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刚;房万菊;周湘忠;赵树武
目的 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两组病人血肿量大小,并比较治疗前后 C反应蛋白(CRP)、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 NIHSS和 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β-七叶皂苷钠能及时清除血肿,可有效下调血清 CRP、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石进峰;邢富强;马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研究不同个体体质,在指导疾病防治和养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体质学说在胸痹(冠心病)诊治过程中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更深入地认识冠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作者:张亚静;毛静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病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9月—2016年4月因冠心病(CHD)就诊并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病人132例,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人124例.根据CYP2C19基因型将病人分为氯吡格雷正常、中间和慢代谢型3组.并采用改良血栓弹力图(TEG)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及ADP的MA值(MA-ADP).分析3组病人的临床资料(一般情况、合并疾病、血脂及肌酐水平),CYP2C19基因型与ADP抑制率及MA-AD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超快代谢病人(CYP2C19* 1/* 17)1例(0.8%),正常代谢病人(CYP2C19* 1/* 1)43例(34.5%),中间代谢型(CYP2C19* 1/* 2、CYP2C19* 1/* 3)56例(45.2%),慢 代 谢 病人(CYP2C19* 2/* 2、CYP2C19* 2/* 3)24例(19.4%).3组病人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总胆固醇(TC)及肌酐(Cr)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LC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0,P>0.05);3组病人MA-ADP>47 mm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883,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型与 ADP抑制率及 MA-AD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与 BMI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崔永亮;苗立夫;李健;王丽丽;尹燕平;张之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入院后3组病人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诊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每次20 mg,每天1次;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每次10 mg,每天1次.治疗6个月后,比较3组病人的生化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神经功能以及血脂、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治疗6个月后,3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 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3组间 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内中膜厚度(IMT)及混合回声斑块、低回声斑块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回声斑块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瑞舒伐他汀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且二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有一定逆转作用.
作者:周汇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两组病人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hs-CR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能够改善病人神经功能,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耿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芪冬瘫复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冬瘫复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指标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 NIHSS评分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TG、TC、L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冬瘫复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能够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脂.
作者:孟雪莲;吴建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八段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上海长征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PCI的病人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八段锦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PCI术后常规护理,八段锦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坐式八段锦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生活自理能力(ADL)、心理状况(SAS)、病人满意度及住院天数.结果 八段锦组病人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心理状态、住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坐式八段锦能够有效改善 PCI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住院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华丽;陆苍苍;王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平肝化浊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中医内科门诊高血压病证(肝火亢盛夹痰浊型)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和辛伐他汀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平肝化浊浴足方浴足,每晚1次,共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两组降压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 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肝化浊浴足方降低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同时,能更好地调节血脂.
作者:尚德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维生素 D缺乏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密切相关性.中医药补肾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作用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补肾方药能调节维生素 D轴,为此,提出补肾方药可能通过调节维生素 D轴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
作者:陈云志;陈家旭;李文;高洁;秦忠;柴艺汇;陈伟;管连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行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CVR)后病人华法林抗凝作用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 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在术后服用华法林钠片,首日剂量4.5 mg~6.0 mg,后每天服用2.5 mg/d,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钠剂量,使 INR达1.8~2.5.观察组于术前10 d使用参麦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检测术后1 d、4 d和7 d病人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 INR.ELISA法检测术后1 d、4 d和7 d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IL-6)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 d、4 d和7 d,两组TT、APTT、P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 INR均在术后4 d达到目标值,观察组术后4 d、7 d IN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4 d和7 d,观察组病人TNF-α、IL-6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以出血症状为主,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使用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行 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体内炎症水平,增强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且不会对病人凝血造成影响,同时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郝军军;陈强;郭锋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s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抗体(ACE2-Ab)、血管紧张素(Ang)1-7水平及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 sACE2、ACE2-A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ng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sACE2、ACE2-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n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 H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RV各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RV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调整病人的 RAAS系统,改善病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华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瘀证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将12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分为非血瘀证组(39例)与血瘀证组(87例),所有病人双抗治疗大于1周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AA)途径及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血小板抑制率及抑制效应.结果 血瘀证组双抗治疗后血小板 ADP受体途径抑制率较非血瘀证组降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较非血瘀证组升高(P<0.05).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合并血瘀证的病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应注意检测血小板抑制率,以及时发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必要时辨证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作者:张萃艺;黄燕;马健;倪浩斌;蔡汉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壮通饮对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分化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壮通饮治疗组、正常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 d、3 d、7 d、14 d、21 d、28 d 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区域及相对应区域的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 模型组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 NeuN、GFAP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壮通饮治疗组大鼠 GFA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壮通饮治疗组大鼠 NeuN、GFAP 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第14天时 NeuN、GFA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通饮可以促进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但特异性不明显.新分化的神经元有正常的兴奋性,可以和其他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表明壮通饮诱导的神经元可以发挥正常的神经功能.
