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烈;王良叶;蔡英丽;王永丽;胡坤
目的 探讨交通任督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筛选剔除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交通任督法针刺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两血管阻断加硝普钠降压法制备V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治疗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AchE活性.结果 定位航行实验显示: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方面,假手术组、交通任督法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均短于模型组(p<0.01).假手术组、交通任督法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海马AchE活性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交通任督法能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AchE活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新华;郭霞;赵立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心房颤动(AF)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管理是一个复杂过程.AF的患病率和每年的治疗费用均高.因此,结合新研究进展,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尿酸血症、酒精、消费等方面,积极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延缓和逆转与其病理过程相关的AF,控制其发生发展,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作者:魏阳;王雄;马迎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早期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术后24 h给予患侧肢体穴位电刺激,每日2次,每周5次,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继发性障碍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后早期行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改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甄文剑;刘莹;李娜;文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眩晕病人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眩晕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刘天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脑梗死病人病情复杂多样,梗死部位不同,症状不同,我院收治1例以情感异常及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脑梗死病人,现报道如下.1 资 料病人,男,47岁,已婚,务农,因右下肢活动不利1天于2016年2月16日入院.病人1d前无诱因发作右下肢活动不利,偶有头晕、饮水呛咳,无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无言语不利,未用药治疗来我院就诊,头CT示:两侧侧脑室前角腔隙性脑梗死及软化灶,右侧基底节区脑软化灶,门诊以“脑卒中、高血压病”收治入院.
作者:赵丽艳;龙海霞;赵健;詹红艳;马兴常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DPN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A组病人给予硫辛酸注射液600 mg,每日1次静脉输注;B组病人给予胰激肽原酶片120 IU,每日3次口服;C组病人给予硫辛酸+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用法用量同A组与B组.比较3组病人治疗前后总症状评分系统(TSS)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病人治疗前TSS、MNCV、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治疗后TSS降低,MNCV和SNCV显著提高,C组指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胰激肽原酶和硫辛酸可有效改善DPN病人的神经功能,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宋开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西药组)和常规治疗协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观察组),各44例.西药组给予限盐等一般治疗,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每次4粒口服,每日3次.收集入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及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质量问卷(MLHF)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Dd)及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治疗6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MLHF评分、NT-proBNP、LVEF、LAD、LVDd、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AD、LVD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病人治疗后WLHF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NT-proBN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赵娜;齐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椎动脉起始端重度狭窄病人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椎动脉起始端重度狭窄脑卒中病人1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病人脑卒中复发情况、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随访期间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5,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11.86%,对照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8.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1,P>0.05).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出院时和末次随访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动脉起始端重度狭窄病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和改善神经功能方面的效果更佳.
作者:米玉霞;张广玉;王艳玲;苏海涛;丁建;吴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系统评价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使用计算机,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自建库以来至2017年4月已公开发表的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各自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信息,且经质量评价后,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全部为中文文献,共1 024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比值比(OR)=4.12,95% CI (2.89,5.88),P<0.000 01]和心电图改善有效率[OR=3.20,95% CI (2.26,4.54),P<0.000 01];提高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加权均方差(MD)=4.93,95%CI(3.39,6.47),p<0.000 01];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R=0.14,95% CI (0.04,0.55),P=0.005].结论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婧;戴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按照病人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一氧化氯(N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较显著(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较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能有效改善病人内皮功能和血压水平,具有明显调脂作用,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张海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人民医院就诊的26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根据病人病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Barthel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疗效,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病人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秀敏;武艳丽;黄文霞;朱丽荣;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改良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对大鼠全心工作细胞进行酶解分离,分析分离过程中的诸多条件,从中优化佳的分离方案,为膜片钳实验提供合格细胞.结果 分离所用灌流液pH值为7.35~7.40,分离细胞的存活率高.不同复钙方法对后续细胞存活有明显影响.三步梯度复钙后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一步、二步复钙法.细胞分离时,灌流速度对细胞存活率有较大影响,3 mL/min流速时细胞存活率高,不同灌流流程对分离细胞的质和量较大影响.采用钙-无钙台氏液先后灌流后再行酶解分离方式可获得长杆状、棱角分明、立体感强的心肌细胞,该细胞复钙后存活率为(56.8±2.6)%;直接使用无钙台氏液灌流后再行酶解分离方法获得(572±3.3)%的心肌细胞,其复钙后存活率为(36.7±3.5)%,前述方法明显优于后者.结论 灌流液的pH值、灌流速度、细胞分离后的复钙方法及不同的灌流流程等因素可对大鼠心肌细胞的急性分离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任静娜;马宏昕;饶本龙;许正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失语症是中风恢复期三大后遗症之一,罹患率高,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以治疗原发卒中,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中医学病证相参,治疗中风后失语由来已久、收效不俗.初步整理姜亚军教授治疗中风后失语,着眼脾肾、注重痰瘀、巧妙应用虫类药,获效良多.
