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本人自2000年11月-2010年7月应用梅花针叩刺加悬灸治疗手部急性湿疹9例收效显著,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9例均为女性,8例单侧手背,1例双侧手背,年龄在19岁-30岁之间.
作者:财让簇;玛依努尔·木拉提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