作者:陈晓锋;韦柳艳;何尉娜;刘燕平;李凯风;何乾超;刘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耳垂冠状沟又称 Frank征,是1973年由美国法医 Frank首次报告其与冠心病有密切相关性的体征.耳垂冠状沟是简单易见的体征,易观察、零费用是它的优点,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望诊是医生诊断疾病先运用的方法,现总结耳垂冠状沟在冠心病望诊中的应用.
作者:唐雅琴;杨忠奇;赵立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及人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干预对脑梗死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健康 SD 大鼠60只,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MCAQ),随机分为脑梗死组、NSCs移植组和联合组.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梗死侧 BrdU标记 NSCs 的数目及迁移趋势;于移植前及移植后1周、2周、3周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于移植后2周采用逆转录 PCR反应法检测大鼠脑梗死组织中 BDNF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梗死组织中 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BrdU标记 NSCs 的数目较脑梗死组及 NSCs移植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行为学评分观察神经功能变化显示,移植前各组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1周、2周、3周,联合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脑梗死组及 NSCs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转录 PCR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后2周,联合组 BDNF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及 NSCs移植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 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及 NSCs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及人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干预能够促进脑梗死大鼠 BDNF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
作者:高雪雷;李映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众所周知,老年人群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冠心病日趋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疾病负担之一,因此,加强对老年冠心病的研究和综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彤;龙明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丙戊酸颗粒与拉莫三嗪片联合治疗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选取襄阳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病人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拉莫三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甘丙肽(GAL)和神经肽(NPY)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 GAL和 NP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情绪状况、社会功能、自评健康、行为问题、身体情况、自评生活质量、QOL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情绪状况、社会功能、自评健康、行为问题、身体情况、自评生活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丙戊酸颗粒与拉莫三嗪片联合治疗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病人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且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续蕾;罗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入住重症医学科(ICU)心衰病人中心静脉压(CVP)和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心衰病人 25例,测量并记录其 CVP,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同一病人可进行多次测量和辨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tudent-Newman Keuls(SNK)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心肺气虚、痰饮阻肺、阴竭阳脱 3种证型心衰病人 71例次.3种证型的 CVP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94,P<0.0001),心肺气虚证型 CVP值分别与痰饮阻肺和阴竭阳脱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痰饮阻肺证和阴竭阳脱证的 CV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 ICU心肺气虚、痰饮阻肺和阴竭阳脱3种证型的心衰病人中,CVP对心肺气虚证有提示作用.
作者:杜磊;吴倩;邓扬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稳心律合剂干预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40例心阳不振型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稳心律合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采用心房颤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AFEQT)、中医心悸证候评分表进行评分,观察病人治疗前后心室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日常活动、治疗满意度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症状、日常活动、治疗满意度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心室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心悸心阳不振型)病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稳心律合剂干预作用更佳.
作者:田晓婕;顾宁;何小丽;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与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各60例.溶栓组静脉给予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溶栓组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后28 d,溶栓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溶栓组远期预后良好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后90 d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3%,对照组治疗后90 d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13.3%,溶栓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发病到治疗时间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 rt-PA静脉溶栓治疗具有很好的近远期疗效,也有很好的安全性,年龄、入院时 NIHSS评分、糖尿病、发病到治疗时间为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车锋丽;杜会山;魏建朝;张伟东;程哲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