作者:王淑雅;李辉;姜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25-羟维生素D[25(OH) 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64例冠心病病人按紫杉醇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手术协同作用积分(SYNTAX)分为轻度组(n=22)、中度组(n=20)、重度组(n=22),并同期选择64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比较冠心病组与健康组及冠心病不同病情程度亚组血浆Hcy、CRP、Lp(a)、25(OH)D水平,并分析血浆Hcy、CRP、Lp(a)、25(OH)D与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Hcy、CRP、Lp(a)高于健康组,25(OH)D低于健康组(p<0.01).重度组血浆Hcy、CRP、Lp(a)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25(OH)D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1).Hcy、CRP、Lp(a)与SYNTAX积分呈正相关,25(OH)D水平与SYNTAX积分呈负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见Hcy、CRP、Lp(a)、25(OH)D是影响SYNTAX积分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血浆Hcy、CRP、Lp(a)、25(OH)D指标检测有利于冠心病的诊断,可评估病情进展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魏引;何亚磊;蔡叶锐;王新楼;周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分析1例临床疑难案例,反映孟昭阳教授临床灵活运用中西医方法治疗疑难杂症的独特思维方法与经验,不固定常规思路,结合中西医手段,实现辨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葛树龙;孟昭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术后进行“坐式八段锦”早期康复运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介入治疗术后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坐式八段锦”康复运动训练,并进行必要的出院后技术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出院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及6 min步行距离(6MWT)、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BNP及6MWT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6个月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早期进行“坐式八段锦”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家美;梁春;王蓓;潘逗逗;贺治青;厉娜;吴宗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体外拟缺血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复方当归注射液(CAI)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氧糖剥夺(OGD)法制备拟缺血损伤模型,在造模前和造模中应用1 uL/mL复方当归注射液干预细胞,通过微孔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MDA和IL-6、TNF-α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DA、IL-6、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CAI组MDA、IL-6、TNF-α表达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体外拟缺血损伤可引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CAI可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拟缺血引起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玉青;刘振权;白雪;王旭;王淑艳;汤轶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新活素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症状、心功能、血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急性心力衰竭病人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加用新活素治疗,连续治疗3d,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心脏指数(Cl)、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BNP水平均得到下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病人症状.
作者:许荣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五苓散对脑梗死小鼠脑水肿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大脑中动脉栓塞组(MCAO组)和五苓散组(W组),各10只.MCAO组和W组采用线栓法构建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之后MCAO组以1 mL/100 9生理盐水灌胃,每日3次;W组以1 mL/100 9五苓散灌胃,每日3次;S组仅暴露相应部位后缝合.手术后72 h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NSS),之后取10 mg缺血半暗带脑组织,QPCR法检测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RF)1、NRF2、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基因的表达和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剩余脑组织进行脑含水量测定.结果 S组、W组和MCAO组mNSS评分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MCAO组和W组大鼠脑组织PGC-1α和TFAM基因表达及mtDNA拷贝数依次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组和W组大鼠脑组织NRF1和NRF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S组(p<0.05);MCAO组、W组和S组大鼠患侧脑组织含水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苓散可能通过激活PGC-α及下游通路,促进mtDNA的生物合成,增强缺血缺氧脑组织的能量供应,进而改善脑水肿程度,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宋菲;张婷;缪俊;王恺;陈旭义;涂悦;程世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水平及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社区高血压病人500例作为干预组,由社区医师上门指导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分别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一次膳食调查.研究结束时从相邻社区以配对方式抽取高血压病人5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病人研究结束后钠的摄入量、动物脂肪摄入量和动物胆固醇摄入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钾的摄入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新发脑卒中、新发糖尿病、新发冠心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病人戒烟25例,对照组病人仅戒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病人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控制病人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双平;党振騠;毛朝旭;马登峰;张静;权爱珍;马瑞珠;郝劭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