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104例临床经验与总结

贾宏岭;冯浩;金小伟;陈永军

关键词:内固定, 踝关节, 骨折
摘要: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治疗经验.方法:选取10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对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对内踝骨折复位后分别采用空心拉力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随访5-12个月,平均8.3个月.全部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周.根据Baird-Jae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84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96.15%.结论:及时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有序的术后锻炼可使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单孔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进展

    单孔腹腔镜技术作为近几年国内发展成熟起来的国际前沿微创手术,以其显著的微创性、美观性、经济性、舒适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越来越获得认可,己成为近年临床热点,但作为新术式在临床推广应用仍存在很多困难和观念提升.因此我们对单孔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即其在泌尿外科及男性生殖系统的应用前景和应用进展.单孔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相比有其优势,要想在泌尿外科及男性生殖外科获得更大的突破,仍需广大同仁进一步努力.

    作者:吴明贵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很常见,多数糖尿病病人死于其并发症.通过临床治疗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减少糖尿病的病死率.

    作者:史进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麻黄及其复方临床研究进展

    在几千年的中医药发展中,麻黄一直是为常用的中药之一,其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近年来有关麻黄及其复发的临床研究不断涌出,运用也非常广泛,不仅在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中表现了很好疗效,还常被用于治疗皮肤科疾病及疼痛类疾病.

    作者:吴启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适时鉴定,早期预防,心理护理和合适的治疗.结果:患者胃瘫症状好转或消失,顺利出院.结论: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胃瘫患者,通过合适的护理和治疗,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氨甲喋呤对照组和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50mg/m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米非司酮,200mg/次,1次/天,连服2天,定期监测血HCG及B超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0%对照组治疗成功率7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氨甲喋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可得到提高.

    作者:欧树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进行压疮的风险评估,根据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压疮发生.方法:对126例昏迷患者采用我院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情况登记表进行评分,评分范围均在18-29分,我们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结果:126例昏迷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压疮发生.结论:对危重患者入院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压疮发生.

    作者:汪丽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慢性盆腔炎的规范治疗

    目的:探讨例慢性盆腔炎规范治疗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门诊或住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疗效评定及对比.结果:经治疗3个疗程两组进行疗效评定及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治疗较为困难,需要规范疗法进行治疗,采用静脉注射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取得良好的疗效,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较好.

    作者:张枫枫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心绞痛86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地奥心血康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益气化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侯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笑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程的改革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的实验课是免疫学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院学生人数的增长以及学科不断地发展,免疫学检验新技术不断地出现,实验教学面临着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必须通过对实验教学进行不断的更新与改革,紧跟学科发展.近年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在坚持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提高综合实验的比例和质量,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实验室增设现代化先进检测仪器,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让学生从基础的实验做起,全面了解整个免疫学,同时穿插目前临床新的检验诊断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改革,不但加强了为免疫学理论课服务,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

    作者:张俊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险与防护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并着重介绍了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避免职业损伤等三种解决方案极其具体应用,希望相关人员加以借鉴和探讨,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陈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早产产妇的护理

    早产产妇的心理特点、相关的护理措施等,早产产妇的指导.

    作者:李锦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护士长管理中的实践体会

    浅谈护士长管理中的实践体会

    作者:冯秀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急诊收住内科ICU502例重症患者追踪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急诊诊治水平,为急诊培训和EICU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1.1~2010.12.31期间由我院急诊收住MICU的502例重症患者进行追踪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73:1,≥50岁患者高达83.07%(417/502),疾病类别构成比前五位分别是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及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的疾病.脑卒中、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及上消化道出血为多见病种.MICU死亡率高达43.63%.结论:加强对老年医学的研究,提高对脑卒中、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及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水平,可能对降低死亡率有益处.

    作者:李雄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47例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外同定支架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47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6.5个月.骨折后并不愈合2例,钉眼感染2例,经抗炎治疗后治愈.早期外固定松动1例,及时调整支架后愈合良好.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9个月,均取得良好的患肢功能恢复.结论 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取得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朴林权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标识腕带在感染病科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完善查对制度,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制作不同颜色的安全标识腕带临床使用.结果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查对执行依据.结论 一年的使用结果表明,腕带的临床应用,完善了查对制度,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下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明确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和预混胰岛素分别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缓解糖尿病患者病患提供保障;方法:依据相应的筛选标准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基础组和预混组,每组分别20例,分别给予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结果:两组在经过治疗后,FBG水平均明显下降,但是基础下降幅度大于预混组(P<0.01).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但是基础下降幅度大于预混组(P>0.05).结论: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或者预混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都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前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空腹血糖控制方面.

    作者:庄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但其又如其它室上性心动过速一样,通过射频消融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射频消融治疗前需要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然后进行标测定位、消融,但通过体表心电图能对房速起源点快速定位,大体上指导房速的射频消融,缩短标测时间和X线的曝光时间.本文主要介绍了左右心房不同起源点房速时体表心电图各导联P波形态变化,综述相关文献,总结规律,提高通过识别心电图定位FAT的能力.

    作者:仇宝华;曹艳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可再生资源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水解纤维素的β-D-糖苷键生成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的总称.传统上将其分为3类: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属于糖苷水解酶类,本文综述了纤维素酶分子结构,降解纤维素的机制,总结了纤维素酶近年来的主要进展与研究趋势.

    作者:房晓明;方春雷;刘振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76例诊治体会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多发伤52例,失血性休克24例,均行剖腹探查术,总死亡率2.5%.结论: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杨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论辨质论治与小儿疾病的防治

    辨质论治中医整体观的治疗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中医学一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论治中,对体质因素越来越重视,笔者就自己近些年来应用辨质论治在小儿疾病防治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对此做一浅要论述.

    作者:靳端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